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忘不了我的職場第一次―荷蘭銀行面試。那是某一個周五的下午2點,或許是因為我的個性,早就不怕在大場面暢所欲言;加上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心情特別輕鬆,勇於表達自己,說起話來也讓主考官們另眼相看,甚至覺得我很好玩,這一點跟其他等候面試的人,那一臉嚴肅認真或是乖巧模範生的感覺非常不一樣。因此,我居然將15關的面試流程濃縮在2天之內完成,也就是說,那個週末假日,我過關斬將完成原本應該分別在3個月內進行的面試,見了15個人、2次中英文的筆試,然後在星期一獲得回音被正式任用。
後來我才知道,參與面試的高級主管當中,除了被我逗得很開心的台灣人之外,真正促成荷蘭銀行決定要任用我的主事者,是兩位老外,來自荷蘭的頂頭上司。印象深刻的是面試最後,荷蘭籍的主考官問我:「如果沒有任何限制,你最想要成為什麼人?」我不加思索的回答「麥可‧喬登」(籃球大帝)。他不解地問:「為什麼?」我說「因為我不高,但是我很喜歡打籃球;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打籃球是全世界最容易得分的運動,它可以培養我正面思考的個性,並且不怕挫折。」
說服,先對自己誠實
頓時,嚴肅的主考官馬上面露微笑。隨即又拋出另一個問題:「如果沒有任何限制,你最想要成為那一種動物?」這一次我的答案更是引起哄堂大笑,我說:「我想成為豬,因為人生如果可以吃飽睡、睡飽吃,該有多棒!」
主考官拍腿大笑的說:「You are honest,but you are good!」因為他來台灣工作的期間,曾經面試過的人不下上千個,得到的答案不外是希望成為成功的人、企業家,或是希望自己做牛做馬、人生要任勞任怨……之類的。相形之下,忠於自己、說出實話的我,因為喜歡自己,所以可以說服別人;因為沒有考慮太多,反而得到讚賞,也得到工作的機會。
當年我在康乃爾唸書,學校進行性向測驗,將人分為五大類動物,包括貓頭鷹、孔雀等各自代表不同的人格特質。我的測驗結果是孔雀:喜歡表演,適合業務、外交的工作。當時指導教授跟我說,「哇!太難得了,你是東方人裡面少見的孔雀喔!要好好把握機會表現。」因為他曾經看過一項數據報告,美國人當中大約是100人會出現25人是孔雀,比例是四分之一;東方人則是每100人只有2.5個人是孔雀,原因是民族性比較內向保守。
打破假想的瓶頸
過去國內的基金市場是封閉的,根本不需要公開對外招募基金,投信公司也不需要對外跑業務。但是我適逢證券投信開放的階段,從原本的4家,一下子成長到16家。當時的中華投信,為了因應對手競爭,決定培養業務人才。看準業務這個領域的潛在價值,在公司對內宣佈新的發展策略時,長官因為我平日表達能力還不錯,詢問有沒有做業務的意願,剛好符合我對未來企業趨勢的看法,於是便自告奮勇,開始擔任起培養公司業務大軍的職位。
雖說父母送給我的人格特質和個性適合走業務,但是我的學歷背景在外人眼中卻是適合當基金經理,這讓我陷入矛盾掙扎的兩難。還記得當年猶豫要不要下中南部跑業務時,一位台大國貿系的學姐,現在怡富東方基金的經理人吳淑婷,她告訴我:「你的個性非常適合接觸人,過去受的訓練卻是財務方面,所以會面臨掙扎猶豫。但是放眼看去,知名國際企業的CEO幾乎都是業務出身,反而是研究出身的人,在職場升遷時遭遇的瓶頸比較多。」這個觀念說服我接受挑戰,憑著對自我的信念和勇氣,在眾人跌破鏡片的訝異聲中選擇轉戰業務。
簡單說服最不簡單
我一直喜歡訓練自己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教會別人很難理解的東西。我看到現在很多理財專員只會用一種「語言」去推銷產品、與人溝通,遇到拒絕,不是覺得自己倒楣,就是老怪自己「懷才不遇」,或推說別人程度不好、外行,卻不知道如何反求諸己,訓練自己說服他人的能力。
我在美國念書時,第二年因為選課比較輕鬆,心想溫故知新,乾脆再修一次經濟學,遇上一位媽媽級的老師,每次上課總讓我們心神領會、意猶未盡。聽學長聊起,才知這位康乃爾的資深教授只有大學畢業,但是她卻能讓學生用最簡單的方式,學會經濟學的艱深理論,難怪她的課總是爆滿而一位難求。
這個例子讓我日後不管在職場或是專業領域的追求及管理上,都花了很多精神去要求我自己及所帶的人員,要能把自己的專業融入簡單易懂的表達中。也因為這樣,雖說當年我在投信業帶業務是出了名的魔鬼班長,但這幾年看到從外商銀行到各個國內金控的財富管理部門,很多我當年帶過、罵過的小朋友都已獨當一面、出類拔萃,我心中除了喜悅也很有成就感,並深覺說服力的技巧確是讓人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