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台灣什麼工作,可以提供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擺脫22K,走高薪資、高升遷的職場途徑?
答案是,儲備幹部!
自從外商花旗銀行首先開啟台灣儲備幹部( Management Associate,簡稱MA)制度,成功培養出許多高階經理人,成為國內金融產業人才搖籃後,科技業、房仲業、百貨零售、餐飲業等也紛紛加入尋找「企業接班人」行列。
根據104 人力銀行調查,近3 年來,線上整體工作機會成長幅度僅16.9%,儲備幹部職缺卻大幅成長94.7%,將近1倍,顯示企業求才若渴;而想擔任儲備幹部的求職者,這3 年來也增加了48%。
什麼原因讓儲備幹部魅力指數直升?104 資深副總經理洪廣禮指出,高薪資是主因之一,根據104數據資料顯示,國內全體產業的MA平均月薪(含獎金)約3.8萬元,比一般社會新鮮人起薪2.2 萬高出7 成;其中又以金融業最「多金」,月薪高達5.2 萬元、其次為電子科技業與運輸流通業的4.48萬元及4 萬元(詳見圖1)。
「除了高薪外,MA的職涯路徑也比一般求職者短。」
洪廣禮分析,以業務工作來說,如果從業務助理做起,要做到經營管理主管,需歷經4-5 個職涯階段,若從儲備幹部做起,通常能省下初期的2-3個階段,更快速進入主管階級(詳見圖2)。
起薪高、提供濃縮密集養成訓練、打開快速升遷管道等優點,擦亮了「儲備幹部」的金招牌!不過,高薪資、高升遷背後,也伴隨高淘汰,「企業希望透過MA 制度,留下萬中選一的好人才。」洪廣禮說。
MA徵選無疑是國內最激烈的求職競爭,以金融業來說,在平均2000 封履歷中,想要取得儲備幹部入門票,必須經過書面申請、筆試、面試、評鑑中心(Assessment Center)等程序,幾乎是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擠進MA 窄門。
如何過關斬將,在強敵圍繞的環境中脫穎而出,5大面試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技巧1.:書面申請強調個人特質
基本上,MA是為了「成為公司未來棟樑」而存在的職缺,卓越能力、不畏挫折、積極態度的「菁英」特質缺一不可,曾在紐約華爾街期貨市場工作、為金融求職者提供應徵技巧的求職諮商師米卡建議,在填寫履歷時,要找出為自己加分的優勢,並最好以深度事件來描述人格特質。
以社會新鮮人來說,可以盡量呈現社團活動、競賽、實習經驗、證照等優勢,但要特別呈現相對優越性,如說到競賽,應該強調名次是由多少隊伍中脫穎而出,而非參加過多少比賽;工作、實習經驗也不以絕對時間長度來呈現,反而應該著重在公司名氣、工作內容或曾參與的重大事件,例如「在麥肯錫公司實習2個月」,就會比「具信用卡業務1 年工作經驗」更吸睛。
一般來說,具備相關單位的實習經驗,加分效果會大於全國競賽名次;而競賽名次的加分效果又會大於國內證照的取得。
特別留心在書寫履歷時,要挑選適當的經驗,敘述經歷背景、主要挑戰難度、你的決策過程、技巧,讓審核者可以透過文字勾勒出你工作時的模式,在數千份申請書中,一眼就對你鍾情,而不是空寫一堆事件,卻還搞不懂你是誰。
技巧2.:申請履歷愈早寄愈好
「履歷愈早寄出愈好。」米卡指出,有些企業在MA徵選的第一關履歷申請,是採取隨到隨審機制,中就會陸續寄送筆試或面試通知、錄取名單,並非等到申請時間截止後才統一篩選。
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如果申請者太多,有些公司面試排滿了,就不再收件;而所有申請書中,會有6 成的人都是在截止日前才會密集寄出。因此,米卡建議,至少在截止日前半個月至1 個月交出履歷申請,如果拖到最後,不僅競爭者多,也會面臨較為嚴格的審查機制。
技巧3.:掌握你的面試官
米卡指出,MA 被視為企業未來的中流砥柱,選才時將更重視面試者與公司組織文化是否契合,因此一旦進入面試階段,面試者對企業是否能清楚掌握、能不能看穿每個問題背後的意義,就是致勝關鍵。
各企業業務發展重心不同,在進入面試關卡前,最好透過企業官網或是MA 說明會,研究公司歷史、近年新聞、財報、業務狀況,並了解你的目標職缺、近期的策略發展方向。
此外,米卡也建議,MA 面試後期,通常會由高階主管擔任面試官,若要知己知彼,最好進一步了解經營團隊主管的學經歷,會有助於了解其學歷偏好(本土/留學/商管/理工);領導風格(保守/開放/正經),也有利推測業務發展與組織文化。
技巧4.:搞懂問題背後的問題
面試時,會遇到各式各樣的考題,有的是生活題、志向題,有的是專業題、趨勢題,該如何作答,才能打動面試官?
米卡分析,生活、志向題其實是要看應徵者的人格特質,例如「你的成功/挫折經驗為何?」、「你為何想要擔任○○職缺?」等,都是面試官想要知道,你的人格特質適不適合擔任這個工作的問題,因此在回答時,要考慮說出口的特質與應徵工作的相關係數高不高。
像是「溝通能力好」,可以展現在許多面向,可能是銷售、客訴處理或是商場談判上,盡量根據你想應徵的MA 職缺屬性,選取適當的事例回答,才能顯現個人未來在該工作的潛力。
專業、趨勢題目部分,主要是彰顯求職者對於事件背後的敏感度高低與規畫力,米卡建議,回答時最好從組織立場切入,並將題目縮小到可以深入發揮的範圍。
如「你認為OO 業登陸,發展優勢是什麼?」、「你怎麼看目前全球通膨的情況?」等,在回答時,避免粗淺做大方向的評論,光是商機無限大的立論無法讓面試官埋單,而是應該想清楚,你是站在新聞閱讀者、企業總經理,還是儲備幹部的角度在解讀公司、解讀市場?你應徵的單位現階段與未來的利基、劣勢為何?並設想你是部門小主管,會如何提出因應之道。
技巧5.:思考最有價值的角色
既然是MA 幹部,是否具備領導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特質,也很受到企業重視,因此,有些公司在第2、第3 階段面試時,會進入團體情境題,或是以現場體驗來做最後淘汰賽。
團體情境面試,通常會要求求職者在時間內合力完成簡報,有的公司更會在最後10 分鐘才通知你,將改變專案中的某一個條件,藉此測試求職者在團隊中的效率管理、合作模式跟危機處理能力,此時,面試官會在各角落觀察團隊互動。
米卡觀察,通常應徵MA 的求職者,能力不在話下,也習慣擔任領導工作,但如果在測試過程中一味搶當領導人,恐怕會讓自己提早出局。
「能讓團隊價值極大化的人,才是企業真正想要的人才。」她建議,不一定要當領導者,可以是副手、問題偵測、團隊激勵、專案連結或是衝突解決的角色,唯有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團隊狀況,既能獨立負責份內工作,同時也能溝通或協助他人的人,才能在最後階段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