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氣似乎是上班的副作用,更是上班族隨身攜帶的情緒。辦公室的怒氣其實來自於人的情緒,而怒氣的來源很多,除了來自主管、老闆外,同事間的競爭、部屬的不肯配合、客戶的挑剔、合作伙伴的意見不一,都會讓上班族抓狂不已。
碰到讓上班族情緒抓狂時,一般人立即的反應不外乎抱怨、找朋友傾訴,但若抓狂的次數愈來愈多,也愈來愈不能忍耐時,「不想幹了!」這句話便成為工作職場上的口頭禪。但其實生氣本身沒有錯,如何生氣才是上班族必修的智慧,這樣的能力就是所謂的「EQ」(情緒商數)。
發怒前,先表達不快
EQ固然是面對職場壓力的必要武器,不過辦公室內的怒氣不見得完全需要壓抑,適度的生氣反而有其必要。情緒管理專家吳娟瑜指出,有的時候生氣是有道理的,如果職場內對方的態度或要求很無理,明明是你千辛萬苦贏得的客戶,活生生被別人拿去邀功時,適度生氣就是必要的。
「容許自己有情緒自由表達的安全感。」吳娟瑜強調,而人具有喜怒哀懼四大基本情緒,因此應該有接受情緒、探索情緒、表達情緒的自由,但是太多人在面對問題時選擇生悶氣,不敢跟他人表達,久而久之只會讓自己的情緒更為壓抑,怒氣發作時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因此, 第一時間發現因為他人引起的情緒問題,要趕快表達出來,也就是「Feel and Need」(講出我的感覺,說出我的需要)。讓別人知道你的不快,就是一種不生氣的吵架方法。
用對抗壓方法
但除了不發怒,你還可以做更多抗壓的努力。今年31歲的陳逸昌是新思國際台灣分公司應用工程師,老是被客戶罵的他,已經慢慢練就了一身罵不還口的功夫,但隨著自己有計畫的運動,如重量訓練及馬拉松,不僅可以讓他忘記工作的煩惱,還可以設定進一步的目標,進而解決其他的問題。
除了運動,飲食、深呼吸都是很好的方式,用對了方法,才能讓自己身處於風暴當中,卻不致被他人波及,也才能讓自己遇到怒氣滿溢的情境時,趕快平衡一下情緒。
讓自己上班生氣不傷元氣,其實是上班族漫長的努力目標,因為情緒隨時隨地會在不注意的時候跑出來,但若不注意情緒調整,久而久之情緒落差便會增大,到時可能會有更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所以,從現在開始,就先從了解自己的情緒做起。
觀念篇 化解3種辦公室爭執
上班族面對辦公室的爭執,常有三種角色立場,若發生以下三種情況,情緒管理專家吳娟瑜建議,不妨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工作及其他人。
1. 捲入辦公室爭執中,成為爭端的當事人之一
大多數的人上班有怒氣,多半是因為跟老闆、同事、下屬出現不愉快的情況。不過,在衝突出現時,第一時間就爭執是沒有用的,要以「分段式溝通法」,也就是暫停目前的爭執,另外找對的時間、對的地方、對的人、說對的話,再溝通一次,才能夠正確表達你的意見。
如果第一時間離開爭執現場,心中抑鬱難耐時,要盡快找人傾訴或調整心情,轉移情境,才能讓心情維持在最佳狀態。
2. 看到辦公室發生爭執時,心情大受影響
如果工作場合中爭執太多,氣氛沒辦法讓人維持健康時,不要讓自己一直處於不良的環境中。短期,可以暫時離開辦公室一下,去茶水間、洗手間,或到樓下便利商店都行,趕快讓自己的情緒調整一下,不要陷入別人的情緒漩渦中。長期來說,如果辦公室氣氛一直都不好,不妨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在這樣的氣氛下工作。
如果碰到辦公室爭執,當事人需要你的安慰時,就應該要用同理心去對待,但如果對方有錯也應該勇敢地說出來,告訴對方正確的觀念。
3. 如果自己成為辦公室衝突的原因時
當你因為被其他部門主管要求做不是職務範圍內的工作,而反映給自己的直屬主管後,導致上司與其他部門主管溝通不良而爭吵時,你應該要先釐清狀況,而不是自責或逃避。
如果真的是因為自己的錯誤造成兩方誤會或爭執,主管為你力挺,你應該要謝謝他。但如果不是你的錯誤,卻反而成為老闆拿去跟他人爭執的藉口時,就應該勇敢請老闆不要介入。碰到這種情況,許多人都只是壓抑情緒,反倒會讓自己的辦公室症候群更嚴重。
實戰篇 7招擺平短、中、長期工作情緒
面對一成不變的工作、主管和同事,許多人在工作中總會有很大的無力感,情緒不佳又遇到衝突場景時,就更如火山爆發一般。
聯安診所健康事業部經理許麗芬建議,生氣前不妨先採用短、中、長期幾種面對辦公室情緒的方式,暫緩情緒。
短期方法
1. 深呼吸:面對老闆、客戶兩相指責,人的怒氣可說是到了頂點,但在發怒前,先深呼吸幾口,緩緩調整自己的呼吸速度,同時告訴自己:「在一分鐘內把氣生完!」
2. 找人傾吐:職場總是有許多不公不義的情況,在發生的一瞬間,心中有如千斤壓頂,不妨在休息時,找個可信賴的人傾吐你的不滿或心情,有助於下一階段工作的繼續。
中期方法
3. 練長跑、健身:運動有助於壓力抒解,而上班族每週最好運動兩到三次至微喘、出汗才有效果,但也可以用 SPA、按摩方式來替代。
4. 吃維生素B群食物:抗壓最好的方式是多攝取維生素B群食物,如胚芽、麥芽、內臟、豆類、綠色蔬菜、堅果等,另外也建議食用綠茶、刺五加、黃耆等抗壓補品。
長期方法
5 . 做好時間管理:上班族總以為放假在家就應該好好休息,但其實假日更應該多出去走走,接觸陽光綠地,才能讓心情開朗起來。
6. 找尋屬於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活動是長期抗壓的方式之一,例如聽音樂、閱讀、做手工藝,都可以讓自己的心情更為開朗。另外,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記錄自己生活中發生的點滴,也有助於抒解情緒。
7. 尋求心理協助:如果因為辦公室的不開心而讓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太久,一直未能打開心門,不妨尋求專業協助,讓心理治療師幫助你釐清問題,改正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