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堅持的力量,推動健康平權

非洲醫療推動者連加恩

連加恩
user

連加恩

2014-09-30

瀏覽數 5,700+

用堅持的力量,推動健康平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死亡離生活很近,貧窮、疾病每天都在發生,你問連加恩,為什麼要到世界的另一端?他會告訴你:「好命的孩子,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這樣,好命才有意思。」

黑色,是許多人用來形容非洲的顏色,政治不安定、內外戰不斷、愛滋病氾濫,是普遍大眾對非洲的認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貧窮人口占了1/2,整體非洲的安全和公共建設問題,亟待解決。

非洲面臨貧富差距日漸擴大的問題,和世界各地一樣,在這個人口急速成長、醫療水準大幅改善的年代,健康不平等的問題,並未隨著醫學與科技知識的進展而消弭。

從外交替代役開始,連加恩在南非斷斷續續居住長達7年的時間,他做醫療服務、開鑿水井、籌建孤兒院、蓋小學,以南非為據點,推廣台灣的健保制度、醫療管理、公共衛生。

連加恩相信,愈是落後地區,愈需要公共衛生的專業,透過健康平權的概念,看他如何一點一滴的追尋值得美麗的非洲?

「It always seems impossible until its done.」 曼德拉說過,看似不可能的事,堅持到底就能成真。

面對貧瘠的非洲,我始終願意相信它值得有美麗的未來。

全球性的貧富懸殊,讓醫療服務愈來愈不平等,連加恩用小小的力量在非洲持續推動醫療、健康平權,希望讓窮人也能享有平等醫療照護的機會。

我目前服務的挪威路加國際(Luke International),正和不同的夥伴,如屏東基督教醫院、畢嘉士基金會、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TaiwanICDF)嘗試結合台灣的強項:醫療與資訊,加上挪威奧斯陸大學的國際公共衛生經驗與資訊科技,在南部非洲最貧困的地區,協助克服推廣「健康平權」(Health Equity)的障礙。

2012 年,我參加國家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代表團,聽著印象中距離全民健保非常遙遠的非洲各國,例如蒲隆地(Burundi)、厄利垂亞(Eritrea)等國衛生部長侃侃而談,他們規畫建設全民健保的願景、進展。

由此可見健康平權,亦即每個人不論身分貴賤都應有同等接受醫療照護的權利,已經從需要倡議,進展到需要執行的普世價值。

推動健康平權

這幾年,隨著非洲經濟快速發展,有些國家的國民年所得,近10 年幾乎年年都有將近10%的成長,有疫苗可預防的傳染性疾病得到控制,瘧疾發生率、死亡率降低,隨著愛滋病抗病毒藥物普及,許多國家的疫情也已趨緩。

為數不少的非洲國家,在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Development Goals)健康相關的指標中表現不凡,然而這是否代表非洲普遍來說,已經更接近健康平權的理想呢?

事實上,情況並不樂觀。

經濟發展的成果,如果不是全民共享,便會造成貧者更貧、富者更富。

全球的快速變動,使得貧富差距懸殊,健康醫療的服務也愈來愈不平等。

我最近回到10 年前服替代役的布吉納法索(BurkinaFaso),發現機場改建了,飛機班次較過去頻繁,外國商務旅客變多,首都高樓林立,連我住的小鎮都蓋了很多豪宅。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但許多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不斷高漲,市場一隻雞10 年前是1500CFA(西非法郎),現在是4000CFA。

更可怕的是,我的那些基層老朋友們:警衛、女傭、司機的薪水,10 年來幾乎沒變。

再來是,非洲人平均餘命增加了,都市化(Urbanization)的速度,以全球平均值3 倍快速發展,年齡老化,加上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讓慢性文明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緊跟著來,然而許多非洲國家還沒準備好對經濟和文明所帶來的挑戰。

以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金夏沙(Kinshasa)為例,有近1000 萬人口,整座城市的洗腎診所卻不超過10間,腎衰竭需要洗腎的病人以財力分3 種,非常有錢的人馬上移民印度,普通有錢的人留在國內,其餘的人只能等死。

貧富懸殊的結果,生病是富人的特權,而非洲整體的公共建設緩慢,也追趕不上經濟的快速變動。

那麼,非洲國家適合在這樣的條件下談全民健保嗎?我的答案是非常迫切,也非常困難。

台灣的全民健保開辦後,在當時達到醫療普及、健康平等的概念。

回顧台灣醫療體系演進史,從開設醫學院解決醫事人力不足的問題,到用「群體醫療執業中心」補足無醫生職缺,透過「醫療網計畫」平均醫療資源,用醫院評鑑制度提升品質,用醫療資訊提升醫院管理,加上累積勞、農、公保的經驗,等到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把給付辦法訂好後上路,看似簡單,但整個醫療體系已經準備了40~50年了。

目前幾個非洲主要在進行全民健保規畫的國家,例如肯亞、迦納和南非,若想快速建立醫療普及的制度,他們需要同時進行上面這些事情。

但是他們真的做得到嗎?我並不是那麼確定。

微小力量的持續推動

很多人常常問我,為什麼我要到非洲?

容我引用終身為窮人爭取醫療權的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法默(Paul Farmer)醫師的話:「窮人才該是醫療進步的主要受惠者。」為窮人爭取健康照顧的權利,擔負起社會責任,我想是醫師除了看病之外,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非洲像是一塊感染症大陸,一是因為它的傳染性疾病多;二是因為許多踏上這塊土地的外人,都會染上一種莫名的牽掛。

這樣的病症攻擊胸口,會讓人朝思暮想非洲的事;若病入全身,甚至侵入雙足,會讓人很難不再往那裡跑。

非洲整體的醫療環境,以非常緩慢的方式前進著,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常常讓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但是這裡人民的善良純樸,讓這塊大家眼中的黑色大陸,沒那麼遙遠恐怖。

我心中有一個很喜歡的故事,大意是有一個海灘,每天潮汐都會帶來許多海星,牠們擱淺在沙灘上,太陽出來時便被曬死,成千上萬曬死在沙灘上的變色海星,成為吸引遊客的奇景。

一天,沙灘上來了一名撿海星的小男孩,努力將奄奄一息的海星一隻隻丟回大海,旁邊一位老先生對他說:「小弟弟,看看這整片沙灘,你的努力能改變什麼呢?」

這名小男孩一邊繼續撿拾海星,一邊答道:「我沒辦法改變全部,但是對我手上的這隻海星來說,牠的命運便會有所不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