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扎實手繪,創造1/30秒奇幻世界

台北藝術大學》動畫系

吳沛綺
user

吳沛綺

2013-03-01

瀏覽數 4,000+

扎實手繪,創造1/30秒奇幻世界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神隱少女》中,創造出一個眾神休息的祕境,女主角千尋為了拯救父母,在那裡展開了神祕的旅程。遠在地球另一端,美國迪士尼和皮克斯動畫公司聯手打造出膾炙人口的《玩具總動員》,牛仔玩偶胡迪和太空玩具巴斯光年趁主人不注意,也經歷了一場精彩萬分的冒險,這些電影動畫都是在1/24秒內、電視動畫則在1/30秒內一格一格畫出來的。

從哆啦A夢到飛天小女警,台灣孩子幾乎和美國、日本的卡通一起長大。現在或許很難想像,但台灣也曾是動畫片的生產大國。80到90年代曾是全球最大動畫代工廠的宏廣公司,參與過迪士尼《小美人魚》、《獅子王》幕後製作,鼎盛時期甚至接下全球1/3動畫影集業務。可惜因投資失利,2007年宏廣宣布關門,加上美、日動畫業持續興盛,台灣本土動畫人才有減少趨勢。

2011年剛成立的台北藝術大學動畫系,今年正要邁入第3屆。雖然年輕,志氣卻一點也不小,不僅在創系第一年就舉辦國際動畫藝術節,更自許銜接台灣動畫人才斷層的使命,強調扎實的基本功,訓練出美學、技術、編導兼具的動畫人才。

新鮮人的震撼教育:國際動畫節

北藝大動畫系的第一課,是教同學打開視野。

大二的沈安琪回想自己剛入學時,一開學就發現系上主辦的「關渡國際動畫節」剩下1個月就要開展,整個系正忙著籌備一年一度的動畫盛事。除了聘請專業顧問、邀請國內外動畫大師開設工作坊和講座,所有同學更必須全程協助、參與8天的活動。

安琪第一次知道,原來動畫不只有米老鼠或豆豆龍,還有台灣的《魔法阿嬤》、泰國的《大象將軍》等優質動畫片,表現方式也不只有傳統手繪動畫,還有強調立體感的電腦動畫和獨具風格的實驗動畫,彷彿踏入了一個充滿色彩與想像的世界。課堂上,老師也常介紹各國不同的作品,鼓勵同學跳脫舊有框架,期望大家更開闊自己的視野。

「老師常說我們的『包袱太重』。」許多同學和安琪一樣,進大學前受美、日卡通影響很深,但經過國際動畫節和大一的課程,同學作品逐漸變得多元、角色更有變化,也開始能慢慢抓出自己的風格。現在,安琪最欣賞的動畫師是捷克動畫大師Jan Svankmajer,他擅長寫實風格的短篇創作,常以黑色幽默表現出社會議題。而大一下學期,安琪也和組員們合力完成一部偶動畫短片,由黏土人偶「擔綱演出」,所有角色、道具和場景全部由同學們手工製作,耗時一個星期才完成。

北藝大動畫系創系老師史明輝說,當初成立動畫系很重要的一個使命,就是要重新在台灣舉辦國際動畫節的活動。2003年電影資料館曾舉辦「台北國際動畫節」,獲得不錯評價,後來卻因資金短缺等因素停辦,國內動畫圈也失去許多能和外界交流的機會。兩年前隨著北藝大動畫系成立,系上決定扛起復辦活動的重責大任。除了促進國內外動畫圈的交流,也藉著活動邀約,讓同學有機會欣賞許多優質的動畫片,同時也宣傳系上同學的作品。去年剛結束的第2屆動畫節,就特地規畫出一個場次,全程播放同學製作的短片。

豐富眼界,才能跳脫桎梏、創造特色。北藝大動畫系一開始便創造出自己的定位與高度,要同學們打開心胸,站在國際視野、發揮百分之百的創造力。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扎實手繪 訓練新一代人才

萬聖節的夜晚,三姊弟扮成女巫、海盜和可愛的棒棒糖,來到一間陰森的房子前要糖果。打開門,貪心的老二看到空無一人的房子裡擺著糖果,立刻跑進屋內想獨占。大姊牽著小弟,猶豫了一會兒,也走進屋內,環顧走廊上掛得滿滿的照片,隱約覺得有些不對勁,因為照片裡面的孩子,似乎都在看著他們...。

這是安琪和組員這學期的新作品,從人物設定到繪製上色,全部由同學合力進行,熟練的筆法、逗趣卻帶有黑色幽默的風格,絲毫不輸專業水準。但實際上,這個作品卻是經過組內不斷討論、加上老師無數次指導才做出的成果,接下來還得繼續修改,發展成偶動畫作品。

一格格動畫不只講求繪圖功力,更重視邏輯是否通順,只要一張圖位置不對、一個細節出了差錯,就會顯得生硬。安琪說,老師常一眼指出錯誤,整個作品就得全部重畫,繳交前一週才把整個故事換掉、倒數幾天熬夜重上色的情況,都是家常便飯。

扎實的手繪訓練,培養能獨立也能分工的能力,是北藝大動畫系的另一特色。台灣過去曾以動畫人才聞名,近年卻因電腦動畫興起而造成手繪人才銳減,而北藝大動畫系的另一個遠大抱負,就是要銜接台灣動畫人才的斷層。為此,在課程規畫上,從大一開始強化素描和手繪的基本功,透過實際練習,擴展對「動畫」的概念與想像;二、三年級則藉由聯合工坊,依創作形式的不同分為傳統手繪動畫、電腦動畫以及實驗動畫3組,進行一人或兩人以上的創作;到大四則全部以個人創作為主,自己選擇畢業作品的主題與形式。

動畫是人畫的 不是電腦畫的

難以想像,專門製作電腦動畫的皮克斯動畫,卻有80%以上的動畫師都是手繪人才。而專門用來製作電腦動畫的Motion Capture(動態捕捉裝置)近年被運用在《阿凡達》等知名電影而變得熱門,卻因為是經由演員穿戴感應服演出,在奧斯卡等國際電影競賽中,並不符合動畫纇資格。

只會操作電腦而沒有手繪能力,只能算工程師,不能算是動畫師。相反的,真正的動畫師,只要一張紙、一支筆就能創造出千變萬化的世界。

「好的教育應該在人,而不是工具。」史明輝說,學動畫的門檻其實不高,在北藝大,會電腦只是基礎,重要的還是手繪功夫。回歸「人」本身,兼具邏輯思考、說故事能力,以及富含人性的筆觸,這就是北藝大動畫系要訓練的人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