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接連發生問題,塑化劑、食用油、地溝油、黑心鴨血或是毒牛奶,甚至布丁,到底有多少食物被汙染?
其實這只是看得見的,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目前市面上有超過8 萬7000 種有害物質,除了食安的部分,還有許多屬於環境荷爾蒙汙染,舉凡洗衣粉、化妝品、清潔劑等。
古代的皇帝要吃飯前,身旁的臣子總把銀針扎進酒食,來確認食物是否安全。時間快轉幾百年,黑心食品連環爆的當今,誰能拿出「銀針」替我們把關食安?
8 萬7000 種有害物質中,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目前只能測出10 種,許多漏網之魚都被我們吃下肚,通過檢測的食物,真的安全嗎?如果不買加工食品,凡事都自己來,就能確保健康?每天都會喝的鮮乳,可曾想過,全年都有乳源供應,是否是大量施打雌激素的結果?
生活處處暗藏危機,檢測單位又無法有效篩檢,來自香港的「水中銀」團隊找到了市場的缺口,利用兩種魚類胚胎,就像是「水中的銀針」,其中斑馬魚能在48 小時,判定被檢測食物或化妝品是否安全,將檢測層級從30 分提升到80 分。
黑心食品新聞連環爆,也讓水中銀的創辦人陳子翔來台尋找商機。
「水中銀」連結世界各地的生技專家,創
造出獨特的檢測技術,成為現代把關食
安的那支「銀針」。
發光魚,百毒立即顯影
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分為會對生物體造成立即傷害的「急毒」,和逐漸戕害生理機能的「慢毒」,魚類胚胎如何測出百毒?答案是「轉基因??魚」及「斑馬魚」胚胎毒理測試技術,因為此兩種魚對賀爾蒙很敏感,能即時反應檢測的狀況,對生活中的毒物一一擊破。
其中,獲香港城市大學專利的「轉基因??魚」,是該團隊2011 年獨創的品種,能將肉眼看不到的慢毒,立即「顯影」。
昨晚臉上才敷上保養品,一早起來皮膚就像18 歲,為什麼效果會這麼好?也許裡面含了過多的雌激素,此類的「慢毒」會造成癌症、神經系統疾病、性早熟和胎兒發育畸形。
水中銀CTO 陳雪平博士指出,「轉基因??魚」的魚苗接觸到雌激素,便能發出不同強度的綠色螢光,只要24 小時便能知道產品檢測結果,除了化妝品,食品和藥品,都可能含有雌激素,如塑化劑,便是很典型的環境荷爾蒙。
而檢測急毒的「斑馬魚胚胎」,因為與人類基因有90% 的相似度,是藥物毒性評估最佳的利器,廣泛應用於歐美等地區,能成功篩選過上千種有害物,是整體性的測毒方式。當魚胚胎接觸到有毒物質,如三聚氰胺,48 小時內魚苗尾巴會出現腫瘤,且發生眼睛位移等狀況,能夠快速且準確的反映該食品是否安全。地溝油和毒牛奶充斥,將技術從製藥移轉到民生,不啻是最佳的殺手級應用。
以生物科技創業,一般人都會想到製藥或醫療器材,但水中銀把焦點轉向民生議題,與人產生意義的連結,市場就會浮現。陳子翔說:「我們相信makemeaning 之後,make money 會是必然結果。」
第三方授權認證,創新商業模式
但快速驗毒的技術,無疑直接挑戰了現有的檢測標準,更會得罪許多食品或是化妝品大廠,先前在香港驗出大閘蟹含雌激素,引發軒然大波,甚至還招來北京當局的關切。
「創業就像從懸崖上跳下去,要在墜地前把飛機給組好,」陳子翔說,創業不能只是技術好,商業模式、顧客需求處處都是風險,從懸崖上跳下去,一定要在墜地前把所有風險都調整好,再一飛沖天。
雖然快速驗毒,直接挑戰檢測標準更會得罪廠商,但山不轉路轉,陳子翔換個角度,與其打著檢測的招牌,不如直接跟廠商合作,做內部品質把關,也更能達到防患於未然的初衷。
陳子翔把「水中銀」調整成「第三方檢測顧問單位」的角色,替委託企業做整體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management),並非被納編進組織內,一旦驗出產品有狀況,便回溯整個生產線,找出流程上的瑕疵,並提供解決方案,待企業改善產品品質穩定後,必須持續檢測穩定無疑問,2 年後才會頒發證書。
從風險評估、技術授權到產品驗證,產品監測一條龍的服務鮮少人試過,「右手內部檢測,左手發證照,是我們獨創的商業模式,」陳子翔表示。
一路跌跌撞撞,花了4 年才找到定位,最後在美國、歐洲和日本找到更多的科學顧問,深化自身的專業,並在比利時和台灣設立魚場與實驗室,直接跨足國際,之前關切的北京政府,甚至也找他們幫忙,成功的將踢館的角色扭轉成提供解方的顧問。
防患未然,替5大領域把關
不挑戰現有的規則,以合作的態度,一起將雙方的利益做大。水中銀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將自己視為ISO 等級的認證單位,協助各個企業通過品質檢測,不僅擦亮業者的招牌,也連帶做好自己品牌的口碑。
就策略上來說,水中銀已設定清楚目標,接下來鎖定5 大領域,針對食用油、奶製品、飲用水、化妝品和肉品海產,為民眾的健康與安全把關。
在企業端部分,則是爭取與業界龍頭企業合作,帶動產業鏈用更高的標準進行安全檢測。當然,如果要做到全面提升檢測環境,更要與政府單位和NGO 攜手合作,讓民眾更能獲得保障。
與其黑心食品醜聞爆發後才來檢討,倒不如「防患於未然」,這也是「水中銀」能發揮最大價值的所在。
曾經是棒球選手的陳子翔便說,創業就跟打擊一樣,要挺得過被接殺的窘境,保持隨時能擊出全壘打的氣勢,不到九局下半,沒有比出最後結果,都不能輕言放棄,也是靠著這種信念,讓水中銀清楚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得到創投的青睞,讓為民眾安全把關的創業理念,可以被一一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