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碎片世代,找回心跳聲

吳沛綺
user

吳沛綺

2015-10-30

瀏覽數 6,200+

碎片世代,找回心跳聲
 

這是一個人人渴望「我愛你」,卻找不到「我」、也找不到「你」的時代。

走進書店,「兩性關係」標籤底下,有屬於自己的一整個書櫃。抬頭望去,架上重複出現的關鍵字不少:一個人、做自己/找自己、壞女人、女王/女神、叫我姊姊。討論婚姻的書變少了,談分手、獨處的話題變多;30歲看來似乎是非常忙的年齡,要「搞懂自己站在哪裡」,還得「愛情麵包我都要」、「幸福找自己」……。

往往是,人們愈感到空乏不安,就有愈多「教戰守則」和取暖書籍出現。愛情課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等同於「找自己、找自信」?

相較上個世代,我們應該更有「成本」也更有「意識」做自己:台灣在世界主要國家受高等教育人口比偏高,女性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也偏高;論亞洲排名,我國性別平等第一,女性就業占總比排名第二;2014年六大都會男女購屋比,有一半地區女性購屋數都與男性相當或者更高......。

經濟獨立、性別意識抬頭之後,我們有理由在選擇伴侶的路上,撇開經濟與物質條件,轉為對「靈魂伴侶(Soul mate)」的渴求。但放眼望去,似乎只看見更多孤單的靈魂,或是永遠走不到一生的伴侶;我們好忙,忙著為事業夢想打拼、忙著高唱「我要自由」、忙著滑手機看Facebook傳LINE,卻沒有時間靜下來,好好來場約會。

進入零碎時間、片段交集的「碎片式愛情」世代,當人人高喊「找自我、做自己」,請先思考:你是想透過愛的過程來認識自己,還是知道自己是誰、要的是什麼,才進一步去尋找愛情?

碎片式愛情1 渴望愛情,所以不斷「選擇」愛情?

愛情不是電機系好還是天蠍座好;除去這一切,你能專心看著我,認真傾聽彼此的心跳聲嗎?

現代人的愛情是:我渴望愛情,所以不斷選擇愛情。如果,每天都有至少一個遇上愛情的機會,你怎麼做?

這幾年,大學生之間出現一個叫「Dcard」的校園社群。就像PTT論壇,上頭有各種話題討論區;不同的是,每天午夜12點,你會收到一張屬於另一位大學生的Dcard。

24小時內,如果雙方都點選發送邀請,便能成功接上線;反之,只要任一方無回應,你們的Dcard就將永遠消失在彼此的名單中。

因為這樣的抽卡機制,稍微爬文會發現,相關討論串下成功配對「放閃」的情侶不少,留言「交往幾個月就分手」的卡友當然也大有人在。

除了一張命運相逢的Dcard,網路上也有更多愛情參考書:心理測驗、星座、塔羅占卜……。當愛情變成隨機抽籤或找參考書,我們對愛的不確定似乎愈來愈高。網路世代,年輕人大有機會天天刮愛情樂透、發速配卡,這張不中,大家交個朋友,下一個也許會更好。

但這樣便能獲得真愛嗎?命運相逢只在一瞬之間,當曖昧疲乏、激情褪去,火花該怎麼嗶嗶啵啵的繼續燃燒?

當愛情沒了心跳,電光石火只剩下兩顆石頭。如果戀愛是3秒發送一個啾啾貼圖,5秒轉貼一則笑話,加班空檔10分鐘剛好講電話說愛你晚安,想想看,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專心和另一半聊聊?

星座專家瑪法達說,在太多選擇中,請不要忘記傾聽心跳聲,經營愛情的態度很重要。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愛情心理學專家海苔熊則建議,「給愛情多一點時間,時間就會給你多一點愛情」。把最無可取代的時間、字句和心意傳達給對方,愛情的玫瑰,才不會變成無感的化石。

碎片式愛情2 你說你愛我,為什麼不懂我?

愛的目的不是讓別人定義我,而是在自我尋找的路途中,知道有人攜手相伴,說:我也正努力著。

每個人都想在愛人眼中看見理想的自己,卻又無法避免「愛我,就該了解最真實的我」的期盼——兩者落差,往往是失望與誤解的開始。

希臘神話中,納西瑟斯是全希臘最俊美的男子。他一出生就被預言:想獲得長壽,絕不能看見自己的臉。從沒照過鏡子的他,對他人追求也無動於衷,直到某天不小心在河邊見到自己的倒影,一見傾心卻苦得不到自己,傷心而亡。

愛情關係裡,我們也都是納西瑟斯,透過情人眼中倒影尋找自我,卻注定失落。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說:「沒有任何眼睛能完全涵蓋我們的『自我』,」若我們需要他人賦予我們存在的定義與樣貌,就必須承受扭曲與變形的風險。

如果你的愛只靠別人定義證明,這不是愛情關係——沒有獨立思考,愛之路只會更尋尋覓覓。無論人生不同階段是否有伴相隨,每個人都必須獨自面對生命中的抉擇、犯錯、徬徨。有幸在彼此旅途遇上,是攜手相伴的溫暖,不代表你可以把自己的功課交給對方。

不管選擇A男、B女、小C,愛的前提是,請先認清自己的期待;否則選項愈多,愈無法下定決心,愈難找到真正的愛情。

碎片式愛情3 愛的蹺蹺板,為何永遠無法平衡?

蹺蹺板上上下下,結局不一定是分出誰輕誰重;而是有一天你發現對方毫無理由、一聲不響,已經起身離開遊樂場……

我們必須承認,大多時候愛的確沒有道理,愛或不愛都毫無原因。麻煩的是因為在乎,你我都在過程中止不住患得患失:我愛你,為什麼你不能更愛我?超過8成的愛是傾斜蹺蹺板,愈愛愈居於弱勢,你還敢不敢愛?

愛情無法用對價關係估量。海苔熊從心理學角度說明,付出愈多者權力愈小;愈想改變、愈在乎的一方,在感情關係中往往愈居弱勢,但我們應該認清:愛的天秤中,平衡本來就不是常態,不平衡才是。太計較得失、自我中心的人,永遠無法明白,為什麼自己不再被愛?

碎片式愛情世代,或許難以相信《黎明破曉》的搭訕、《日落巴黎》的重逢,但心底仍期盼電影「愛的三部曲」中,即使年老色衰仍共走人生路的安然。親愛的,我們散一個長長的步好不好,陪我聊聊:你是誰?我是誰?關於人生、關於信任、關於理想愛情的樣貌,你覺得如何……?

碎片世代,找回心跳聲_img_1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