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財富究竟是什麼?
學者說,財富是知識;醫生說,財富是健康;家人說,親情是財富;但真正的金融鉅子,怎麼看財富?
1988 年,29 歲的陳田文,創立群益證券,從當初的3億資金,擴展至今的350 億元證券王國,在他眼中,金錢重要嗎? 卻不是財富的一切。
什麼是真正的財富,他隨興哼起伍佰的《世界第一等》,「一杯酒,兩角銀,三不五時嘛來湊陣……」 ,人生快意,毫無隱藏的真性情,是他認為最值錢的珍寶。
陳田文的父親,是日據時代台灣五大家族高雄陳家掌門人、前第一銀行董事長陳啟清。這樣的家世,讓他在初中就確立要走金融這一條路。喜歡挑戰的他,從南加大畢業後,卻不願進入家族企業,反而選擇進入美國大通銀行和美林證券。
身為父親最寵愛的么兒,29 歲決定創業時,他怎樣也不肯讓父親資助,他認為做人要有Guts(膽識),自己的舞台要自己造,能博感情,才是世界第一等人。
23 年下來,群益證券不只是第一個台灣券商在香港、倫敦、印尼設子公司,也是第一個打入瑞士市場發行瑞士法朗可轉換的券商,不但承做台塑、台積電等大型公司債,也是中華電信、台視民營化的重要推手。
身處競爭最激烈又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陳田文究竟如何看大海的風湧? 又如何看人生的風景? 他最想告訴30 世代的一句話,年輕時不要怕失敗,你要勇敢喝一杯,敬人生 ! 因為千金真的難買好人生。以下是訪談精彩摘錄:
Q:您29 歲白手起家,創立群益證券,當時為什麼有這樣的雄心?
A : 差不多在初中時,我就決定要做金融業了。
我覺得人的30 歲很重要,我給年輕人的第1 個建議就是,在30 歲以前,不能超過30 歲,一定要確認自己的興趣,然後100% 投入工作。
我父親以前是第一銀行董事長,我們家有做股票,像台灣水泥、可口可樂等。父親那時跟我講,「做金融業,外面颳風下雨你還在賺錢,因為時間在跑,它基本上就是利息」,不經心的這句話,對我影響卻很大。
南加大畢業後,我選擇進入外商的大通銀行工作,那時我的主管非常嚴格,我的50 頁報告送上去,被改得我的字在哪裡找都找不到,還被遠遠的丟出來,「rewrite!」
印象最深刻的還有一個轟炸式的教育訓練。會挑一個集團公司,5 天內分析清楚。你看到的公司可能是美國的公司、泰國的公司,你必須從財報中,把風險、產業特性全部分析出來。5 天裡幾乎都不睡覺,很刺激。
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份工作就選擇了最挑戰的工作,而非進入家族事業。1988 年,我29 歲,在受過大通及美林這些全球最棒金融機構的訓練,我決定自行創業,也就是群益證券,我初中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我給年輕人的第2 個建議就是要給自己一個轟炸式訓練,第1 份工作不要
計較待遇,要勇於面對問題,多歷練,任何事都有改善的空間,失敗會變成功,成功會更成功。
Q:2008 金融海嘯後,全球的「黑天鵝」愈來愈多,您怎麼建議年輕人在動盪的時代自處?
A : 現在的世界瞬息萬變,早上一起來全世界都變了,變的速度超乎你想像,一下子避險基金進來,一下子哪個總理早上起來決定要降息,全都是政治人為因素在操盤,但我們必須洞燭勝算。
1987 年我就經歷過黑色星期一,1997 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我也參與了,我的經驗就是世界是不能預測的,唯一不變的是你的腦袋,你的基本功。天底下沒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大部分都會砸死人的,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群益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證券公司,已經15 年了,很多人問我中國政策沒開放為什麼要先布局?5 年前,中國股市從九百多點漲到六千多點,那一波多猛啊;而中國QDII 進台灣,都跟我們往來;我們QFII 出去,也是拿第一個。你必須蓄積能量,千萬不要覺得是在燒錢,關鍵時刻你才能一次收割。
我要給年輕人的第3個建議是,在變局中,不要太隨之起伏,要把它當作Part of your life,永遠要做好基本功,接受挑戰。
Q:年輕的職場人常常很困惑,在變化快速的產業中如何做出好的短中長期計畫?
A : 基本上我看一個公司,營運計畫非常重要,第1,我部門的願景是什麼?我3 年以後會變成什麼?
接下來,我今年的營運目標是什麼?我分每一季,要達到什麼工作目標,接下來每一季全部都數字,因為用數字管理,數字從下到上,從上到下,來回兩次溝通。企業挑戰非常高,短中長都要兼顧,今天為了短利,可能你長遠也活不到那一天,如果為了長遠你短利不顧的話,也活不到那一天。
不過不同階層主管承擔的責任不一樣。愈低階,短期利益一定要達到;愈高階,不能只考慮短期利益,要想3 年後這個部門要變成怎麼樣。我給年輕人的第4 個建議是,你要學會用今天看3 年以後,3 年後回看今天這一天,來回檢視,非常重要。
對年輕人我還有一提醒,世界變動大,哈佛大學研究,一個新出校門的畢業生,在校所學能夠應付職場的效期只有兩年,再好學校都不能原地踏步。
Q:請問您對金錢的看法?
A : 這是我給年輕人的第5 個建議,金錢重要嗎?不是財富的一切。
我最喜歡一首歌《世界第一等》,「一杯酒,兩角銀,三不五時嘛來湊陣,若要博感情,我是世界第一等,」金錢重要嗎?年輕人不能沒有錢的觀念,金錢當然重要,但不要成為錢的奴隸。
我認為人生真正的財富,也是我給年輕人的第6 個建議,是能讓你的人生猶如born to be wild,生而自由,生而狂野;人生的豪氣,不要被身分所束縛,you don’t need to hide,不要隱藏自己的真性情。
人在一起,24 小時,你不需要隱藏自己真實的一面,藏起來很累,你喜歡我,ok!不喜歡我,也fine!像我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週末到圓環吃一碗蚵仔煎,我一叫就是100 元,比大飯店的生蠔還過癮,100元的蚵仔煎,多美的人生滋味!
Q: 您一生都跟金錢打交道,您怎麼看待錢與名牌的本質?
A: 我們公司在信義計畫區,我常看到同事中午出去,回來就是一個名牌包。什麼是名牌?很多人是因為自信不足,才有買名牌的欲望。我喜歡看清事物的本質,名牌不代表好的品質,真材實料才是真正的價值。
這個世界充斥著名牌,包括學歷也是名牌。很多人念名校,就認為高人一等,無所不能,但實際上我接觸的,並非這樣。
我給年輕人的第7 個建議,做人不能只看上不看下,行行出狀元。就像世界第一等裡說的,乞丐也有出頭天,人在世上,很多人都是你學習的對象,就像早上我看師傅在換燈泡,我就絕對沒有他換得快,人要謙沖,不要太驕傲。第8 個建議就是不要眼高手低,做人要好用,而且不要說不(never say no),太計較,機會不會是你的。
每年一到3 月,我都在世界各國跑,把最新的金融商品帶回來。每到一個城市,我一定會去超市,從一瓶可樂就可以知道生活水平;我也會去逛精品店,看他們有錢人多有錢。
做金融的,你必須觀察百業,才能洞燭盈虧盛衰。第9 個建議,如果能的話,要多旅行,不要做井底之蛙。要有智慧,要有胸襟,你的格局才會大,視野才會大。
對年輕人我還有第10 個建議,沒有絕對,要學會做相對決定。做事情一定要多考慮,愈高階愈要學會做相對判斷,能做絕對的決定也不要你這主管。人不可能十全十美,10 件事也不會10 件成功,人生要練習相對觀,才不會有太多的遺憾和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