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App 管理好你的習慣

習慣達人》黃鐘毅教你

趙君綺
user

趙君綺

2013-01-01

瀏覽數 5,300+

用App 管理好你的習慣
 

為什麼每天持續做一件事,真正執行起來會這麼困難?

想每天早起?你可以設定每天「目標起床時間」,然後透過網路介面按下2 顆按鈕,一顆就寢前按下,一顆起床後按下,每天記錄作息時間,日夜顛倒的夜貓子也可以變成健康又善於時間管理的晨型人。

想完成每天代辦事項?你可以在網路上啟動一個21天循環,連續21 天,每天你都會接到一封提醒通知信,這個「虛擬教練」天天提醒督促你,讓你能自我要求保持行動,連續21 天養成習慣。

想要控制每日咖啡飲用量、記錄花費金額、追蹤體重、監控運動量,甚至計算每天工作效率?沒問題,你都可以找到相關電子表單來養成習慣、建立自評。

「很多人都有所謂的計畫病,計畫寫得很仔細,每天、每週要做什麼,當你計畫愈完美,反而壓力愈大、愈不敢去做它,」知名3C 科技部落格「電腦玩物」板主黃鐘毅直接點破大家的迷思。

黃鐘毅除了利用部落格介紹許多時間管理與數位生活的好用軟體之外,本身就是習慣達人的他,曾經在不到3 個月的時間,建立一個每天寫一篇部落格的習慣,到目前為止,這個習慣已經維持超過2年。

黃鐘毅說,許多人建立習慣的時候,第一件事通常是打開行事曆,把目標習慣安排到自己的時間規畫當中,比如說,養成運動習慣,就設定每週一、三、五晚上空出1 個小時去健身房運動。

再正常不過的動作,卻是無法養成習慣的開始。有時候朋友找吃飯、或是突然要加班,1、2 次沒去運動之後,開始覺得自己就是那種沒有毅力的人,缺乏決心的想法一旦出現,習慣其實很難持續下去。

「其實所有的習慣都跟你的生活有關,」正因為任何一個習慣的建立或改變,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平常的生活作息,所以才會讓習慣變得如此難以改變或養成,「尤其每個人都有惰性,如果你一開始目標就設定在一個很直接、壓力很大的地方,反而很難一下子養成這個習慣。」

黃鐘毅表示,他在建立習慣的時候,反而會事先思考,如果要達成這個習慣,自己可以先從什麼地方開始做,再從執行的過程當中慢慢修正、慢慢進步,並且適時給自己一些達成階段性任務的獎賞,久而久之,習慣就可以在不知不

覺中達成。習慣養成4關鍵,看看黃鐘毅怎麼做:

習慣養成關鍵1:

拆解習慣,讓目標簡單化

1天1篇部落格文章,聽起來很簡單,但是1天1篇文章,等於1年365個題目,要如何能夠在工作之餘,還能收集那麼多資料,把資料轉化成有意義的文章再花時間寫出來,黃鐘毅坦言,一開始其實很困難。

黃鐘毅說,他剛開始執行這個目標的時候,常常問自己,「為什麼我每天這麼痛苦,每天都要想題目?有沒有方法可以讓『寫部落格』這件事情變得更簡單?」

他發現,為什麼一定要等到回家之後,坐在書桌前才能寫文章,「難道不可以先去養成一個方法,讓我可以不用去擔心想題目這件事情?

還是我可以在平常、任何時候、甚至工作上或通勤中,只要忽然想到這篇文章好像可以寫出某句話、這篇文章好像可以有某個大綱,我就立刻把它寫在我的筆記裡面。」

原來養成習慣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在執行的過程中,思考你怎麼樣可以更容易、簡單、輕鬆的做到它,「這樣你才有可能不斷的重複做,就像寫部落格這件事情。」

所以黃鐘毅開始拆解,寫一篇部落格文章,需要做哪些事情:收集資料、想題目、設定大綱、內容,他拆解完寫文章的要件之後開始思考,有沒有方法在平常時候就做完這些準備工作。也因為這樣的拆解過程,黃鐘毅現在每天早上

利用數位閱讀器Google Reader 幫他收集國內外3C科技相關新聞,然後上下班通勤時間想題目,隨時想到文章的大綱或是哪句話可以運用在文章裡面,馬上記在自己的筆記裡面,等到他最後回到家坐在書桌前面準備要寫部落格時,題目、大綱、大致內容都有了,沒有多花很多時間的情況下,黃鐘毅建立起1天1篇文章的習慣。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習慣養成關鍵2:

丟掉計畫病,從一個小習慣開始

「建立習慣最容易犯下的錯誤,就是一開始把目標設得太遠大、美好。」黃鐘毅說,他一開始也想為未來做規畫,結果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實現過一開始設定的目標。

「其實習慣的定義,是把你現在可以做到的事情,變成是你習慣的第一步。」當你發現你做不到時,表示這個習慣處在一個你目前達不到的標準,這時候你反而應該理性地思考,做不到的原因是什麼?你現在又可以做到什麼?

所以黃鐘毅建立「1 天1 篇文章」習慣時,他發現,他一開始一定無法一天就寫出一篇很深入的討論,但是他可以從介紹新軟體開始。

「反正你要養成目標習慣的過程當中,你需要去養成很多其他小習慣,你可以一次做一件事,但是你不可能一次做到所有事,」所以他先養成每天都要寫東西的習慣、收集資料的習慣,慢慢的再從嘗試與調整當中,最後再達成他最後希望每天寫一篇比較有意義文章的習慣。

習慣養成關鍵3:

換個角度,不要用犧牲換習慣

把目標簡單化,除了拆解習慣,從能力可及的事情開始做之外,一個重要關鍵要素,就是把習慣落實成具體的行動,融入你的生活當中,千萬不要讓建立習慣影響你原本的生活方式,甚至犧牲任何興趣或樂趣就只為了達成目標習慣。

比如說,很多人常常會因為減肥,而強迫自己不要吃晚餐,或不要吃肉。

不管是逼自己不要做什麼,聽起來都會很痛苦,如果換個角度,將「不吃」改成「晚上只吃三明治」、或「晚上只吃輕食」,提供另一個角度思考,反而變成像在享受另外一件事情。

這樣一個思考的轉換過程,會讓習慣好像更容易,你就更願意執行它,「一個目標在前面叫做不要吃肉,另外一個目標說去吃最好吃的三明治吧,你會覺得第2個目標聽起來會比較容易實現」。

黃鐘毅強調,一旦你把習慣設定成犧牲興趣或樂趣換來的努力成果,它反而變成你很難去達成的目標。讓習慣目標更容易實現、更符合你自己的欲望,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才可能把習慣轉換成一個可以每天持續做到的事情。

習慣養成關鍵4:

用核心習慣,帶動整個生活的改變

談習慣養成,方法很重要,但是選對習慣更重要。因為一個好的核心習慣,其實會帶動其他習慣的改變,讓你更快達成你想要的生活狀態。

黃鐘毅以自己寫部落格為例,為了達成1 天1 篇文章的習慣,他必須將工作和生活的時間安排好,所以他開始建立起時間管理的習慣,讓他能在工作與休閒之餘,還能夠空出時間讓自己寫文章。

除此之外,為了讓自己工作更有效率,他養成平時建立待辦清單的習慣,所以一坐到電腦前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還強迫自己每2 個小時再收信跟看一次社群資訊,就是為了讓自己更專心工作。

不管是時間管理、代辦清單、或強迫自己2個小時收信的習慣,都是從1天1篇文章這個核心習慣出發。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建立一個好習慣如此的重要,原因在於,很多時候我們想要改變的是內在的思考觀念、生活方式,但影響我們的內在的不會只是一種習慣,而是某一串有邏輯的、連續的習慣行為,才造就目前我們的內在思維方式。

然而只有經過抽絲剝繭,我們才能夠發現,想要達成的最終生活目標,我們該建立的第一個、也是最核心的習慣是什麼。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