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球迎接機器人大軍

Boston Dynamics、工研院、立達軟體科技》擬人化+醫療+遠端遙控

徐仁全、高嘉鎂
user

徐仁全、高嘉鎂

2014-06-30

瀏覽數 4,650+

全球迎接機器人大軍
 

說到機器人,你還停留在工廠自動化生產機器,幫作業員插件組裝的那種機器人手臂嗎?

未來的機器人,已是很接近電影構想出來的機器人,它們會有感情,可以了解你的情緒。它們會聽你說話,甚至可以回答你。它們可以幫你做家事,掃地、搬重物。它們更可以幫你顧家,讓你安心的出遊玩耍。

這不是夢想,這是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最新的機器人計畫,明年2 月就會上市的一款新台幣6 萬元的平價家事機器人Pepper,更找了鴻海為代工廠商,預期機器人的時代真的來臨了。

機器人產業一直被高度期待,但它的問題也是價格。比方說,過去一台擬人化的機器人動輒2、30萬元,非一般消費者可以負擔得起,也就阻礙了機器人進到一般家庭的可能性。但軟銀這次打破價格門檻,一台不到20 萬日幣,用一個月的薪水就能買到一部機器人,這勢必打開機器人市場,讓機器人可以進到家庭,像家電用品般的普及化。

深入災區的「擬人機器人」誕生

機器人可不可能從工廠、家裡走出室外,像人類一樣,有個可以快速計算的「大腦」,能自動配合環境快速反應、行動,甚至是用「雙腿」在崎嶇不平的環境中前行,比如說地震災區或工地?

這件事連本田的機器人ASIMO、索尼的QRIO機器人都還沒辦法做到,但Boston Dynamics 卻在2013 年,推出一種新的人形機器人Atlas,比起其他人形機器人,Atlas具備「動態平衡」技術,它可以根據環境來判斷,當察覺到自己機體不穩時,對不平衡狀態快速反應,再重新站穩,因此它可以做到在跑步機上跑步、被10公斤重的鐵球打到也還能用一隻腳保持平衡,未來還可以深入震災、核災等人類無法進入的災難現場救援。

不只Atlas,Boston Dynamics推出世界上跑最快、每小時可以奔跑 46.67 公里的機械獸Cheetah、改良版WildCat,還有可搬運 181 公斤貨物的BigDog。

Boston Dynamics和其他7間機器人公司,在2013年被Google收購,從收購名單裡可以看出,不管是人形機器人、機械手臂、獸形機器人,還是電腦視覺開發、機械滾輪設計等,這8家公司最大的共同特色就是,都是屬於「軟體密集型(software-intensive)」的公司;就以Atlas來說,除了外型,更重要的是它在配合環境應變的運算能力更加創新,以「動態平衡」技術,讓它可以突破以往用輪子行走、只能在室內行動的限制。

突破現有機器人技術的關鍵,就在於現實世界如何和電腦軟體結合,而從Google這波收購行動可以清楚看出,下一代機器人的軟體問題要比硬體來得更重要,機器人的系統標準由誰來制定,或許更能決定未來。

醫療機器人讓半身不遂重新站立

更多人開始想像,假設「鋼鐵人」的機器人夢想成真,是不是能讓半身不遂的傷患,重新站起來行走?台灣工研院在「2013台北國際機器人展」中,就展示了一具「行動輔具機器人」;而許超彥,一位因滑雪意外終生無法行走的醫生,在這台行動輔具機器人的幫助下,重新用「機械腿」站了起來,這是他受傷以來,感到最充滿希望的一天。

穿上「行動輔助機器人」,讓患者從原本使用傳統輔具復健,手臂需使用8分力才能移動一小步,進步到只要3分力就能移動步伐,還可以90度轉彎,更可以做到髖關節、膝關節等傳統輔具無法做到的效果;今年3月還和日本製造服務型機器人的天目時科(TMSUK)公司簽約,將這項技術用在臨床醫療實驗,協助傷患復健。

還有「3D視覺導引機器人」,可夾取散亂堆疊的零件,目前已在水五金產業上運用;而「視覺伺服取放機器人」則以高速判別、拿取放置物件的技術,用在3C產業及食品業。另外還有「醫護運載機器人」,可用來減輕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由彰化秀傳醫院開發的「華陀機器人」,設計出機械手臂上架著內視鏡專用微型攝影機,透過電腦精密計算位置,到達體內開刀點之後,醫生再把微創手術機械,深入機器人拍攝的病灶位置動手術,還可以模擬手術教新手醫生怎麼開刀。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台灣現階段機器人發展,主要火力都集中在工業機器人,像是上銀科技瞄準LED 與半導體晶圓廠應用,台達電則將目標放在電子組裝相關機器人,另外還有研華看好西進中國商機;以控制器專業,和機器人裝置中運動、應用關聯企業的台達電、上銀,要以「大聯盟」概念搶食機器人市場。

台灣黑熊機器人Vicky 試水溫

面對機器人在台灣蓬勃發展,立達軟體科技創辦人李明達很興奮的說,機器人的時代終於來了,未來機器人不再只是在工廠,也不限於高端市場,它會進到一般家庭,帶來的應用與需求會無可想像。

過去在科技產業練了影音方面的軟體程式能力,回歸到機器人領域後,李明達很快就打造出台灣黑熊機器人Vicky,它雖然不能講話,但透過自行剪裁打造的紙材,可DIY組裝成為一隻雙手可以搖擺晃動的黑熊機器人Vicky。

李明達指出,Vicky 算是立達機器人的起步,讓一般消費者自行組裝出簡易的機器人,不再覺得機器人是遙不可及的高科技產品。

有了Vicky 之後,立達更進一步開發出多人互動水族箱SNG 套件。這是一個透過網路可以與真實水族箱互動的設備,你可以控制水族箱裡的開關,例如有一隻塑膠製恐龍,你可以開啟恐龍嘴巴,讓它吐出氣泡;或按下水車的開關,讓水車可以運轉;同時也可以控制電燈明或暗,讓水族箱透過網路來遙控,達到遠端遙控的功能。

別小看這些好似娛樂的用途,其實它就是遠端遙控機器人的設計概念。透過網路技術,將雲端、App 及機器人完美結合。只要在個人電腦安裝了軟體,個人電腦就會立刻變成機器人,透過網路及紅外線控制周邊的電器。使用者只要用手機上的App,以雲端與機器人連線後,就可進行遙控,並且可以進行影像監控及語音控制。

李明達解釋,未來家用機器人或賣場使用的機器人,都可採用此套設計,透過視訊,讓遠端的家人或經理人,靠著一支手機就可以掌握家中老人的最新狀況,或是賣場的消費資訊,這就是機器人的應用。

整合資訊平台與電商功能

立達軟體科技為台灣少數專業的機器人軟硬體公司,李明達投入後發現,台灣有不少業者從事相關的研發,但卻沒有一個完整的資訊平台,他接受矽谷創業家的建議,決定強化他原先建構的「立達機器人俱樂部」,擴大成為資訊及商業平台,更做到電子商務的功能。

目前立達機器人俱樂部已有上萬粉絲,皆是對機器人有高度興趣者。立達不僅提供最新全球機器人相關報導,同時也開設機器人商店,國外客戶想採購,可透過此平台下單,國內使用者也可透過此平台,向國外廠商下單,取得需要的機器人產品。

李明達強調,機器人應用市場明年會有一番很大的帶動,軟銀發表的Pepper 將投下震撼彈,對機器人產業會產生多大影響,他無法預測。但對立達來說,重要的軟體開發已漸漸成形,加上電子商務平台日益擴大,他有信心掌握未來應用大浪,踏在浪頭上,達到高峰。

網址www.bostondynamics.com

www.itri.org.tw tw.leaderg.com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