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解開盒中盒的祕密

跨國型提案》讓法德電視台登門的故宮

楊倩蓉
user

楊倩蓉

2014-03-21

瀏覽數 4,550+

解開盒中盒的祕密
 

這是一個跨國提案成功的案例。誰也沒想到,原本深藏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清代多寶格,會因為一場短短30 分鐘的跨國簡報,站上了世界舞台。

2009 年底,歐洲最具影響力的藝術電視台,法德(ARTE)藝術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出與台灣公視跨國合製的藝術紀錄片《皇帝的玩具箱》,驚豔歐洲,入圍2010 年蒙特婁藝術影展;而多寶格,正是皇帝的玩具箱。

過去幾年,台灣、中國大陸、南韓都想將影視產品輸出到國際市場,卻不得其法。就像多寶格一樣,盒中有盒,奇中有奇,深藏暗匣,不知道機關就不得其門而入。

公視卻精準找出歐洲人對中華文化嚮往的需求,主動邀請法德藝術電視台一起向故宮提案,拍攝多寶格紀錄片,順勢打入國際主流市場。

完美的提案就像多寶格,除了要有天生獨具的亮點,更要能解得開複雜的提案通路,然後呈現出令人驚豔的文化底蘊。

公視、故宮與法德藝術電視台的跨國提案,就像乾隆皇帝最喜歡的玩具「碧綠雕花方盒」一樣,在層層寶格中,巧妙的視界一層一層展開。5大步驟,看多寶格如何站上國際舞台:

1. 抓對主流思考

提案最重要是先抓對主流思考,自然可以有對的舞台。

為什麼法德藝術電視台慧眼獨鍾多寶格,因為,文化創意是全世界的主流趨勢,文創最吸引人的就是文化;文化底蘊愈深厚,愈能引起世人好奇的目光。

作為世界5大知名博物館之一的國立故宮博物院,超過65萬件的館藏,典藏世界一流的中華瑰寶,本來就是一座文化寶山,外國人士雖然知道故宮典藏了中華文化的精粹,卻不知從何處開始著手觀賞;而以文化大國自居的法國人,則向來對故宮十分著迷。

促成這次跨國拍攝紀錄片背後最重要的推手,公視國際部副理施悅文說,2001年她到南非參加公視大展組織(International Public Television,簡稱INPUT)年會時,當時INPUT 主席羅森包爾就向她表示,亞洲將是未來影視的主流趨勢。

既然亞洲是未來主流趨勢,那麼,中華文化絕對是外人亟欲一窺的祕境。而在2006年台灣公視拿下世界公視大展舉辦權之後,2007年,公視便邀請法德藝術電視台總裁Jerome Clement訪台,總裁非常驚異故宮的典藏,當下表示,希望藉由故宮的典藏,將中華文化介紹到歐洲去,因此與公視簽下合作方案。

2.從主流中找亮點

找對了主流趨勢,接下來,提案最難的部分就是如何找到亮點,如何找到未知的部分,讓對方感到驚奇而眼睛一亮。

故宮典藏65萬多件,如何向世人展現?法德電視台派出歐洲最知名的藝術文物紀錄片導演Alain Jaubert來台掌鏡,當時故宮提供3件主題,讓導演挑選,分別是北宋的汝窯、清明上河圖,以及多寶格。

Alain Jaubert選中了多寶格,作為首次將故宮介紹給歐洲的入門主題。這位歐洲拍攝藝術文物第一把交椅的專業導演,世界知名博物館的所有名畫,包括羅浮宮名畫蒙娜麗莎,都是由他拍攝完成。

為什麼是多寶格?因為多寶格就是故宮的縮影,它呈現了3個亮點:

● 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就縮小在這個小空間裡,例如,紫檀多寶格方匣,雖是一個方盒,頂部卻鑲嵌著一塊圓形的漢代玉璧,正是取其天圓地方之意。

● 它也是中國文人雅士把玩珍物的集大成,一個遊戲空間。既有端硯、紙鎮和墨床等中國文人的文房用具,也有純供把玩的小瑪瑙盒、小瓷瓶和白玉盃,以及可供配戴的象牙式玉墜和紅寶石戒指。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 它有小型博物館的概念,是現代博物館的前身,多寶格把物件分門別類,貼標籤、建立檔案,就像是小巧的博物館。

3.找出人類共通價值

提案,特別是國際提案,在語言隔閡下,一定要先找出彼此共通的價值。而文化,常常是最沒有國界的提案,最能快速引起共鳴。

多寶格不只是皇帝的玩具箱,它更是中國文化精粹的展現。多寶格表面看似一個寶物匣,其實設計得十分精巧,盒中有盒,案中有案,在收藏理路上別有洞天,展現了中國工匠的智慧。

它帶給觀眾的驚奇是不斷的,本來是一個方形寶物匣,四周卻又各開一個扇形的抽屜,輕輕地向外推出去,暗藏在裡面的置物空間如同風車一般展示開來,讓觀者可以看到裡面的格局與收藏的文物,就連方盒的底部又套接著一個方形層格,裡面藏著另一套珍玩的小天地。

在《皇帝的玩具箱》這段27分鐘的紀錄片裡,導演藉著多寶格來說明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例如,一座碧玉雕花方盒,它的製作過程乃是從新疆引進大量玉料,從湍流中撿拾水玉,從山岩上取山玉,將璞玉經過切磋琢磨,逐漸成器。

孔子認為玉是君子象徵,玉有十一德,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東方智慧讓人稱奇。

提案要吸引人,常常也要善用虛實。多寶格某些程度正是中國道家障眼法的趣味,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感官不可靠的趣味,反而更令人著迷。

這些邏輯迷宮,徹底迷倒了法國導演以及觀眾。

4.小中現大的執行力

小中現大,透過主題聚焦來表現整體,是執行力中最重要的表現手法。

打開碧玉雕花多寶格,寶物中藏著寶物,公雞造型漆盒裡面藏了僅6公分長的象牙龍舟,刻工精細,有牌樓、欄杆、迴廊、旗幟,體現中國工匠精細的毫芒雕刻。

任何提案,關鍵是巧妙的布局完後,必須精準執行,呈現最高意境。就像橄欖核雕的小舟,舟長僅3.4公分,這麼小的方寸間,精細地雕出風帆和繩索,四扇鏤空花窗,還可以開合;仔細再看,艙內桌前有個戴冠的文人,桌上杯盤狼藉,另一個旅人則坐在對面;船首有一個老翁,身旁蹲著一個童子正在烹茶,另外一個童子扶著他的肩膀,一個梳髻的小童正靠著船舷往下看,後艙搖櫓掌舵的船夫,正在聊天。核舟底部竟還刻了三百多字,是詩人蘇東坡的名作《後赤壁賦》,東坡正是船客,紀念與友人一同泛舟,懷想三國赤壁。3.4公分要容納8人泛舟畫面,除了布局,更需要精準執行的雕工,更難得是工匠在執行過程中細膩刻畫出人物性格,整個作品可以體現浮生的真實,呈現更高層次絕妙的意境。

多寶格是導演為觀眾安排的一趟神祕之旅,一場感官饗宴,為了參透中國文化謎題所呈現出的小中現大主題,讓大家從這個大千世界縮影中,一窺中華文化究竟。執行的手法讓觀眾與多寶格一同登輕舟,漫遊在盈虛之間,超越國界。

5.國際提案 專業+跨領域

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肯定這場跨國紀錄片的合作。她說,跨國提案最難的就是深度與廣度都要俱足。

「你對自己的專業夠不夠清楚?你對別人的領域是否深度了解?兩者重疊才能做出最好的跨國提案。」周功鑫說。《皇帝的玩具箱》紀錄片成功躍上國際舞台的背後,除了公視的簡報力,促成兩地合作,再有故宮的構想力,由研究人員蒐集專業素材,然後是ARTE藝術電視台的執行力,派出歐洲最知名的藝術紀錄片導演Alain Jaubert來台掌鏡,最後,終於將清代多寶格的奧妙,透過影片,分享給全球觀眾。

從台灣到歐洲,多寶格為中華文化搭起了千里橋樑,讓海外觀眾對遙遠的東方感到驚奇,法德藝術電視台與公視及故宮三方合作的跨國經驗,也讓故宮站上國際舞台,三方合作更進一步推出清明上河圖紀錄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