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敏,是在她家lily的「告別單身派對」上,也是我3年前剛到矽谷的第一個禮拜。她家在Los Altos山上的豪宅,面積應該可以容納上百人吧!房子外面種著許多大樹及五彩繽紛的花;屋後有個寬敞的游泳池,可以舉辦池畔狂歡派對;一進到屋裡,便可看見挑高的起居室,再加上大型螢幕,就像個家庭戲院。 我和她並不熟,當時只是很好奇,一個年紀不大的女生,為什麼有個這麼大的房子。
後來我才知道, LosAltos Hills都是矽谷有錢人居住的地方。許多有名的創業家,如雅虎創辦人楊致遠、思科首席執行長錢伯、HP的費歐娜等等,你可以想到的名人,幾乎都住在那裡。敏開玩笑地說,「我的鄰居們都是公司的大老闆,大概只有我和我先生是工程師吧!」
退休∕矽谷十年換幸福
敏的個子不高, 有張娃娃臉,看不出她有30多歲。有趣的是,她說她剛剛「退休」,正準備做下一步的打算。不過, 與其說是退休, 倒不如說是已經可以領到比退休金還豐厚的酬勞,而辭去原本的工作,她原來是個年薪十多萬的工程師。
敏是高中才從台灣來到美國的,一直住在洛杉磯,後來到矽谷工作。 她告訴我,她到目前為止只工作了十年就退休,而且前後只跟過一個老闆。曾經是網景(Netscape)工程師的她,後來被美國線上(AOL)併購,就到了美國線上工作。
但是,她並不喜歡工程師的工作,她較喜歡建築,所以辭去工作後,她想拿個建築學位。
我覺得和她一見如故,可能是我們都喜歡貓。她養的三隻貓咪很幸福,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諾大的房子裡跑來跑去。更有趣的是,她幾乎常常替她的貓打營養針,原來她的貓都是跟了她十幾年的老貓,需要特別的照顧,而我卻沒有這個運氣把貓養到老。後來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有個共同點,就是我們都在民生社區長大的,這使我們的關係又拉進一層。
投資∕興趣發展的籌碼
再一次到敏的家,她帶我去Los Altos市中心買菜,她決定大顯身手。Los Altos幾乎是清一色白人,不像矽谷其他的地方,充斥許多黃皮膚面孔。其實敏已經很少說中文,甚至很久沒讀中文的書,她的先生是來美幾代的華僑, 只會說一點點的廣東話。
敏告訴我剛來美國時很不習慣,後來她有個秘訣讓她成為班上人氣很旺的同學。 台灣來的學生通常數理比較好,她常常是同學中的數學小老師,還有更重要的, 她的數學作業通常是大家的原版。這使她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能夠和其他同學打成一片。我想,她在這上面找到了成就感。
在很多方面,敏是十分幸運的。在股市漲到最高點時,她賣掉了手中的股票;在買了Los Altos Hills上的豪宅後,過了不久房子就漲了50%;在人生25歲到35歲中,她賺到也許是別人一生中都累積不到的錢;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在不必擔憂經濟的問題下,她得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為別的,單純就是興趣。
快樂∕高於股價的成功
再次和敏聯絡上,又隔了好一陣子,敏的房子似乎已經整修好了。令我驚訝的是, 現在的敏是個高中老師,而且教的是數學。她笑說自己教的是「放牛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那群學生在短短的課堂中「乖乖」聽她講課,想盡辦法讓學生覺得數學其實是很有趣的,她也和我討論著美國高中學生程度的參差不齊,及高中教育應該改進的地方等等。
她的日程排得很緊,而且必須花很多時間準備教學,我想和她約個時間喝咖啡,都拖了好久。我想,她應該是個非常負責的老師,不過,她這個高中老師可能比做電腦工程師還要辛苦,而且薪水可能還不到三分之一。
敏大可以繼續做她年薪十多萬的工程師,但是她寧可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矽谷有太多人像她一樣,公司IPO(公開招股)後獲得豐厚的股利,但是有些人總覺得錢是賺不夠的。不過,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對成功的定義也不同,所以也會有不同的結果。看著敏熱列地談著她的學生,我想,她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