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把債券基金變避風港

小心!固定收益商品也有風險

林艾玲
user

林艾玲

2011-04-13

瀏覽數 3,500+

把債券基金變避風港
 

█ 案例

楊小姐熬了一年,最近發現去年套牢的基金,報酬率已由負轉正。她決定趁著這次解套機會,思考未來投資方向。

日前,朋友推薦高收益債券基金,不但有穩定配息、債券價格還能隨著景氣回溫而上漲。既有穩定收益,又能享有利息收入,讓她相當心動。訴求穩定配現金的基金,是否真是好的選擇?

今年以來,股市強勁反彈,投資人基金部位也轉虧為盈,但去年金融風暴的教訓太慘痛。為避免獲利數字淪為「紙上富貴」的歷史重演,在這波上漲中,有不少人停利,只要基金報酬率達到預先設定目標,就落袋為安。

但是,獲利了結的資金該放哪裡?去年,全球政府為出手救市,多項振興方案傾巢而出,央行也大幅調降利率,逼得資金四處流竄。如果將已獲利了結的部位存進銀行,利率頂多1%。如果有波動和緩,又能打敗銀行利率的工具,就是絕佳的資金避風港。

高收益等於高風險 評估承接能力

投資人直覺會想到的,是債券基金,只是事實未必如此。先看一般歐美公債,也就是政府債券,這類型基金波動確實相對平緩,各國央行利率動向,是影響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當景氣下滑,央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進入降息循環時,債券價格就會上漲。

相反地,一旦經濟復甦態勢確立,央行啟動升息循環時,公債價格就會下跌。目前國內銷售純歐美政府公債的基金不多,投資人挑選時,最好能看清楚持股明細,或直接詢問銀行理專,以保障投資權益。

除了安全性較佳的政府公債外,近期投信投顧公司強打高收益債,以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也讓不少人眼睛為之一亮。但,這類型基金波動度不像公債穩健,反而跟股票型基金一樣,大漲大跌,屬於積極型投資工具。投資人不要以為只要是債券基金,就一定波動低、收益穩定,而將自己暴露在高風險之中。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進一步來看,高收益債券基金今年以來漲勢凌厲,表現最好的基金,近半年報酬率高達一倍。這樣的數字,投資人可能會感到興奮,但卻忽略高報酬背後其實伴隨高風險。如果近半年漲幅能有100%以上,那就代表高收益債券基金跌幅,也有機會超過一倍。

去年高收益債券基金曾跌落谷底,隨著景氣最壞狀況已過,高收益債券價格也展開一波強勁彈升。儘管基金公司認為,接下來高收益債還有「信評調升」題材可維持漲勢,但前提必須是歐美經濟情勢極佳。目前歐美景氣剛落底,復甦還需要一段時間,加上高收益債利差已逐漸縮小,未來想再看到爆炸性成長的機率低,如果沒有能力承擔較高風險,不宜輕易嘗試。

尋求穩健獲利商品 出手前停看聽

至於新興市場債,主要投資標的是新興國家政府公債。雖然是政府債券,但波動也不小,最大風險就是流動性問題。過去像俄羅斯、巴西及阿根廷,都曾因故暫停交易、關閉市場,所以也要特別小心。債券之外,市場上訴求穩健收益的商品,還包括REITs 及高股息基金。

REITs 分為權益型及抵押型。權益型直接投資不動產,主要收益就是租金或處分房地產的資本利得;抵押型則是向不動產經營者提供借貸,也就是借錢給不動產開發公司賺取利差,主要收益是這項債權的利息收入。

相較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REITs 的波動相對平緩,最大風險就是房市下跌,或民眾還不起房貸。另外,一旦全球開啟升息循環,REITs 的增值空間就會變小。反之,景氣回升但市場利率仍低,就是最佳投資時機。投資人不妨多留意美國、澳洲兩地的房市變化。

至於訴求高配息的股票型基金,在景氣不好時,股價若是跌幅太深,配息收入也難彌補股價損失。加上公司股利政策隨獲利情況調整,且股息並非直接配給投資人,而是滾入基金淨值中,投資人事前正確認知,才不致產生錯誤期待。

固定收益型商品,有時不如想像的穩健、保守。有些訴求固定配息的基金,其實是拿投資人原本作為投資的錢,再配發回去給投資人,等於是右手配給左手,沒有意義。想為資金尋求安穩的避風港,最好先了解每種商品的特性,再通盤考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