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iness這個字的正中央,是i(我)!想要幸福和快樂,其實最重要的那把鑰匙,就是自己。
記得小時候青鳥的故事嗎?兄妹倆出發冒險,走了好大一圈,最後才發現青鳥其實就在自家的廚房。把腳步放慢,試著跟自己對話,快樂其實就在身邊。
常年的暢銷作家葛瑞琴(Gretchen Rubin)便在《我的快樂生活提案──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一書中,提醒現代人什麼叫做快樂:
●快樂真理1:分辨什麼是好感覺,什麼是壞感覺,以及什麼感覺對了。
●快樂真理2:讓自己快樂的最佳方式,就是讓其他人快樂,反之亦然。
●快樂真理3:專注當下,一天很長,一年卻很短。
●快樂真理4:如果我覺得自己更快樂,那我就是更快樂了。
年末,你找到你的快樂了嗎?而新的一年,你的快樂提案又是什麼?
人稱「陶爸」的陶傳正,是奇哥的董事長,同時也是演員和作家,看似人生勝利組的他,好像早就是幸福的青鳥,但事實上他經歷過負債15 億元和躁鬱症的折磨,人生的低點讓他看清,環境再怎麼變動,都不該把快樂的主控權交出去,他不必尋找青鳥,因為他自己就是那隻自由的青鳥!
陶爸的人生哲學中,只有自己才會困住自己。如果你要問他Happiness 的 i(我)是什麼,他會笑笑說,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要的不必多,簡單最重要,讓靈魂換血,快樂才能被解放。人生智慧濃縮成4 個提案,讓陶爸帶著快樂青鳥,帶你自由遨翔。
學放下別跟自己過不去
如何學放下 告訴自己「你已經很棒了!」每天為自己拍拍手,自己的價值不需要透過別人來肯定。
很多人不斷問「我是不是不夠好?」,這句話其實是不快樂的原因,面對感情、工作、生活總是沒自信。沒自信是因為需要肯定,從別人眼中知道「自己好不好」。外人控制你的快樂,「我不夠好」成為不願面對自己的藉口,成為跟自己過不去的緊箍咒。
公司倒閉欠下15億債務,20幾歲的陶爸也被環境逼得去想「我是不是不夠好,才會受這麼多苦?」接下父親事業,公司就宣布倒閉,「當時真的活得很沒成就感。」鉅額債務怎麼還也還不完,可以協商的對象翻臉不認人,讓他更加沮喪。但卻又看到,環境差的債權人反而允諾慢慢攤還,人性落差像天雷般打醒了陶爸,面對大筆債務,支撐他走下去的,反而是這些人性的溫暖。
債務壓力讓陶爸再次認識自己。不是自己不夠好,而是不喜歡跟人爭,「沒非要什麼不可」,不跟自己過不去,就不會把自己困在死胡同裡。陶爸知道他不喜歡當老闆,喜歡唱歌、演戲、旅行,在逆境中用「喜歡」的事帶自己走出困境。葛瑞琴提到,「當人接受自己真正喜歡和不喜歡的事情,而非試著硬逼自己應該喜歡什麼,就會比較快樂。」
樂當下拓展快樂領土
如何學樂當下 現在就是快樂的最好時機!看場電影,聽首歌,做點能讓自己開心的小事。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就算遇到打擊,也要替自己保留找樂子的能力。這是陶爸從小就建立起的價值觀。初中時功課不理想,在二年級的時候還因此被留級。陶爸得知就算怎麼跟老師求情,都無法改變校方的決定,心想「反正回去都要被罵了,回家前去晃一下好了!」把留級的不悅拋開,直接騎腳踏車到西門町看兩場自己喜愛的電影。
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就給明天的自己煩惱吧!這樣的心法,也陪伴陶爸走出人生最黑暗的時期。15億的債務太過龐大,為了生存每天都得跟債權人攻防好幾回,與其一直坐在家中愁容滿面,不如替自己找點樂子吧!這個時候陶爸拿出預先買好的音樂會門票,對著妻子說「我們去聽音樂!」陶媽露出狐疑的表情,現在去逍遙會不會太不妥?但仍舊牽著丈夫的手,暫時先離開烏煙瘴氣的困境。
面對鉅額債務,許多人應該早已為這「打翻的牛奶」哭斷腸,但陶爸選擇用另一種方式,笑看自己歷經的困境。把煩惱的力氣拿來拓展自己的「快樂領土」,做自己喜歡的事,過好每一個當下,能拿回自己的力量,也就能更自由的不被「心」給限制住。
斷捨離Less is more
如何斷捨離 你要的並不多!把惱人的行程、餿掉的關係、占位的小物勇敢打包。人生其實可以很輕鬆!
要擁有一切才叫快樂?其實你要的並不多,快樂並不在於你擁有多少,Less is more,少即是多,以「減法」過生活,愈是簡單才愈有力量。
身為上市公司董事長,光鮮亮麗的派對,總是沒有斷過。但陶爸選擇不要,寧願順著自己的個性過日子。「每次吃完飯回來,老婆問我聊了什麼,仔細想想我還真的不記得!」陶爸真性情的說著,這麼多應酬根本沒必要,與其一直敬酒不知所云,不如花時間在家人身上,那份快樂還比較踏實。
陶爸「減法」的生活態度,其實是被陶媽所影響。
位於三芝的白丁農莊,因年久失修雜草蔓生,陶爸父親在買下農莊時,想到什麼樹不錯就種什麼,櫻花樹中夾雜芭樂樹,「加法思維」讓農莊一團混亂。花了6年,陶媽大膽砍樹,「要捨得才有呼吸的空間」,選擇不要,留下來的樹反而長得更好,雜亂陰鬱的環境有了陽光照進來,白丁農莊也煥然一新。
清除凌亂能讓人心情平靜,大刀闊斧斬斷不必要的應酬之後,不妨拿出垃圾袋,把不必要卻占領你空間的東西給清掉。是不是有捨不得丟的小物?是不是有分不清的關係?丟棄並不可怕,要過的只有自己這一關,勇敢的斷捨離,Less is more,沒有欲望的牽絆才能真正的自由。
看世界讓靈魂換血
如何看世界 旅行不該是走馬看花。到了異地,多問為什麼,再平凡的小事也能激盪出火花!
將自己整頓好,拿回「心」的主控權,安排一趟旅行,讓新的想法進來,靈魂才得以換血。跳出例行公事的框框,到不一樣的地方,呼吸不一樣的空氣,旅行讓我們換上另一雙眼,「像回到孩童時期,對所有事都充滿好奇。」被困住的自己才能被解放。
旅行過近50個國家,異文化的觀察,也讓陶爸有了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生路上所遇到的困境。幾年前造訪「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不丹,讓他對快樂有不一樣的思考。當地缺乏建設與物資,居民每天的生活只有起司燴辣椒拌飯,是因為沒有太多選擇,不丹人才快樂?而不丹人享有免費的教育,當地人從小就會英文,網路的普及讓人民接觸外面的世界,新的資訊進來,是否就打亂了知足的快樂?這問題或許永遠都沒有解答。
快樂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陶爸無法立即有個想法,但卻能透過旅行,一次又一次的思辨。
靈魂換了血,才有能力看清盲點。環境無法左右情緒,只有自己才會困住自己,要窮極一生追尋青鳥,還是自己當那隻青鳥,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花點時間,檢視自己,你有自己的「快樂提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