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30歲挑起生育重任

30世代女性的人生十字路

新井一二三
user

新井一二三

2007-07-01

瀏覽數 3,300+

30歲挑起生育重任
 

2005年開始減少的日本總人口,2006年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增加了8147人,全歸功於30世代女性多生了孩子,專家認為是經濟景氣恢復所致。果然,日本結婚總件數連續四年減少以後,去年也反轉增加起來;而且,比前年增加了約3萬的新生兒人口中,竟然有六成是家裡的老二、老三。可見,生活寬裕些,人們對未來樂觀,結果當然願意結婚,也樂意多生孩子。

高齡媽媽比例大增

早期,30世代的父母這一輩,生育孩子主要是20世代所做的事情。然而這些年來,情況卻發生了大變化。去年在日本出生的109萬2662個孩子當中,54%是30世代母親生的;相比之下,20世代生的孩子只有42%。看起來,在今天的日本社會,30後是女性生孩子的適時了。

僅僅二十年以前,在日本,過30歲的女性去婦產科經診察發現懷有身孕,護士就在病卡上用紅墨水蓋個「高」字大圖章,表示「此人高齡分娩危險度高,請提高警惕。」當年許多產婦表示,那個紅色「高」字實在令人受不了。如今,有超過一半的產婦都是30歲以上了,醫院早就收起那個「高」字圖章不用了,除非是40歲以上的初產,否則不會說三道四的。就產婦心理而言,這是很積極的變化;從醫院的角度來說,倒主要是適應現實,見怪不怪罷了。

再仔細看日本厚生勞動省最近發表的統計,去年最多女性生孩子的年齡階段是30-34歲,占全體的38%;其次是25-29歲,31%;第三位是35-39歲,16%;第四位是20-24歲,12%。統計數據也指出,女性結婚的平均年齡為28歲(男性30歲),從此能夠推測:最典型的日本女性28歲結婚,過一年的蜜月後生第一胎(初產平均年齡為29.2歲),過幾年再生老二(平均一對夫妻有2.09個孩子)。

雖然最近高齡媽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是4 0歲以上的女性生的孩子其實只占全體的2%而已。媒體明星過40歲以後結婚、生孩子等消息, 常常在電視節目、娛樂週刊中被大吹大擂地報道,給人們一種幻想:因醫學進步,現在的女性到了什麼歲數都能夠生孩子了。實際上卻沒有那麼個回事,過了40歲,連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也明顯低下,對絕大部分女性來說,35-39歲仍然是能夠自然懷孕的分水嶺。不過,據統計,30-34歲的日本女性中有32%還是未婚;她們日後結婚的概率愈來愈低,生孩子的可能性則更低。所以,全體女性一輩子裡生的孩子,平均起來才1.32個。不必說,事業上成功的女性裡,未婚未育的人占多數。

社會文化需要彈性

現代世界中, 一個社會越發達,成員成熟得越晚,此乃教育年限長、專業培訓需要時間等因素所導致。跟半世紀以前不同,今天的二十幾歲, 在很多社會裡還不算是大人,經濟上沒有獨立,談不上結婚。所以在日本,20-24歲的母親只占12%,可說並不奇怪。只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女性愈年輕愈容易生育,這事實沒有因科學進步而變化。但在日本未滿20歲生孩子的女性一年比一年少了,像是去年只有1.6%。

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和出生率低落是有直接關係的。為了解決箇中的矛盾,社會觀念非得改變過來不可。實際上,大家希望能夠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可是,家長制文化根深蒂固的日本社會,要求成員乖乖聽從命令,否則就得自己管自己;不像在市民權利得到保護的歐美社會,不管你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能享受到做為市民的福利。韓國、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少子化嚴重的國家,估計多多少少有看來,出生率還是會下來,人口也一定要減少,除非30-34歲的未婚率出現根本性的改善。景氣恢復是短期的喜訊。但願日本的社會文化早日改善,使得女性能夠彈性選擇人生道路,那才算是真正的好消息了。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