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餅人從露台一躍而出,揮揮手中的棒棒糖,大樓兩側的樑柱變成紅白相間的拐杖糖,屋頂厚厚一層糖霜上鋪滿餅乾,鐘聲一響,薑餅屋裡的耶誕派對開始了!耶誕節前夕,師大正門口的行政大樓牆面上演戶外燈光秀,80年古蹟搖身變成巨幅畫布,光影躍動,交織成一幕幕奇幻耶誕印象。
台師大設計系整合「文創與科技藝術學程」共13系所同學的創意發想,由設計系學生考量建築結構、投影光線及角度後繪製分鏡圖,一同完成全台設計科系首場大型戶外投影秀。
2008年從創系60年的美術系設計組獨立,台師大設計系有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衝勁,秉持設計不分系的概念,將跨界創新的思維注入教學之中。台師大設計系系主任許和捷舉例,這場耶誕燈光秀就是讓同學學習利用環境說故事,並練習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工作夥伴溝通。
設計服務業 跨領域人才夯
全球知名設計公司IDEO設計總監Tom Kelley大膽預測,10種創新角色將決定未來,其中,「共同合作人」匯集各種團隊,帶領眾人激盪出跨領域的合作成果,正是台師大鎖定的組織型人才。許和捷觀察,文創產業讓設計走入日常生活,當設計朝向服務業,學生唯有具備跨領域的實務知識與技能,才符合未來設計產業所需的「專業」,「平面設計應該要具有動態影像概念,室內設計要知道燈光配置,商品設計不只要創意,還要懂得行銷。」
因此台師大廣邀業界師資授課,大一必修的專題講座中,從動畫、攝影、音效、剪接,到廣告行銷等產業資深工作者或創意總監;兼任師資網羅前勞斯廣告創意總監陳世倫、SOFA Stuido創意總監黃文君、麥肯廣告藝術指導張瑞光等人,並成立「業師制」,每位業界老師認領2-3名同學,藉由母雞帶小雞的方式,幫助學生與產業接軌。
仿照業界工作實況,在每學期期末最後一堂課結束前舉行「評圖」,學生必須遴選整學期各科中表現最佳的一個作品,在全系近百位師生面前報告創作理念和特色,老師也會當場給予評語,許和捷強調,「若是沒有出席、遲到或規格嚴重出錯的學生一律當掉。」
許和捷解釋,「台師大學生素質佳,不見得只是在做設計師,可能是開發者、甚至是管理者」,系上鼓勵學生往不同領域發展,除了既有美術專長以外,理工背景學生可以學習程式設計、空間運算,人文背景學生可以學習文創產業的經營管理。
多種入學管道展現設計不分系的精神,台師大每年招收36名學生,自然組與社會組人數各半,近半數的學生以個人申請篩選,不需選考術科,只要加考創意表現,並展現自己對設計產業的興趣即可,亦招收數名高職設計科系的學生。
學生指考稱冠 人文精神加持
許和捷觀察,台師大在指考及推甄成績上數一數二,學生本身學習能力好,大多具有穩紮穩打的特質,因此,實務訓練不成問題,學生反而應該趁這4年培養獨特的創意與品味,而台師大校園風貌就能給予豐富的人文薰陶。
吊燈從屋頂樑柱懸掛而下,昏黃色的燈光將皮質沙發映照得閃閃發亮,沒有過多的擺設,老建築歷經風霜的痕跡依稀可見,2011年整建完工的「文薈廳」,前身是日治時期台北高校的學生活動中心,咖啡香氣與鋼琴樂音溢滿空間裡,學生設計、文創中心包裝行銷的文創商品在這裡炙手可熱,當設計靈感在日常生活中發酵,校園裡也能即時提供實作展示的平台。
台師大設計系保留美術系傳統美術的豐厚底蘊,大一必修基礎素描、水彩、色彩學等課程,在全台許多設計科系紛紛轉向電腦繪圖及多媒體教學之際,設計系與美術系學生在同樣標準下磨練手繪技術。湯晴雯與黃貽今年大四,是台師大設計系第一屆學生,她們認同扎實的手繪訓練有助於拉近設計者與作品的距離,日後接觸電腦繪圖時也比較容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