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溝通,立即讓我想起兩部很棒的法國電影,都與蝴蝶有關。一部是《潛水鐘與蝴蝶》,另一部就叫《蝴蝶》。
看過《潛水鐘與蝴蝶》的人都會很震撼,因為真實到無法呼吸。原本才情俊逸、熱愛生命的法國ELLE 雜誌總編輯尚‧多明尼克‧鮑比,一秒鐘就意外脫離了原本的花花世界,腦幹中風的他,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剩一隻左眼可以動。
被世界遺棄,猶如潛水鐘,但什麼樣的人不會放棄最後一線溝通?靠著唯一還能傳達思想的左眼,他藉由朋友的猜字,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將生命書寫出來。一個有想法的人,總是那麼熱切地與這個世界在一起,像蝴蝶飛出了潛水鐘。
看似禁錮的靈魂,比任何人都幽默。某種程度他就是植物人, 鮑比卻幽默地說:「 我的智力要比這些另一種形式的蔬菜來得高。」在〈蛇徑〉這篇,鮑比回憶與約瑟芬一起去旅行,只要雙方一開口說話, 就吵架。鮑比說,回到巴黎就要跟約瑟芬分手,約瑟芬也不甘示弱回答,自己正這麼打算。
這些講反話的心理遊戲:挑撥離間、鑽牛角尖、 吹毛求疵、扯後腿、是的…不過、假若不是為了你……,都是生活中最可怕的溝通「蝴蝶效應」,就像「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德克薩斯州產生一場龍捲風」。
人的溝通很奇特,明明想要,偏要說不要;明明不要,又要刺激對手。這人間遊戲,每天在情人與情人間、父母與子女間、上司與部屬間、同事與同事間發生,怕的是充滿「情緒」的賭氣溝通,反把真心給淹沒了。
多少蝴蝶效應般的誤解被無限放大,但另一部法國電影《蝴蝶》,似乎有一個不錯的答案。故事雖說一個脾氣古怪的老爺爺和勇氣比象還大的小女孩,兩人要共同尋找世界上最美麗的蝴蝶―依莎貝拉,一老一小,一路鬥嘴、嘲弄和反駁,但他們都知道世界上最美的依莎貝拉,其實是人與人間奇妙的溝通路徑,那就是真心與愛。
我有一位朋友看得很透,她說,只要是人的吵架,都是小事。怕的是你把它變成潛水鐘,禁錮自己變成飛不出去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