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每個字都精準努力

吳若權《其實,我這麼努力》導讀

游常山
user

游常山

2005-05-01

瀏覽數 4,600+

每個字都精準努力
 

1970年代, 台中縣新社鄉,台灣省府農林廳種苗場。下午國小放學時分,疾雷狂催,天地變色,驀然,一道逼近人身的閃電白蛇,一聲霹靂,綠野平疇間,剎那間群雀驚起!一個趕路躲雨的10歲小男孩,驚詫於大自然的威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還有戰國時代大哲人莊周說的「大塊噫氣」,如此淪肌浹髓般銘印他內心深處,日後成為他執筆寫作的「創作原型」──追求「令人驚詫、超越顧客滿意」的無形說服力。

「長大後我看到梵谷名畫,他創作最晚期、最悲劇性的所在──普洛旺斯的阿爾(Arle)那幅『麥田群鴉』,讓我覺得美的語言真的是共通的!」他一字一句、白描的修辭,卻極為精準地回溯童年的新社經驗,挖他自己記憶的礦,出乎意料地簡潔有力,滿座聽者都感動了。永遠精準地了解他的客戶和讀者,他就是知名作家、演講家、行銷專家吳若權。

脫俗的精準之美

三十年前,那個矮小、害羞、被午後雷陣雨化身為「美神」啟蒙了何謂「鬼斧神工的造化」的鄉下男孩,其實真正的故鄉在台北市鬧區的古亭。因為父親在農林廳工作,從五歲到十二歲,那七年鄉村生活「美的教育」,影響迄今。

吳淡如,最初是以「詩詞、愛情」為專攻,他深知自己的專業能力在科技行銷和管理,但是對青少年而言,這是多麼枯燥、乏味的題材!尤其七年前他剛成為專事寫作的自由工作者,當時他精準設定的核心讀者群,就是青少年到大學年紀的族群。財經企管儘管重要,二十歲上下的小孩怎麼讀得下去!

日後他聰明地轉變寫作定位,以青少年愛讀的勵志小品為主攻。

當然,昔日美的沈思,仍像酒釀沈澱在他內心深處的酒甕,時時發酵。所以他的勵志文章也有一種脫俗的氣質,一種「我承諾了,我就要給客戶(或讀者)意外的滿意」,那般的用力和精準。

開始學會放鬆

行銷自己。怎麼賣?用力和精準, 一直是吳若權的最大法寶。「其實我真的很努力!」回顧所來之路,吳若權自剖:「因為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執著,好還要更好,吳若權的過去真像英特爾(Intel)總裁葛洛夫(Andy Grove)的名言所描述的一種人──「只有偏執狂才活得下去!」(Only paranoid survives!)事實上,就在去年以前,「你看到我的行事曆會嚇一跳,黑黑一大片,沒有空閒,幾乎是全年無休!」現在的他,氣色好、活得自在、幾乎不應酬,清瘦的身材一如大學生,面龐的青春氣息,看不出已近中年了,「但是我現在學會說『No!』」他說是自己學會的智慧。歷經人生很多波折,吳若權顯然和內心那個「永不低頭」的好強自我和解了,「我的好友、圓神出版社的發行人簡志忠說,我太緊了,放鬆一點,我才走得久遠!所以我學會放鬆。」放鬆,但是仍然精準。

努力而精準地成功

他是一個「後天努力」典範。15歲那年高中聯考落榜,在當時以管教嚴格聞名的「牛頭馬面」、專收重考生的學而及學聯補習班(在台北市龍江路,目前已經沒有營業)的「國四」經驗,讓他的傷痕永難遺忘。「小腿、屁股打得滲血,永遠看不到太陽!當我考上第三志願成功高中,第一天上學下課,搭310號公車回士林,才下午四點,我驚訝怎麼這麼早就可以回家?」但是自律甚嚴、不想重蹈重考覆轍,吳若權的幸福,他只給自己一星期,隨後三年高中生涯,他每天留在教室讀書,讀到深夜11點才回家。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終究,他考上政大,從企管系畢業之後這麼多年,就是他的成功故事:還是那麼努力而精準。「大學時和企管所的碩士生,一起考期末考open books(開放查書)的管理個案分析申論,我得了第二高分92分,最高分的碩士生94分,我想閱卷標準或許有些不同,但對自己不馬上繼續唸研究所或出國的決定,有了一點信心!」淡淡的語氣,仍有著掩飾不住的自豪。然後他順利進入IBM、HP、微軟、東元資訊,成為那個時代專賣高科技產品的專業菁英。

連一場演講都精準努力

因為好友、富邦金控的「董娘」、前台視主播陳藹玲情商,去年他以公定行情的半價,走遍台灣23縣市的120所公立高中,演講「如何增進高中生的媒體素養」,這是富邦文教基金會的年度非營利活動,獲得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及協助發文。

這是可怕的挑戰。他怎麼了解青少年?「有的學校是完全中學,12歲到18歲混在一起,全校大演講,你要是吸引不了他們,學生馬上給你難看!」

他熬夜苦思,終究研究出六個演講題目,到了高中操場,他化身為綜藝節目主持人張菲那流的藝人,說、唱、學、逗,樣樣來,學生們樂翻了,學校師長們看呆了,原來多達千人的學校演講可以這麼好玩。

精準剖析、努力分享

單身多年、與中風的母親相依為命(其他兄弟姊妹各自成家),吳若權迄今仍日復一日過著非常嚴謹、有紀律的生活。

他嚴以律己、寬以待顧客(讀者);他的細膩、用心,處處展現。「我對他的印象就是,他拿著便當,和一群女同事說說笑笑一起吃飯,感情很好,他又長得娃娃臉看來像小男孩,好像《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在大觀園!」他待過的三家外商科技公司之一,一位貼身觀察的女性主管說出她對吳若權昔日的刻板印象。吳若權當然不是賈寶玉,他熱衷科技、管理的事業心,和深惡科舉功名的賈寶玉,是最大的分野。但是他的聰穎、通達、待人接物的細膩經營,倒真的有幾分「練達而負責」的古風。

現在,他大方地拿出十多年來的生涯回顧,把私藏多年的三大外商科技公司(IBM、HP、微軟)加上本土標竿企業UFO飛碟唱片、東元集團的所見所學,加上他個人在幾家傑出企業的「工作祕笈心法」,條理分明、深刻比較分析,再次精準而用力地提供給讀者,希望與台灣的30歲世代共享職場智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