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傻勁,掌握經濟發球權

經濟獨立》藝人柯以柔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1-04-27

瀏覽數 3,300+

用傻勁,掌握經濟發球權
 

經濟獨立這件事,會逼迫人產生無限鬥志,但有時也因一念拖磨而壓死人。

畢業進入社會開始工作,你會選擇不討厭、但收入穩定的工作?還是有興趣、卻收入不穩定的工作?

當開始有一點資歷,你會選擇安心於現階段的收入?還是加倍努力創造新價值?

當手邊有一點小積蓄,你會選擇過買名牌包、追逐最新3C 產品的愜意生活?還是扛起負債,犧牲大多數享樂?

大多數人會選擇輕鬆、沒有負擔又穩定的前者,32 歲的柯以柔卻選擇承擔後者。

柯以柔,當初以「水果妹」踏入演藝圈,在職場10 年,工作前7 年存下100 萬元,有了第一桶金後,連續3 年買房;她,收入並不穩定,也因買房資金轉速太快,曾有一段被錢追的日子,誇張點說,她的經濟是愈投資愈亮紅燈。

在別人眼中,可能她很傻,光鮮的明星日子不好過,為何把自己逼到連垃圾袋都要省?但她很清楚,人生如果要大不同,一定要先經濟獨立。

為什麼?

「經濟獨立是讓夢想馳騁的鑰匙!」柯以柔說,有了這把鑰匙,「個人特質」更能冒出頭,小至出國旅行的夢想,大至結婚後不需依附另一半的想法,都必須有經濟作為後盾,才能掌握自我生命的節奏。

經濟獨立,是透過一連串選擇,找出自己要的人生道路,但,每走一步,都影響著當下與未來。當下愈辛苦,未來可能愈舒適;當下很舒服,未來可能很辛苦。

面對選擇,如果不小心越線、亮起紅燈,你要縮回右腳,退回舒適圈?還是繼續抬起左腳,打拚出自己的經濟獨立之路?左跟右,看看柯以柔怎麼選擇?

財務紅燈1 選收入不穩定工作

想要進入經濟獨立的第一階段,就是必須靠自己獨立創造收入,不再依賴父母、家庭的金錢資助。

多數願意在大學時打工,或是進入社會工作的人,都能簡單做到:有自己的收入。不過,一旦收入不穩定,或是無法應付生活花費時,每個人的作法卻不盡相同,有的人選擇向父母求救(無息銀行)、有的人會向銀行告急(刷卡負債),有的人則願意減少自己的物質欲望(降低支出)。

從高中起,放學後就會在水果店幫忙的柯以柔,原本的人生規畫,是畢業後,要接手家中的水果行,走一條經濟小康卻穩定的人生路。沒想到,一次為了好玩,參加明星臉比賽的活動,讓她獲得戲劇演出機會,從此開啟進入演藝圈的契機。

跟銷售水果比,這份工作有趣、亮麗,獲利快且多,充滿無限魅力,讓人樂在其中。可是,快樂的背後,卻必須承受收入起伏、演出機會不穩定的經濟壓力。

改變:降低欲望,精算支出

偏偏,收入不穩定,是經濟獨立大忌,如果是你,該如何抉擇?選擇後,你又願意付出多少努力?

為了興趣,柯以柔選擇讓自己進入收入不穩定的演藝圈逐夢。不過,她知道收入不穩定與財務獨立目標背道,如果要縮小彼此的距離,她必須控制物質欲望與精算每筆支出,將影響降到最低。

柯以柔拿藝人最大的支出—治裝費開刀。她不敢像其他藝人每買一件衣服就是5000 元起跳,相反的,她限制自己在1000 ∼ 2000 元間搞定一件適合的衣服,甚至,在穿過幾次後,她還會拿到網路上二手拍賣、換現金。朋友相約逛街買名牌,她也會藉口還有工作、或是回家幫忙,來避免誘惑,直到工作3、4 年,她才買下人生第一個名牌包,「還是二手的!」柯以柔說。

想想,這在追求光鮮亮麗的演藝界有多難,明明最有藉口買名牌卻不能買,明明名正言順治裝卻要收斂,但這就是經濟獨立要學的第一課,克制欲望。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財務紅燈2 傻傻存錢 不知規畫

很多人以為,當收入逐漸攀升,完全能夠因應自己日常生活所需就是經濟獨立。其實,這種看似「現在」經濟獨立的假象,若是沒有小心規畫,也可能變成泡沫,一下子就幻滅!

「現在獨立並不等於永遠獨立!」宏觀財務顧問平台協理、CFP 理財顧問陳敏莉提醒,要讓現在的經濟獨立狀況能夠延續,就必須有所規畫。

從演戲再跨足當主持人,有了固定的工作機會,柯以柔揮別經濟窘迫,開始有積蓄。

「我的原則就是每個月存到錢就好。」少了缺錢壓力,柯以柔開始提高消費支出,對喜歡的東西不再躊躇不前;甚至當家裡有資金需求,她也是把存款簿遞給媽媽,就不管了。

「對存款簿中的數字沒有概念。」在當下看似經濟獨立的柯以柔,其實正踩到了第2 個經濟紅燈—沒有財務規畫。

第一次讓柯以柔有所警覺,竟然是在她人生第一個100 萬,開心跟好朋友分享時。那一年,是她進入演藝圈第7 年。學商的好朋友是一般上班族,早就透過存款、投資等財務規畫在累積第二桶、第三桶金,反倒是每個月賺得比較多的柯以柔,花了7 年時間才有了人生第一桶金。

改變:重新自我定位、學理財

「如果有一天,我沒工作了,還可以維持這樣的生活嗎?」、「如果按照這種存錢速度,要多久才不用為錢傷腦筋?」她滿心疑問。柯以柔決定從2 個方向加強自己的經濟續航力:

1. 強化工作能力:

柯以柔重新在工作上找定位。她知道,擁有極棒身材「E」的自己,如果穿得少、展現「事業線」,就會有錢的聲音響起,「但是,穿得少這件事,不是自己能詮釋得很好的角色。」

既然拒絕穿少、露多的演藝圈潛規則,她得另找一片天。她發現,在外景主持時,那個在鏡頭中,穿球鞋、牛仔褲,跟大家很親近的角色,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於是,她在「外景圈」努力耕耘出知名度。「重新定位」,不僅讓柯以柔增加收入,也將自己的工作輪廓描繪得更加清楚,奠立經濟來源的根基。

2. 學習投資理財

擁有第一個100 萬的柯以柔,也開始利用投資來「錢滾錢」,扎穩經濟獨立的根基。

她不僅聽從專家的建議,進場買股、買基金,也自己積極研讀財經雜誌、財經新聞,學會關心經濟脈動、充實理財知識。果然,第一次出手,就讓她獲利3 成,也對投資理財有了信心。

財務紅燈3 為買屋 花光手中積蓄

「買屋」是大多數人認為,能否真正、長期經濟獨立的檢驗指標之一。可是,在房價高漲的時代裡,一間房,就是壓力、犧牲享樂的代名詞,真的要去承擔嗎?

擔憂無法永遠工作,柯以柔抱著「結婚或沒工作後,可以收租當零用錢」、「家裡需要幫忙時,可以有一筆額外租金收入能運用」的想法,在內湖買下第一間房子。一開始,她在戶頭中預留50 萬當作生活周轉金,沒想到裝潢費超支,戶頭中的錢用光了,都還被裝潢師傅的帳單追著跑,這時,柯以柔手中的可動用資金完全被房子卡死。買屋這個決定,讓她再度踩到了紅燈!

改變:學會「想要」和「需要」

「被錢追的日子真的很恐怖,」柯以柔回憶,至少有半年時間,帳戶空轉,一個不小心,隨時可能拉警報。為了不讓買屋目標軋然而止,她必須學會承擔責任。

因此,柯以柔吃攝影棚便當、省垃圾袋錢、不買名牌用品,反而看清生活中各種「想要」和「需要」欲望的差別;她把握每次演出機會,了解「把錢放口袋才實在」的可貴。學會在生活中「生錢」,反而替柯以柔滾出第2間、第3 間房。

「沒有經濟獨立作為後盾,很多事情就會被局限住。」她知道,如果現在多存一點錢,人生就擁有愈多的發球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