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演講,都特別隨身攜帶了一張2002年的「某周刊」剪報,後面「名人家居」專欄,提及知名圖文作家紅膠囊在台北縣的自宅,二十幾層樓高,整片落地大窗,淡色的櫸木地板,美麗的現代時尚風,被主人喚作「天空之城」。
每當我拿起這張剪報,就會情不自禁用一種和當年一樣羨慕的口氣訴說:「當年,我看到這間屋子,曾有這麼一個夢想...」台下的觀眾聽了,眼睛睜大。
通常講師說起這件事,下一句幾乎肯定就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哪!有一天,夢想終於實現,我擁有這麼一棟豪宅,比當年看到的「天空之城」還棒一百倍,看到了嗎?我開始炫耀,現在已買了幾棟房、幾輛車,所有努力都有了收穫,看到了吧?
但,我並沒有講出這些話,因為,這些事情並沒有發生。我們就和每對剛結婚的年輕夫妻一樣,好不容易擁有一棟小小的住宅、一輛小小的轎車;我們沒有天空之城,沒有落地大窗,也沒有櫸木地板。
於是,我就在這裡,嘎然停住了我的話語。台下的眼睛都還睜著,嘴巴張著,好像有點不敢相信,這故事為何沒有結尾?
既然沒有結尾,為何要舉這個例子?
大家一起來奮鬥
沒什麼。只想激勵大家,一起奮鬥。
我並不認為,一定得成為大企業家,或把自己裝扮成很成功的人士,才有資格與大家分享我的夢與事業。但,我一直找不到機會和台下的創業家們分享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即使那是一連串失敗的過程。
上個月,我來到南部一所大學,在熱情的學生面前,我再一次講了同一個「天空之城」的故事,那張周刊剪報因為使用多次,早已被揉得皺巴巴的。這次,我卻接了下去。
「我至今尚未,擁有天空之城。」可感覺到,現場一片靜晌,失落的滋味飄在空氣中。但我慢慢地說,我和大家一樣,有個大夢想,我想成功,所以分享了這個故事。有夢,大家一起努力;有夢,大家一起成功。結果我發現,這樣的態度,效果出奇地好!
回家路上,我一直想著這件事。台下,大家其實都是創業家,或許我在網路比較有經驗,可以提供比較多的技能、知識,但觀眾除了學習一些網路技能,或許也希望感受一下講師在創業方面的「熱情」,並得到「同理」的鼓勵。由於我講的常常都是技能、知識,而忽略了後者,沒想到這無意一講,大家反而看到一位真誠的創業家,一個傾囊相授的網路工作者。
這也讓我想到,為何我特別喜歡直銷的演說會場。
撇開直銷的爭議,我發現,在台上分享的這些所謂「上線」,和一般在外的「講師」很不一樣。在直銷的世界裡,授課不叫「教學」,而稱為「分享」,分享自己從N年前到昨天,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這些上線也不忘跟大家說,從明天開始,他還打算要到什麼程度。雙鑽石想要變三鑽石,主任想再變皇冠大使...這是一種「大家一起走」的感覺。
別忘創意與反骨
創業家正是如此。什麼叫成功?創業家心中,沒有真正的成功。他成功以後,還想再成功,然後,又想再更成功!為何這些上市公司董事長,還親自出來在攝影機鏡頭前主持會議、拜訪政要?因為,他們還希望成就能更上一層,創業家是無窮無盡的!真正的創業家之講師,也該是這樣。
而,坐在台下的聽眾,更不該當台上是「講師」,而是一個可以交流的對象,可學的就學,剩下的做朋友討論。我發現,創業家往往過於言聽計從,常看到很有創意、很有潛力的產品,卻以一份很平凡無奇的創業計畫書來包裝。盯著這份創業計畫書,我可以想像,這位創業家肯定是抄著「市場分析」、「產品介紹」、「競爭優勢」...一項一項填起來,完全沒有創意可言。創業家這麼有創意、這麼反骨,怎麼反而在最後一關,變成一個老古板了?
創業家應該再硬起來!
勇敢舉手,訴說自己的想法,並且明確地說,我就是想「與你分享創業的一切」。創業沒有終點,但有緣在過程中,認識了你我,結下創業家的特殊情緣,有緣在一個場合,分享我們之間的創業故事,令我們都好期待,下一次的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