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認清你的理財障礙

周行一
user

周行一

2006-09-01

瀏覽數 3,300+

認清你的理財障礙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你一定聽過「積習難改」、「狗改不了吃屎」等形容人很難戒除舊習慣的說法,你也應該在書店裡看過不少教人如何養成好習慣、改變壞習慣的書,例如如何養成善用時間的習慣,或者如何戒煙等等。雖然這些書對人們有啟示作用,但是多數人是在看書的當下最受到感動,決心要依樣畫葫蘆,認真實踐書裡的精要,可是沒多久之後,熱情就隨時間消逝而減退;因此有些老煙槍已經戒煙了幾百次,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理財也有這種現象,也許是台灣獨特的環境,大家對理財特別有興趣,坊間的理財書琳瑯滿目。我也野人獻曝,寫了兩本有關理財的書,說不定你曾經讀過,而且在讀的當下深受感動,認同我的觀點,可是我知道有許多讀者並未實踐我所提倡的生活理財觀念(我稱之為Life理財學),也並未用我提供的工具做理財規畫,但是如果讀者僅知道了重要的觀念,卻不去實踐,是不會有效果的。

理財要有好結果必須克服兩個障礙:「知易行難」及「知難行易」。有時候知道及認同一個理財的道理很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很困難,例如大多數人會同意儲蓄是利己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持之以恆的存錢;在我的書中,有一部分是闡述資產配置與理財計畫該如何做的道理,平常少接觸投資學的讀者必須花些時間做深度的思考才能理解,可是只要懂了以後,要照著做並不困難。

知易行難型要強化信念

每一個人都會有「知易行難」及「知難行易」的傾向,我將這些傾向稱為「理財障礙」。有些人較具「知易行難」傾向,但另外一些人則可能較受「知難行易」影響,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是屬於哪種類型的人,就比較可以克服「理財障礙」,獲致理財效果。「知易行難」具有以下特徵:在聽完演講、讀了書,甚至與朋友聊天後會心情澎湃,想要馬上執行,可是一旦回到現實生活,被其它事情分了心,完全忘了有這麼一回事。如果你有這種傾向,可以採取以下的作法,幫助自己即知即行。

讓自己隨時能再接收類似資訊,譬如重複聽演講、把影響自己的書放在床邊,甚至經常與益友聯繫,皆能強化自己行動的決心。「知易行難」型的人最重要的是信念的培養,當開始相信如果不採取行動後果會難以想像時,就比較會起而行。譬如會戕害身體的因素很多,但是可能沒有一項因素能像抽煙在醫學界得到如此高度的共識,雖然煙槍都知道抽煙有害身體,可是還是有許多人抽煙,這些人就必須時常接觸抽煙有害的資訊,譬如肺被抽煙損傷的照片,才會強化戒煙的信念,但也有些人會等到身體已經受影響了才下定決心戒煙。

理財也是一樣,如果能讓自己了解,不好的理財方法會產生難以彌補的後果,就會強化改變自己的信念,例如如果你知道在23歲以5萬元買一張台灣50指數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且將配息投資在同樣的ETF上,65歲時會有極高的機會拿回640萬元,你可能會願意盡早投資,並且長期持有。

知難行易型要加強正確觀念

做理財計畫也許是強化信念的最好方法,在計畫中你會理解人生與理財的關係,譬如現在少花點錢,將來就會有許多退休金;多給子女教育經費,房子就必須要小一點。理財計畫孕育生活願景,激勵我們努力達成目標。但是有許多人不做理財計畫,因此無法體會理財計畫的好處,希望讀了本文之後,你會加強做理財計畫的決心。

「知難行易」型的人則需要加強正確理財的觀念,這種人只要完全心悅誠服後,就會認真去實踐,類似本來完全不信神,但親身經歷了神蹟後就會五體投地。分散風險及長期投資是一般人在股市獲利的不二法寶,但因為投資人「看」不到長期,所以不相信長期,而因此不願意「等」到長期,這是投資人理財的最大障礙,也是影響理財績效的最重要因素。在台灣,長期投資人居少數,所以有許多人的理財效果是不佳的,這些人就是受了「知難行易」的限制。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要希望理財有效果,請先瞭解自己是屬於哪一種「理財障礙」,才不會永遠都讓好的理財計畫束之高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