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工作太操勞,簡單食材討好大腦

吃出好腦力 野菜美食家公開補腦食材

楊倩蓉
user

楊倩蓉

2008-03-01

瀏覽數 4,050+

工作太操勞,簡單食材討好大腦
 

吃對了,也能吃出好腦力。有「野菜美食家」封號,在多所社區大學教導中藥草、野菜知識,並寫下《台灣好蔬菜》、《台北市常見的野菜》等書的簡錦玲,長年鑽研各種食材,積極做田野調查,蒐集許多食材的烹調方法與食療成效資料,對於如何吃出好腦力,也有一套。

核桃營養益智,補腦食物首選

簡錦玲指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腦力過度消耗,加上經常性的睡眠不足,當然容易產生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耐力不夠等症狀。

關於補腦的食物,簡錦玲首先鼓勵大家吃核桃,取得容易,也方便食用。簡錦玲說,核桃含有對人體極有裨益的各種礦物質,像是核桃中的鋅元素與銅元素,能強健大腦功能,具有安神、鎮靜的作用;核桃也含豐富的磷元素,能增強腦部活動力,具有益智功能,還有舒緩、抑制癲癇症的發作;此外,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核桃含豐富維生素E,具有滋潤皮膚光澤的功效,自古就被貴族視為美容食品。

那麼怎樣方便吃核桃呢?簡錦玲說,核桃一天吃個五、六顆也就夠了,上班族不妨作個簡單的生菜沙拉,把買來的核桃去殼後,拌在沙拉中,就是簡單營養的補腦料理。

除了核桃外,簡錦玲尤其鼓勵大家儘量利用台灣本土食材的特性,吃出好腦力。古代人常說「水土不服」,但是現代人無論到哪裡,已經很少有人會水土不服,這是因為吃了太多的外來食物;表面看起來似乎適應力變強了,但也可能因此讓自己身體內的機制,違逆了自然節令與風土環境。

多吃在地蔬菜,少吃非當季食材

簡錦玲說,食物具有聚集礦物質的能力,例如海帶有聚集碘的能力,菠菜則有聚集鐵的能力;什麼樣的土壤長出的食物,就會提供能量給生長在這塊土地的人。同時,她更叮嚀不要吃非當季的食物,像是寒冷的冬天,還是常看到很多人吃西瓜,西瓜是夏季作物,提供熱帶的人在溽暑中利尿與降火氣,但是冬天是需要溫暖的時候,吃西瓜反而弄得自己手腳更冰冷。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那麼,台灣哪些在地食材具有補腦的功效呢?答案是,茼蒿、金針、花椰菜、芹菜與紫蘇等,都是益腦的好食物。

茼蒿含豐富膽鹼,具有補脾健胃,降壓益腦的作用。茼蒿屬於秋冬的蔬菜,台灣人冬天天氣寒冷時喜歡吃火鍋,茼蒿是常見的火鍋食材;簡錦玲建議大家把茼蒿丟入火鍋時,不要太熟,稍微燙一下就可以取出食用,以免破壞它原有的特性。如果非冬季,試著到野外摘取山茼蒿也是一種方式。

花椰菜也是屬於冬季蔬菜,它所富含的鐵、鈣、磷等礦物質,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具有益智健腦的作用;此外,花椰菜的豐富維生素C,其含量是草莓的兩倍,柑橘的四倍。簡錦玲叮嚀,冬天吃花椰菜最適合,因為是當令食物,所以是新鮮上市,非此季節的花椰菜則是經過冷凍處理,因為保存時間過長,較不新鮮。

台灣的特產之一,金針(又稱為萱草),更是最具代表性的健腦食物,因為金針具有安神與安眠的作用,台灣花東地區的金針花從4月就開始綻放,一直到入秋以後。簡錦玲說唐朝皇帝李世民的母親心神不寧睡不好,太醫就是開金針這個方子給她服用。容易失眠的人不妨將金針煮水代替茶來飲用,記得要挑選品質好的乾品,因為新鮮的金針菜含有水仙鹼的有毒物質至於屬於一年四季都有的芹菜,簡錦玲表示,其芳香的氣味可以刺激腦部,穩定情緒;它所富含的鈣質、色氨酸,能振奮精神與思考力,色氨酸太少會造成大腦神經傳遞素下降,從而產生憂鬱現象。不過她也叮嚀,芹菜屬感光類植物,女性吃太多芹菜並曝曬在烈日下,容易長黑斑,要多注意。

還有紫蘇,日本料理常常會見到的食材,它能治療鬱氣,舒緩神經衰弱症狀,尤其是它的香氣,簡錦玲十分推薦。

不需好廚藝,簡易料理隨時養生除了上述這些食材可以做為平日料理的參考外,山藥、龍眼乾與芝麻也是對腦部很好的食物,只要簡單處理就可以讓上班族方便享用。

簡錦玲自己每天早上出門前,先抓一把帶殼芝麻在研缽內搗碎放入小袋子裡,中午吃飯時就把芝麻拿出來撒一些在飯上,十分簡單又美味;山藥儘量生吃,也可以加入牛奶打成飲料來喝;至於龍眼乾,她建議上班族不妨買一包帶殼的龍眼乾,每天到公司就剝五、六顆龍眼肉丟入保溫杯內,也可以加入一、兩片黃耆,可以回沖一整天,是一種既便宜又營養的養生飲品。

補腦,不需要昂貴食材,更不需要精緻高明的廚藝,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加用心,忙碌的上班族,也能輕鬆吃出好腦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