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陣芒果花香在走入泰姬瑪哈陵(Taj Mahal)前,似有若無地在春天的風中飄來。愛情、春天和老靈魂,加起來就是泰姬瑪哈陵,因為這座陵寢建築就是由一段跨越永恆的愛情所構建的基底,百多年後在春天的芒果花香中,甦醒綻放。
從新德里搭快線火車到阿格拉(Agra),1.5小時的顛簸車程,旅客莫不一致地懷著朝聖的心情,全為了一窺世界建築美學的極致之美──泰姬瑪哈陵而來。
最浪漫的建築
蒙兀兒王朝(西元1526~1858年)第五代皇帝沙‧賈汗(Shah Jahan)與愛妻曼達茲‧瑪哈(Mamtaz Mahal)結褵近20載,不幸曼達茲‧瑪哈在生產第十四個小孩時難產死去,臨終遺言希望沙‧賈汗為她建蓋一座最美麗的陵寢。傷心不已的沙‧賈汗不計代價,攬聘當時極負盛名的建築師,從印度西方運來質地堅硬的白色大理石,動員2萬名工人,工程從西元1632年到1654年,歷時22年才完工。
步行到陵寢的石階前,脫鞋換上布腳套,踏上平臺陵寢的圓拱大門,抬頭仰望44公尺高的高塔,天際線也成了圓頂弧形。跨入大門,內觀同樣由同系列的白色大理石打造,可蘭經文雕刻的圖紋,壁面上鑲嵌30多種珠寶,勾勒出罌粟花、水仙花、鳶尾花…… 等艷麗的花紋,不過珠寶已被採盜者挖走,現今旅人只能憑著遺留的圖紋輪廓遙想當年的風華之姿。大堂內空無一物,除了一面大理石雕花屏風,就是屏風下方的兩具大理石棺木,300多年來沙‧賈汗和愛妻就長眠在棺木下方深深的地底下。
親炙永恆風華
泰姬瑪哈陵除了陵寢主體之外, 還包括紅沙岩石門、花園、水道、噴水池以及兩座清真寺。從石門經過清真寺拐入,一條長達百尺的水道,搭配周圍綠色波斯風格的花園,筆直通到底端,仰頭一望,大理石陵寢無屏障地開展在天地之間。假如少了印度小販如蒼蠅般黏人的兜售干擾,那麼坐在水道的一頭,端看北方的世界建築奇景,不管多遠的路程也都值得了。而且據說在陽光照射下,建築本體會隨著不同角度和光度折射出各種色彩,願意如僧坐定般24小時仔細瞻望的話,會發現每30分鐘就會有不同的變化。不過終究只是個永遠嫌時間不夠的旅客,站起身來返回走前的最後一瞥,泰姬瑪哈陵百年來由依傍的亞穆納河(Yamuna River)忠誠守護著,如同沙‧賈汗有形軀體雖已灰飛煙滅,但其無形的愛情卻化為不朽的藝術,留下歷史見證曾經輝煌的時代,也留給旅人一段永恆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