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任職的研究單位是全中國最難擠進的地方, 這個地方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口中「最具創意品質」的微軟研發體系;而他本人以幫微軟做出語音辨識系統而著名,並擁有三十五項美國專利。
這個人是洪小文,台大電機系畢業,在美國科技界闖出名號後,前年才剛到大陸北京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的台灣菁英。
微軟亞洲研究院在中國大陸到底有多火紅呢?1998年,位於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才剛開幕,第一年在全中國大陸選才,而且只限博士與研究生,兩千人只錄取了二十位;第二年報考人數激增為四千人;第三年,微軟亞洲研究院不再舉辦選才考試了,因為全中國大專院校的教授們,自動將最優秀的學生送到研究院來擔任實習生, 能夠進入這所科技殿堂,成為中國大陸年輕世代一生的夢想。
眼前先做好再說
那麼洪小文為什麼能夠坐上亞洲研究院副院長的位置呢?
今年42歲的洪小文,有科技人聰明的頭腦, 卻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他的笑容羞澀稚氣,自稱從小就是很會考試的學生。他的數理天分曾讓他代表台灣參加第一屆奧林匹克競賽。因為成績優異,大學畢業後到著名外商求職,對方看到他的校內成績單還坦白地對他說:「像你這樣成績優秀的人一定不會久留, 你還是出國吧。」
出國念書當然是洪小文計畫中的事,他到美國攻讀博士,發現一流學府的美國學生,也是人才濟濟。面對激烈的競爭,洪小文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不要去想以後的事, 只要努力,老天一定會給他機會。
果然,畢業後包括IBM在內,同時有三家科技公司錄取他,洪小文選擇位於西岸的蘋果電腦,這在當時是屬於非傳統科技菁英的選擇,但是他認為這家公司有活力,這是洪小文在工作上始終如一的態度,他從來不是因為地點而選公司,而是選公司不選地點。
用優勢創造附加價值
1995年,洪小文加入微軟,相繼在研究單位與產品單位擔任高級研究員十五年,替微軟開發出許多重要技術。直到2004年暑假被調任北京擔任研究院副院長,洪小文的名字才開始在台灣的媒體曝光。
談到微軟,洪小文說微軟有一個很好的雙軌職業路線――如果你做得很好, 不一定非得擔任管理職不可,因為好的人才不見得就會帶人,不如鼓勵他全心發展自己的領域,但是薪資卻可能比管理階層的主管還高。
目前亞洲研究院包括實習學生近八百名,洪小文說,市場大與人才多, 使中國大陸成為各國兵家必爭之地,台灣不要擔心人才外流的現象,像美國現在基本上已不生產任何東西,但是他靠品牌的力量賺得大部分的錢,如何利用地方優勢想辦法在食物鏈中獲得附加價值,才是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