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4、5 年後,終於有機會代表公司出國開國際會議, 會議一開始,總公司長官就上台致詞,她說top line 固然重要,但bottom line 更重要。她的致詞大部分我都聽得懂,可是因為開場致詞(opening)沒抓到top line 與bottom line 的意思,總覺得怪怪的,會後趕快問同行的長官這是什麼意思,她笑著告訴我營業金額就是 top line,利潤就是bottom line,我心裡想,怎麼會計教授都沒教。
國際職場有些用語,課本上並不多見,專案的第1 次會議就叫做kicko_ meeting(啟動會議),而每一次會議的結尾一定會有個wrap-up(總結與摘要),這些國際職場的慣用語,你都可以說它是一種英文會話,它並不難懂,通常問問老鳥很快就會知道,千萬不要聽不懂裝懂,有誤會往往很麻煩。
除了黑話以外,字頭縮寫字也是很令人煩惱的,例如職稱CE( customer engineer,客戶工程師),管理上的用字像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像企畫常用簡寫叫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能力與競爭分析),這些縮寫有的是各個行業通用,有的是只有這個產業才用,要稍微用點心,很快就可以分清楚的。
吃飯也會有一些黑話,像house wine 就是這個餐廳最常用的紅白酒,通常可以點單杯也可點1 瓶,house wine white 就是白酒,house wine blend 就是紅酒了,而a la carte 的意思是單點,set menu 的意思是套餐,這些都是吃西餐常用到的英語黑話。
所以要在職場勝出,有一定的英文能力固然重要,如果能熟悉英文黑話與縮寫就更有幫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