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裡兩坪大的房間能做什麼?當小孩的臥房,或是堆放雜物?有人在這樣小的空間裡埋頭做小提琴,一做二十多年。更特別的是,這位提琴工匠原本是部隊裡的營長。
許文仁國中畢業後就進軍校了,陸軍官校畢業後服役十年,以少校官階退伍,當年軍人的待遇並不佳,他的年資也領不到終身俸,但憑著對古典音樂與手工藝的熱愛,在家人與朋友的反對下開始拜師學藝,從此脫下軍服,拿起雕刻刀。為了看懂製作提琴的書,他開始學義大利文。也請因經商而時常出國的弟弟到義大利購買最好的材料,所有關於製琴的一切,就從這個小房間裡開始。
「剛開始的五年,完全沒有收入。」許文仁回憶,因為沒有人要買一個台灣人做的琴。不過五年之後,技術越來越好,他的琴音開始受到音樂界的肯定,但許文仁並不就此滿足,他決定到有提琴故鄉之稱的義大利Cremona進修深造。
學成後,許文仁開始參加國際比賽,這些年來總共得了六次大小獎項,這個全亞洲最多的個人得獎紀錄讓日本琴商照著地址找到家裡來,希望能購買得獎名琴。
「我當年軍校同學都當上將了,我應該算是黃埔建軍以來空前的異類!」提到自己的軍人背景,許文仁總是如此開玩笑。雖然軍隊與小提琴完全沾不上邊,但十多年的軍旅生涯對於紀律與自我要求卻是有影響的。儘管在家裡工作,但許文仁每天六點半起床運動,規律地安排製琴、修琴與午睡的時間,從外表絕對看不出他已經快60歲了。
許文仁雖然持續做了二十多年,但目前「許氏」提琴卻只有不到一百把,最貴的可以賣到約台幣30萬元。這種不求賺大錢,為堅持品質,一年只做三至四把琴的超緩慢步調在目前這個講求快速、量販的行銷趨勢下,更顯得稀有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