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弘全 你沒錢作夢,讓我挺你!
2014 年3 月28 日,美國《紐約時報》頭版刊登著一篇來自台灣的廣告,2/3 的黑畫面寫著凌晨4 點的民主(Democracy at 4 am),將太陽花學運散布海外,而讓這不可思議的新力量嶄露頭角的,正是FlyingV 群眾募資平台。不再被體制制約,不再信奉別人告誡的信仰,新世代透過自己的力量、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串聯,讓新台幣693萬元資金在一夜之間募得,創下亞洲紀錄,且在3 小時內,總共有15 萬名網友看過該專案內容。
FlyingV 群眾募資,讓很多人驚訝地見識到80 後完全顛覆的魅力。1980 年
生的林弘全是Flying V 的創辦人,當年因創辦「無名小站」而聲名大噪的網
路新創紅人。隨著賣出「無名小站」而進入人人稱羨的雅虎工作,卻在30 歲
時毅然決然離開雅虎,一邊失業吃著老本、一邊創辦了群眾募資平台Flying V,為的就是要讓有夢想的人可以大聲說出自己想做的事,讓網路上的人協助完成夢想,讓更多不可能的事化為可能。他要讓新世代知道,「我挺,你做得到!」
拋開「爬樓梯式」的人生
你的人生,像不像是在爬樓梯呢?沒有多餘可以選擇的岔路,只能被父母的期望、社會的制約所固定,唯一的路只有「往上爬」,望著那個舉目可及的目標不停努力。
林弘全回憶起高中時也同樣落入這種「爬樓梯式」的想法,一心只求念個有前途的科系,所以填了資工系;為了要能進當時火紅的聯發科,所以每天進補習班苦讀,拚命考上研究所。但樓梯的頂端眼見只剩一道窄門,誰才是那個有能耐的人?
研究所時期,陰錯陽差之下林弘全和同學在「好玩」的念頭下弄了一個BBS,就叫做「無名小站」,當初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有多重要,只是單純地想創造一個讓大家分享自己生活點滴的平台。沒想到卻意外的在前往聯發科的樓梯路上炸開一道百花齊放之路。
「如果不是遇到一些機會的話,你根本不可能思考未來的事,因為社會已經告訴你該做什麼事了。」但因為「無名小站」的意外暴紅,給了林弘全新的啟發,那就是不要再循著既定的規範走,因為「根本就沒有人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所以,不要再像爬好漢坡那樣乖乖爬樓梯了,就放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不安於優渥的DNA
在「無名小站」以新台幣7 億元天價被雅虎收購之後,林弘全進入了雅虎當亞太區社群服務部主管,以雅虎給他的待遇與福利,林弘全其實大可以在裡面安穩過一輩子。但也許是基因裡被安插了一段「不安分」的DNA,讓他在30 歲那年決定離職。
辭職之後他有整整1 年沒有收入,過著坐吃老本的日子,他想著自己可以賣寵物商品、可以賣衣服,什麼事都可以做,但在種種選擇之中,他卻又被自己的心魔纏繞,「全部重來的壓力很大,因為別人會覺得你已經有成功經驗。我擔心別人說我不成功,所以過程中我很suffer(受苦),每一個走過的人都知道沒這麼簡單。」
10年前那個創辦「無名小站」的初生之犢已經不再,創業也不再只是個nothing to lose的遊戲,幾經掙扎後,林弘全沉澱了自己,他終於放下這些困擾自己的執念,想通了:
●「既然再去創造一個新的東西我不那麼有把握,我就做一個平台,幫別人把想法完成,讓一個新的東西出來,也可以是很爽的一件事。」 有夢想, 就義無反顧地做吧!
年輕人,你為什麼不敢作夢?如果你敢作夢,那又是為什麼不敢實踐呢?
林弘全認為問題不是出在現在的年輕人,而是這個環境很少給人作夢的可能性。「曾經聽說大學生畢業最想做的3件事是環島、出書、開咖啡廳,然後成功企業家聽到這些夢想就被氣死了,想說夢怎麼這麼小。但我覺得如果他連這麼小的夢想都無法完成,怎麼相信自己可以做更大的事?」
Flying V在2年之內幫助完成了超過17圈的環島,過程中不只讓年輕人實踐願望,也讓更多人願意在生活中尋找新的目標,並且逐步擴大。林弘全說,如果每個人花3個月做成功一件小事,下一次就有可能想得更大,就會更有信心。「人家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夢想小不重要,重點是你有沒有去做。」
有時候我們覺得對事情無力改變,包含經濟、政治,但這些東西本來就不是1、2天可以改變。也因為如此,林弘全拋棄過去由上而下的看事情角度,選擇從下往上看,就能發現非常多可以改變的空間,只要每一個人願意去做小幅度的變化,就可以形成很大的改變。
●從上而下,那是制度的問題;但從下而上,那是心態的問題。我覺得台灣現在缺的是心態,是你願不願意付出跟改變。
你沒錢作夢,讓我挺你!
當大家都想擠破頭進入社會中期待的醫生、律師、企業家等窄門,也同時犧牲了許多作夢的可能性,抹滅了這個社會上其他獲得成就的機會。林弘全創辦Flying V,正是希望打破那道窄門的刻板印象,讓台灣遍地開花。
林弘全分析,過去大家覺得網路的力量很少發揮實質作用,但最近幾年大家對自我意識有明顯的提升,覺得自己「可以決定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平台上很多提案的形式是提供一個獨特的經驗,比如說太白粉路跑,或是《看見台灣》的首映會,提供贊助者得到一張入場券,並且給予他「因為我的參與,所以這個活動順利辦成」的參與感,反而形成一種正向循環:提案者完成夢想、贊助者得到自我滿足。
過去社會鼓勵大家去走窄門,好像一定要當醫生、當律師、當大老闆才是成功,但沒有做到就沒有價值嗎?台灣130多萬家公司中,9成8是中小企業,難道這些公司都不賺錢、體質不好嗎?林弘全的邏輯完全相反,如果從下而上去看,真正支撐社會的其實是藍領階級還有中小企業。所以小小的每一個我們都應該要覺得很驕傲,而不是只有郭台銘或施振榮才驕傲。
「我挺,你做得到!」Flying V的網站一點進去就能看到這句話,短短的,卻是林弘全從學生時期打拼至今所得出來最可貴的體悟。而未來,他希望能繼續幫助各式各樣的夢想實現,創造一種新的生態行為,讓所有人都能相信自己、拋下包袱,就像背著一把酷炫的Flying V,放膽作夢、改變生活。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當岔路出現在樹林之中,而我選擇了那條人跡稀少的小徑,這讓一切都變得截然不同。)
──美國詩人Robert Frost〈The Road Not Ta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