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的東京,吸引無數懷抱夢想的留學生,而生活在東京的留學生,每天得面對學習、生活和居留權等問題,無法預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東京,究竟是留學生的天堂還是地獄?
到東京留學,對日語必須具備充分的理解,所以,語言能力,便成為留學東京的先決條件。不過,具有日語能力後,才到日本留學的人很少,因此日本文部省(教育部)希望到日本留學的留學生,先到日語教育機構接受日語教育,乃有日語學校的創設。
來學習,還是來打工
「我真不知道你們為什麼要來日本唸書, 若不想唸書隨時可以回去!」相木老師終於忍不住對課堂上總在睡覺的學生說出重話。同樣的情形幾乎每天發生,擔任日語教師5年的相木先生語重心長地說:「我也留過學,明白獨自身處異國半工半讀的疲累,但上課總在睡覺,如何學習呢?
有時不禁懷疑這些學生來日本的目的,是學習還是打工?」
來自中國大陸大連、年僅18歲的建萍解釋,日語學校只能為她的日語能力及升學提供幫助,不能協助她過活。現在,她必須用辛苦打工賺來的錢買張在留證明,有了在留資格才能讓她繼續合法地留在東京;而為了下次的簽證,她必須繼續拼命打工。「將來想在日本就職肯定不行,回國後一口半生不熟的日語,誰要?不想回大陸也不想留在日本,老實說到底想怎樣自己也不清楚。」她面露苦笑一邊說著一邊趕往打工處。陷入惡性循環中的建萍,每天奔波於學習和打工之間,根本沒有精力考慮進學,這樣在日語學校已過了快一年。日本《出入境管理法》規定,留學生、就學生每周打工不能超過28小時,平均每天4小時,按每小時工資約800~1000日元(約台幣270~330元),每月收入僅夠支付高物價的生活費,到東京留學前若沒有先準備一筆錢的話,學費還不知在何處。
終究當不成東京人
「我以為這一年多來自己拼命學習日文,已能融入日本社會;生病後,才知道不管怎麼努力,自己終究被當作外人。」韓國留學生守南說出心中的不滿。
原本在韓國是上班族的守南,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辭掉原先的工作到東京學習日語,一年多來,在打工之餘,仍然努力增強語文實力,在老師眼中,她的日語能力已足夠擔任日語助教。
一日,守南因為頭昏目眩進醫院就診, 醫生對於病情的詢問只回答: 「說了你也不懂。」擔心病情的她又再去詢問護士,原本還很熱心的護士卻臉色一沉地說:「總之還能站就不嚴重,若不滿意就回你自己國家去。」
日本醫生與護士冷淡的對待,讓守南對日本的好感頓時消失,當下決定回韓國就診,回韓國前更說出「我不了解為什麼要把我當成外人對待!」的話。
日本人常被外界評價為「強大的團隊,軟弱的個人」,一直生活在同一性質的人群中,使他們不善與外人交往,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通常都有此體會。除了觀光區外,日本人通常不主動跟外國人談話,懷著戒備的心理,深怕外國人會做出「迷惑」(讓人困擾)的事。
擔任義工的山本先生說明,大部分日本人都很親切,只是一般日本人沒太多機會與外國人接觸,所以幾乎都有內部人的意識,不輕易把外國人當作自己的夥伴,像這樣因溝通不良、文化差異而產生的誤解等問題,需要時間適應。
學校跑哪兒去了?
除了打工與生活的問題外,學校更是陷阱重重,很多學校為賺錢違規招生,留學生花高額學費得到的卻是不良的教學品質。有些私立大學甚至不顧自身實力,超收留學生,終於被令解散和遭受調查。
山形縣酒田市的「酒田短大」,今年7月被令解散,其直接原因,是經營這家私立學校的瑞穗學園財力不足,為了轉嫁經營危機,作了許多不合實際的宣傳、超收留學生、收取高額學費。出現種種問題後,瑞穗學園沒有按照文部省的要求自行解散,於是文部省決定強行命令瑞穗學園解散「酒田短大」。
而位於千葉縣的城西國際大學,則是遭到入國管理局的調查。城西國際大學200多名留學生,因沒有及時更新在留資格而處於非法滯留狀態。入管局認為,這些留學生在日本的目的可能是非法打工,故對該大學留學生非法滯留的情況進行調查。城西國際大學在校學生總計約5500人,留學生就有1000人左右,其中9成以上的留學生來自中國大陸、台灣及韓國。
生活在東京的留學生,有人靠著家裡支援不需打工,過著愜意的留學生活; 有人徘迴於打工與學習間,尋找未來的目標;有人誤信建言,走入岔路。在日本有多少位留學生就有多少種故事,不管你有沒有留過學,你覺得該留是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