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在哪裡?
在歐美,隨意走訪一個當地人家,幾乎都可以發現牆上懸掛著攝影作品或者是小幅版畫、油畫來妝點,很多是名不見經傳的藝術名家,但那種自然散發的人文氣息,讓來客印象深刻。
相較動輒數百萬、千萬元的重量級藝術品,最近全球開始流行強調回歸人文的新興衛星博覽會,當中最著名的當屬AAF(Affordable Art Fair,人人都買得起的藝術博覽會)。
此一博覽會於1999 年在倫敦由威爾‧倫賽(Will Ramsay) 發起, 有別於傳統博覽會以畫廊或藝術經紀人為主要招商對象,直接開放給獨立的藝術家來展示、介紹並且販售自己的作品,且價格一律需訂在3000 英鎊╱ 5000 歐元/ 10000 美元以下,不但價格可親,其中更是不乏深具潛力的藝術新星,因此很快地就成為一股風潮,席捲了全世界。
除發源地倫敦,已有布里斯托、阿姆斯特丹、紐約、巴黎、布魯塞爾、雪梨等城市舉辦。十餘年來,全球已有超過65 萬人次參觀過不同城市的AAF,締造了上億英鎊的佳績,也成為許多當代藝術家發光發亮的起點。
2009 年初試啼聲
YAT 一鳴驚人
這諸多飯店型博覽會當中,則屬2009 年由新苑、德鴻、朝代、也趣4 家畫廊組成的「台灣當代藝術連線」發起首屆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Young Art Taipei,簡稱YAT)操作策略最為靈活而成功。
即使此前亞洲藝術市場深受全球金融風暴所害,主打年輕藝術家多元而富創意的各類創作,以及將藝術融入生活起居環境的訴求的首次YAT 依舊吸引了近5000 名的民眾入場,締造了新台幣1600 萬元的銷售成績。更可貴的是,有不少人的第一件藝術收藏,就是在這裡購得。
YAT,無非就是希望推動藝術能夠真正與更多人產生互動,成為妝點眾人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2011 年YAT,總計共有來自國內、外的參展畫廊57 家,半數以上均為外國畫廊。其中,日本畫廊為最大宗,雖然遭逢前所未見的天災,這些畫廊業者感念台灣人民熱烈伸出援手,沒有任何一家取消參展計畫,相反地,他們仍正面積極地化悲憤為力量,希望藝術能帶給人們更多慰藉與鼓勵。
另外包括大陸、韓國、香港、新加坡及雅加達等地的畫廊也都聯袂端出各式各樣不同的藝術菜色,勢必讓眾人的眼睛能夠大快朵頤。
800 美元專案開催
你我都可輕鬆收藏
值得注意的是,YAT 自去年創辦「新潮賞」之活動,由參展畫廊推舉年輕藝術家參賽,並喊出「一天一票,打造當代藝術明日之星」的口號,邀請民眾至活動網頁票選,入圍者再由各界評審選出最後的得主,為這些藝術家帶來更多的曝光可能,儼然成為亞洲地區深具指標性的指標性藝術大賞。
今年度同樣也有逾50 位年齡在45 歲以下的各國年輕藝術家參賽,話題性十足,目前票數最高的幾位藝術家包括詹喻帆、森洋史(Hiroshi Mori)、馬丹、紅膠囊、不二良等人。
當然,一個藝術博覽會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還是得著眼在展出的作品是否能夠吸引眾人目光,進而出手購藏。為了讓一般大眾也能輕鬆一圓收藏夢,YAT 的「800 美元專案」,由參展畫廊推薦新秀藝術家作品任君挑選,而價格都在800美元以內,對有意開始收藏藝術品的新手而言,藝術收藏不再只是高高在上,遠在天邊,而在伸手可及之處。不會造成太大負擔,同時也可考驗自己的眼光,看看喜愛的藝術家是否會日後聲名鵲起,確實頗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