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設計有心,難得「無用」

新加坡設計師 陳俊達(Jackson Tan)

楊倩蓉
user

楊倩蓉

2008-12-01

瀏覽數 4,900+

設計有心,難得「無用」
 

全世界設計師現在正在思考一件事,就是如何讓他的設計對社會有價值,對環境有意義。」這是新加坡著名平面設計工作室「PhunkStudio」的創始成員之一,以及新加坡設計工作室「Black Design」的共同創辦人,陳俊達(JacksonTan)對目前國際設計潮流的觀察。

Phunk Studio 被英國《Creative Review》雜誌譽為新加坡平面設計圈的頂尖好手,英國《ComputerArts》雜誌則稱他們為「亞洲最紅的創意工作室」。台灣設計圈對Phunk Studio 也不陌生,他們所設計的公仔與T-shirt 等作品,頗受國內收藏家的喜愛。

少一點資源利用,多一點創意投入

6年前,Jackson 創辦的Black Design 開始和新加坡文化局合作,將新加坡設計推廣至國際。Jackson說,這幾年他帶著設計師到全世界參展,從倫敦、米蘭、到威尼斯等地,雖然每個國家都有不同主題的設計展覽會,但是他發現全世界的設計師都在探討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做為一個設計師的角色究竟是什麼?」Jackson 說。

過去設計師為人所詬病的,設計作品是為商業利益而存在,不僅昂貴,且設計不切實際又過度浪費資源,但是現在世界各國設計師都開始積極投入永續設計的議題,再生設計、環保設計、良知設計、復古設計等名詞,都是為了反應永續設計的議題,Jackson 在匯集這些想法後,自己創造了「無用設計」(Utterubbish)這個名詞。

什麼是「無用設計」?Jackson 說,日常生活中看似無用的想法或是東西,透過設計師的巧思,就可以把它變成一個有價值的東西。少一點資源的利用,多一點創意的投入,這就是無用設計的發想,所以包括永續設計、綠設計及再生設計等都可以納入它的範疇。

為了「無用」,各路高手大出奇招

為了推廣無用設計的理念,去年,Jackson擔任新加坡設計展策展人,廣邀全球各個知名設計團體以「無用設計」為題共同展覽,結果立刻引起共鳴,許多設計師對於Jackson 的「無用設計」概念非常支持,因為他們正在實踐這樣的概念,也由此可見,當前設計師對設計作品是否能肩負社會責任的重視。

讓Jackson 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參展的英國設計師,他的研究主題是如何把使用過的東西再回收利用,「他連嚼完的口香糖都可以回收變成垃圾筒,實在很神奇。」Jackson 興奮地敘述。

還有來自美國的設計品牌「Arsenical」,規畫一系列「良知設計」(Design with Conscience)作品,正是使用環保的材料與生產方式,鼓勵傳統手工藝的使用與延續。Jackson 指出,Arsenical 重視設計過程,由設計師與傳統工藝者合作,一方面保存傳統也能發揮創新。

此外,丹麥設計師Mads Hagstrom,於2004年提出的「心靈超市」(FLOWmarket),今年年初也曾經來台,在明日博物館展出,引起熱烈迴響。心靈超市販賣的是概念商品,黑白兩色包裝的各類瓶罐商品,上面標示各種心靈情緒字眼商品,例如「內在寧靜」「空虛」「平衡」等;Jackson 表示,消費者買一個概念商品回家,藉此反省自己消費行為,用意在喚起消費者意識覺醒。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無用設計」主題展本身也充分運用它的概念,展場內所有設計成品都是利用過去展覽留下來的舊材質翻新,包括入場券的票根,現場資訊一律手寫不用油墨,連英文手冊都設計成一個手提袋,讓大家方便裝東西,「所有可以省的地方我們全都省了。」Jackson 笑著說。

設計師將扮演環保先驅者角色

多次來台與台灣設計圈交流的Jackson 表示,現在社會大眾購買設計作品,除了要求質感,也將環保顧慮表現在購買意願上。他認為台灣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普遍提高許多,如便利商店不主動提供塑膠袋,還有很多台灣人都會隨身攜帶富有設計感的環保餐具。

Jackson 認為,設計師過去的功能或許只能為企業發聲,但是未來設計師對於文化的演進將扮演重要角色,先為消費者做嘗試,再做出最實用的產品;永續設計的確是設計師努力邁進的方向。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