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閱讀什麼書,可以推薦給年輕朋友嗎?
蔣勳:最近我常常帶著身邊的一本書,對於年輕朋友來說,或許不是一本太暢銷的書,但是很值得推薦,那就是19世紀著名的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h. Baudelaire,1821-1867)所寫的散文詩《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
這本書我在坐捷運或是在城市散步的時候都會帶著它,閱讀他的詩會有一種細緻的感覺,這讓我期待台北有一天也能有憂鬱的感覺出來,我指的不是憂傷,而是一種享受孤獨的喜悅。
不過,現代人好像很害怕面對孤獨?
蔣勳:沒錯,這讓我感到難過,我常對我的學生說:「最珍貴的就是自己。」我也常鼓勵大家不妨每天早上起來照鏡子,在你還沒有上妝準備面對別人的時候,多和自己對話,生命才會豐富起來。因為「我」才是自己最重要的朋友。如果你不能善待自己,到最後你會覺得別人都變成你的負擔;但是如果你願意把善待自己的方法與別人分享,就會快樂起來。
你的新書《破解達文西密碼》,聽說是為年輕
人而寫的?
蔣勳:我想透過這本書告訴大家的是,每個人身上都潛藏著達文西,因為達文西是一個永遠年輕的生命,即使他活到60幾歲,也從來沒有失去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他永遠處在25歲到35歲的心理年紀。
您是不是也是如此?
蔣勳:我從1990年以後,每年7、8月都會回到巴黎作畫,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在台北作畫?其實我是回到25歲在巴黎留學時的狀態。那時我很窮,身上穿著一條破牛仔褲,但是我面對這個世界從不懼怕,清水加上麵包就可以滿足我對生活的要求,所以回到巴黎就是回到我25歲到30歲時候的年紀,雖然這個年齡在現實裡會消失,但是不要讓自己失去流浪冒險的精神。
讓自己的心理永遠保持在30歲、保持流動,達文西說:「所有的生命在流動的光裡就變成永恆。」
回到巴黎您都是怎樣在過生活?
巴黎有很方便的地鐵,但是我盡量走路,因為很多風景是乘地下鐵看不到的。我常常買個麵包飲料就坐在塞納河畔跟友人聊聊天,又或者是畫畫,生活很簡單,感覺真的又回到25歲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