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股觸碰9500點後,走勢稍歇,對於前一波來不及上車的散戶,此時正是擇優選股的最後上車機會。但,該買什麼股票,才不會漲了指數、賠了差價,別人的股票都在漲,只有我的不漲?
本土法人最愛:電子股
電子傳產金融,投資比例四四二
幫證券公司自有資金操盤的康和證券自營部協理賴宗裕、為高財富客戶管理資產與提供投資建議的M.A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陳冠融,以及台股共同基金經理人台壽保中華經貿25平衡基金經理人葉泰宏,這三位本土法人一致認為,攻萬點的主力部隊,第一主力為「電子股」!而另一個主力將是金融股與績優傳統產業股。
第三季為電子股出貨旺季,賴宗裕主張兩原則。第一,中小型股優於大型股;第二,消費性電子優於傳統PC產業,尤其是中小型IC設計股。陳冠融則看好面板,以及最近熱炒的iPhone、WiMAX受惠股。
金融股權值占大盤指數兩成,如果指數要攻上萬點,金融股勢必也要跟進。陳冠融說,今年中小型銀行股在政府推二次金改下存在購併題材,再加上股市大漲,投資部位雄厚的國泰金、新光金、富邦金、中壽等壽險股在股市獲利可期。葉泰宏則補充,大型優質傳統產業,如台塑四寶,對於推升萬點,將是不可缺的助力。陳冠融建議,投資人對電子、傳產、金融可採「四、四、二」比例原則。
外資又怎麼看這波行情?時間拉回到6月底,還在對賭台股指數能否順利站上9000點,沒想到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站上9500點,由於外資圈所設定的年底第二波指數高點9500點已提早「達陣」,也逼得多頭指標瑞銀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安,搶先將年底指數高點從一萬點大幅調高到1萬2000點,為多頭氣勢注入一股新力量。
台股這波大漲千餘點,不但高達65%的散戶感嘆沒賺到錢,其實,連許多國際機構投資人也苦追不上這波行情,被「軋空」與「軋空手」者比比皆是,不過,身為台股最大金主的外資法人,過去幾年「愛台灣」的結果,無疑仍是這次多頭行情的最大贏家。
外資同步看好:鴻海
台股俗擱大碗,電子股備受青睞
股市要漲,投資價值與基本面缺一不可,經過多年苦心經營,台灣企業在維持獲利穩定成長外,還因為資本支出的大幅削減,頻頻創造大筆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對國際機構投資人而言,就蘊含極高的吸引力。
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就以下列兩個例子做說明:台塑集團股票為何漲?因為每年都配發高額現金股利,明年投資人根本不必擔心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問題;此外,勝華與群創等小尺寸面板族群為何也跟著漲,除了需求真的很強勁外,中小尺寸面板廠折舊多已攤提完畢,自由現金流量將由負轉正,更讓客戶趨之若鶩。
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羅斯根則認為,無論是從本益比、股價/現金流量比(P/CF值)、股價/淨值比(P/B值)、或企業價值/營收(EV/Sales值)等投資價值面來檢視,台股相較於亞太區其他股市都是打折(discount),但配發的現金收益率卻比別人高出22%,真的很不合理,因此他強烈建議客戶將資金部位從星股轉進台股。
前摩根士丹利證券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更直接了當指出,台股指數破萬點,「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而從基本面來分析,陳安評估,今年台灣企業獲利成長率就已有17%的水準,明年更可高達41%,台股享有17至18倍本益比或2.8倍P/B值是很合理的,因此,指數應該有上看1萬2000點的機會。
個股方面,外資也看好電子、金融、大型傳統產業與部分資產股,譬如JP摩根看好鴻海、鴻準、奇美電、新光金,以及台肥。美林證券則鎖定台積電、鴻海、緯創、群創、台化、永豐金等。瑞銀證券看好的標的則有鴻海、友訊、友達、統一證券、台塑等。
從上述選股來看,不論本土或外資法人,看好的類股幾乎雷同,挑中的個股重疊性也相當高,顯見此波牛市,法人對選股的目標,相當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