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有多大?當人人都指望著賺到100萬時,25萬似乎不起眼,但仔細想想,它可是你第一個100萬的四分之一!當你有了這四分之一當作滾錢基礎,剩下四分之三的累積效率將以倍數進行!
保本大於追求利潤
再算算你攢下這筆錢的艱辛。一個月薪水3萬5,如想在一年之內存到25萬,你每月必須儲蓄2萬元,剩下的1萬5用做日常開支。在大台北地區,光是租房就差不多這個價錢了!根據崔媽媽基金會2004年的調查,台北捷運周邊房租水平,忠孝復興站的小套房租金近1萬2,想存到2萬元,你必須是住在家中的在地人,或是委屈住在4、5000元的分租雅房才有可能。另外,餐費及娛樂費也不能太過浪費,你犧牲生活品質才能存下的25萬,怎麼不意義重大?
正因得之不易,許多人在運用這筆資產時,保本的慾望甚至大於追求利潤。本期《30》採訪了國內5家銀行,他們一致建議投資者以保本為前提,分散風險為原則,將60%的資金投資在共同基金。
買基金還是股票?
但買基金一定穩賺嗎?你該記得美國知名理財作家保羅˙林(Paul J. Lim)的提醒:共同基金端賴基金經理人的專業選股能力。連以先知先覺著稱的美國基金經理人威廉‧山姆斯(William Sams)都會判斷錯誤,更何況台灣投顧投信業有半數從業人員資歷在5年以下,專業與經歷都還需要沈澱,如何能成為你的投資明燈?
其實自己多做功課,自行操作股票,選擇幾家績效好的龍頭股,如中鋼、台塑、聯電、鴻海,光吃配息獲利率就比一般基金高,還省下手續費。連中鋼董事長林文淵都對自家公司有信心;「中鋼的股票太好了,我一輩子都不賣!」投資人不妨也選擇幾筆好的股票,作為投資基金外的選擇。
銀行怎麼幫你規劃?
用65%投資共同資金
針對擁有25萬的投資者, 須先確認這筆資金2、3年內是否會動用;若不確定,富邦銀行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建議預留3~6個月的生活費用(約5萬)作為流動資金,支付非預期的花費,這樣就算突然失業,都有即時的現金可運用。而流動資金有更積極的操作法。台新銀行建議把這5萬元投入基金,因為債券型與貨幣型基金,質借或贖回非常快速,約1至3天,此部份可做為投資人靈活運用的流動資金。做好基本風險管理後,未婚者與已婚者的細部操作略有不同,但保險與基金則是共同的選擇。
已婚者的資產配置
有了家庭後,已婚者需要多一層保障,保單與保本投資最重要,理財重點為資產累積。日盛銀行與花旗銀行都建議你為自己購買一份投資型保單。每年3~4萬,可獲得200萬的保額,既規劃風險又兼顧投資獲利。
另外,已婚者的投資著重保本, 主要標的是共同基金,可將總資產的65%投入共同基金,具有穩定收益的債券型基金應佔最大比例,並建議投資於全球型基金與政經較穩定的歐美市場。若想獲得較高收益,可以考慮抽出約13%投資於股票型基金、區域型基金、以及新興市場,這些標的雖然風險較高,相對的,投資得當時獲利率也高。
若打算將總資產的65%(約16、17萬)投入共同基金,各家銀行有不同的投資組合建議:富邦銀行建議1∕3放在歐洲基金、1∕3美國基金、1∕3亞洲基金。
中國信託則建議20%×(現金、國內債)+40%×(全球型債券)+40%×(全球型股票)。若你心態較積極,台新銀行建議全球型股票型基金投資30%,美國、歐洲、新興市場與日本的股票型基金各佔10%,而高收益債券型基金佔15%。
未婚者的資產配置
單身者仍要預留生活準備金,並準備一份投資型保單。由於經濟壓力較小,單身者可以拿出更大的資金比例投入較高風險的標的。
花旗銀行建議拿出5000美元(約佔存款的64%),投入債券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甚至買單筆的美股。債券型基金建議投入新興市場,因為有利差、獲利率較高,適合積極投資者。但由於新興市場比較不穩定,投資者必須做好停損停利的動作。
而中國信託則強調高收益投資規劃,約投資16萬在共同基金,其配置如下:20%×(高收益債券型)+20%×(區域型股票)+60%×(單一國家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