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面對鯊魚的勇氣

邱一新
user

邱一新

2006-04-01

瀏覽數 3,900+

面對鯊魚的勇氣
 

你潛水嗎?潛水的最大樂趣是,能讓人像魚一樣悠游水世界、欣賞珊瑚礁景觀,而我更樂在其中的是感覺像在「太空漫步」。

那一刻美妙極了。你忘了自己已經結婚、忘了股票行情、忘了人家欠你的錢、忘了罵台灣民主之父老番癲、忘了情婦等你上賓館.....你唯一關心的是,咬住調節器,專心用嘴巴呼吸,直到──導潛要你浮出水面,你才會回神,跟現實世界接軌。

本來,我只在陸地或山區旅行,但後來看到有些人突破了地面限制,上天下海,而有了不同的人生體驗,所以我也就跟著嘗試熱氣球和潛水,開啟了三度空間的旅行生涯。搭乘熱氣球所帶來的高度恐懼、風速與氣流的肌膚衝擊,是搭飛機無法體會的,就像潛水所碰到的風浪震盪、急流襲捲、與魚共遊的樂趣,也是搭潛水艇無法比擬的。

我回想我第一次下海的恐懼,其實是一種「想像力」的作祟──調節器會不會出狀況?氣瓶會不會漏氣?鯊魚會不會咬我?.....但老實說,潛水比游泳溺斃的機率低多了呢。而且,不騙你,鯊魚比大部分陸地野獸(例如獅子)還友善,至少牠們不會無緣無故主動攻擊你,除非,你受傷流血了。後來我發現我對鯊魚的恐懼,多來自觀看電影《大白鯊》的影響,理論上,那種大白鯊活躍在南非的印度洋海域。

咬?不咬?That’s the question.

根據《DISCOVERY》頻道的報導,2003年只有五十五件鯊魚無故攻擊人的通報,其中只有四件致死。一般說來,虎鯊、大白鯊和公牛白眼鮫比較會攻擊人,所以在牠們出沒的海域要特別小心,如東澳、南澳、南非、加州、夏威夷、佛羅里達等地,但只要有人被咬,新聞一定擴大渲染。

根據未經證實的說法,當你在海上浮潛時,其實比背氣瓶深潛更危險,因為你擺動四肢的模樣,以鯊魚的眼光來看,簡直就像牠嗜吃的海豹或大海龜。

如果再搭上一塊沖浪板,在海面快速衝浪,那不就是一只高速拖行的船釣「擬餌」嗎?

不過,鯊魚應該不是那麼愛吃人肉,所以,有些人只被咬了一口而已──也可能發現咬錯對象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統計學者會說,每年被閃電、蜂刺、狗咬或在浴室滑倒而死亡的人數,比被鯊魚咬死的要多好幾倍。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不過,我有個私人驅鯊偏方可供參考。下海前,有時我會先尿一下(其實在水中一冷或一緊張,就會易尿),想當然耳,是尿在潛水衣中,經過海水中和後,會產生阿摩尼亞味的氨水,形成一種「氣味防護罩」。我想那些想咬人的大魚,總該不會對充滿尿騷味的人肉感興趣吧?要咬請找別人吧。有次在馬紹爾群島潛水,鯊魚突然發飆,追殺我們,我身體防護機能即自動自發,擠出一泡尿來,所以,牠果然去咬我的潛伴,幸好,只咬碎鐵殼相機和手指,沒有大礙。不過,我們事後檢討,認為可能是追著牠猛拍照的「狗仔行為」惹火牠所致,但牠放棄咬我是否因我身上有尿騷味,我雖無法證實,但寧可信其有效。

從此什麼都不怕了

按照我過去經驗,海中魚兒並不怕人,會在你身旁悠悠哉哉游來游去,甚至還會游到你的面鏡前大眼瞪小眼,反而較大的魚不會靠近,會保持觀望距離。整個場面就像在非洲參加獵遊活動,只見各種動物在莽原上「和平相處」,各吃各的,好似伊甸園,廝殺的場面很難得一見,若有的話也是瞬間立決,驚鴻一瞥。至今,我只在帛琉的「鯊魚城」潛點看過鯊魚狂噬魚群,但很奇怪,牠們就是不會過來咬趴在珊瑚礁台旁觀的潛客。

實際上,潛水的風險,大多來自潛水者自己的怠慢、輕忽。比如說,自恃藝高人膽大,跑到陌生海域潛水,因而遭到暗流捲走,或者任意獵魚、戲弄水中生物,導致魚兒反噬。所以,屢屢出狀況滅頂的都是潛水老手,不是菜鳥──我便曾在蘭嶼潛水時,看到有人玩弄海蛇,殊不知這種海蛇看似溫馴,其實毒得很呢,一發飆,會追殺人到死方休。

但是,當你克服恐懼後,會發現潛水具有迷幻藥功能,讓人樂此不疲。所以,有一陣子,我沉迷於遊盪各國海域,如帛琉、楚克、菲律賓、詩巴丹、維京群島、大堡礁等地海域,撿拾了不少碎珊瑚片送給孩子布置魚缸。像我有個朋友,還撿拾貝殼送女友當定情物呢(建議試試,很感動人喔)。

相信我,當你離開水面那一剎那,伴隨你的不只是感官震撼,還會帶著信心和勇氣迎向未來。試想,如果你都敢面對鯊魚,回到工作崗位上,還有什麼不敢面對的呢?難道那些壓榨你的老闆、找你麻煩的長官、暗算你的競爭者,會比鯊魚的尖牙利嘴還恐怖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