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俊宏小檔案
出生:1974年
現職:康和期貨業務襄理
愛因斯坦曾說,「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大學和研究所都是念物理的賴俊宏,熟悉愛因斯坦的理論,而原本在竹科擔任工程師的他,對投資理財有高度的興趣,5 年前開始學習金融財務課程,並且取得相關證照,進而轉入期貨公司擔任業務,展開用複利累積財富的路程,在短短1 年內,他靠薪水投資,存出百萬的第一桶金。
第一次和賴俊宏碰面,原本計畫約在他公司附近的連鎖甜甜圈店裡,邊喝咖啡邊聊,但是沒想到賴俊宏一出現就說,「我們去對面的速食店,哪裡的飲料比這裡便宜10 元,可以喝到飽,而且還有免費的無線網路。」
這位每日經手龐大交易金額的年輕人,除了懂投資,更是位省錢專家。 「 我從小就喜歡存錢勝過花錢,但是對於該花的錢,一定會花的聰明而不浪費。」賴俊宏強調他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寧可把節省下來的金錢, 放進投資帳戶裡,期待複利增值。
在高雄長大的賴俊宏,父親是漁船的輪機長,母親也是職業婦女,家裡經濟狀況一直都維持中上。離家念大學時,賴俊宏有了出國念書的想法,懂事的他不願意增加家裡的負擔,因此決定開始存錢。他知道賺留學費用的最快方法就是維持好成績,申請獎學金,因此大學4 年,他不打工、不過度玩樂,把心思都放在課業上,並且規定自己每月花費不可以超過3000 元,再把省下的零用錢和獎學金都存起來。
存錢型投資族 Step1》
一餐10元 大學4年存5位數
那時候為了省錢,他可以天天吃學生餐廳,每天只點一樣菜、一碗飯,一餐10 元就打發了。省下的餐費則留到學期末參加同學聚餐,不但顧到同儕關係,也顧到了荷包。「這過程看似辛苦,但我發現 只要維持有紀律的生活習慣,就可以存到錢。」賴俊宏說。
靠著一點一滴的節省,大學4 年下來,賴俊宏竟也累積有5 位數的存款。不過這時候賴俊宏父母親的工作受到景氣影響,家庭收入銳減。身為長子的他決定先擱置自己的留學夢,改報考國內研究所。孝順的他,為了不讓父母擔心,研究所2 年所有的學雜費都是靠研究助理津貼和獎助學金來支付,沒有跟家裡拿一毛錢。
「存錢一定要先設定目標,有了目標就不覺得辛苦,反而會因為達成目標而自豪,」賴俊宏說他的儲蓄目標從「出國留學」變成「靠自己念完研究所」,雖然不免有「計畫趕不上變化」的感嘆,但是他靠著省錢和存錢,還是如期達成,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養成聰明消費以及管理金錢的好習慣。他在研究所畢業後,和很多理工科學生一樣,先進入新竹科學園區當工程師,每月固定薪資4 萬多元,其中一半給父母當作孝養金,其餘則留在身邊花用。雖然他任職的上市公司,連年虧損沒有高額員工分紅,在園區工作4 年半,但是他靠著有紀律的儲蓄,存款一樣大幅增加。
後來,他轉業到台北當期貨營業員,就發現台北物價高,消費誘惑多,常常皮夾裡放了一張千元大鈔,3 天就花到只剩零錢,因此要靠記帳來追蹤金錢的流向。
記帳是儲蓄的根本,因為記帳是了解自己財務現況最基本的方式。他建議和他一樣從事業務工作的上班族,如果想要存錢,就應該養成記帳的習慣。「業務工作收入不穩定,有時應酬客戶花費也多,就需要記帳來控制支出。」賴俊宏說。
「很多人嫌記帳麻煩,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賴俊宏說他嘗試用過網路上可免費下載的記帳軟體,但是他覺得功能稍嫌複雜,因此他改用Excel 軟體來記錄自己的花費,並且簡單分為「食、衣、住、行、娛樂」等5 類,每月再針對不同類別統計,並且檢視是否有過度花費。
存錢型投資族 Step2》自定每月花費上限
在新增每月記帳表時,賴俊宏一定會把過去一年中花費最多的單月紀錄,保留在新增月紀錄表的上方,「目的是要警惕自己不可以浪費,」賴俊宏說,扣除房租之外,他規定每月花費不可以高於現在每月底薪3 萬元的二分之一,甚至他會把「下個月要花得更少」當成一種挑戰。
賴俊宏的固定月薪是3 萬元,有時候業績好,獎金收入可能比底薪高出1、2 倍,但是 他怕 「賺多花多」,因此把底薪3 萬元看成固定收入,並以此金額來控制開銷與花費,額外的收入則存入另一投資帳戶,盡量不花用。
攤開賴俊宏過去2 年的記帳紀錄,發現他每月花費,幾乎都維持在1 萬元上下,只有極少數的月份會接近他的上限「1 萬5000 元」,要如何在台北市把日子過得如此精省?賴俊宏有2個訣竅:「善用分期卡」和「現金籌碼」。
存錢型投資族 Step3》善用現金籌碼 省到就是賺到
所謂的分期卡就是部分銀行推出只要消費刷卡,銀行就會自動將刷卡金額分攤為6 期或12 期消費款項,這樣每月繳費金額自然降低。而賴俊宏會挑選沒有刷卡金額限制的分期卡,在上大賣場購買生活用品也能分期,繳交保險費用也能分期,讓每月現金支出盡量不超過上限。
不過使用分期卡要注意銀行業者的「陷阱」,一是要按時繳款,否則一旦逾期繳費,就會被收取循環利息。
此外,由於還款金額低,很可能會因此愈刷愈多,分期款金額也就累積愈多。因此分期消費的款項,賴俊宏一定會放在記帳軟體裡,提醒自己不可遲繳款,同時也避免過度消費。
如果是購買3C 用品時,賴俊宏就會動用「現金籌碼」。儘管現在購買3C 商品通路眾多,他在購物前一定會四處詢價,比較不同產品在不同通路購買的CP 值(功能與價格比),最後,他發現在光華商場直接用現金購買,議價空間最大。例如同型號的筆記型電腦,網路商店破盤價是3 萬元,但是在光華商場用現金購買只要29400 元,省下的600 元,等於是賺到3 萬元一年期定存的利息。「現金為王,不論是買3C 產品、甚至買車、買屋都可以用現金價爭取比較大的折扣。」賴俊宏說。
賴俊宏現在的主要儲蓄目標有2 個,一是希望能夠5年內,在高雄幫父母買屋,脫離租屋族;二是長期目標:存到1 億元退休金。
「如果要透過投資創造複利,第一步就是要有儲蓄的習慣,」賴俊宏說,他看過許多資產傲人的大客戶,除了本身熟悉金融商品操作之外,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先存到第1桶金之後,再想辦法存到第2 桶、第3 桶⋯⋯,然後不斷地把這些小桶金滾入投資中,就像股神巴菲特的「雪球」理論一樣,經過長期的儲蓄投資,滾出可觀財富。
略懂數學的人都知道「2 的10 次方等於1024」,賴俊宏曾經試算,如果他的儲蓄金額可以2 年翻1 倍,20 年後就會增加1024 倍。而他以10 萬元作為第一桶金,靠著有紀律的儲蓄和穩健投資,20 年後可以完成他累積1億元的人生大夢。
●專家:認證理財規畫顧問曾泳城
理財說穿了不外乎「開源節流」4個字,賴俊宏則是靠著下列4項關鍵因素,讓他對自己的理財目標深具信心:
關鍵1:理財前先理心
賴俊宏從學生時代到上班族一路走來,都懂得在做任何事情前先設立自己的目標,目標設立後,心才能夠安定,在遇到誘惑時方能夠堅定不移朝目標前進。
關鍵2:聰明記帳找出消費盲點
很多人都覺得省錢很重要,但省錢未必是摳門,而是找最適合自己的消費模式,不浪費任何一分錢,並活用金融工具的優惠,一方面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方式,遞延了付款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與銀行留下良好的信譽,建立自己的信用。
關鍵3:善於投資自己並學習理財知識
賴俊宏知道理財投資的重要性,在累積第一桶金的同時,就開始充實金融知識,雖然一般上班族未必要和他一樣因為興趣而轉業,但是不斷的充實金融理財的知識,吸收新知,以期為自己追求財富的過程,打下更扎實的基礎。
關鍵4:進一步學習資產配置
賴俊宏知道「用錢滾錢」達成開源的效應,比一味地節流更重要,也是他下一個階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此提醒他,一定要將儲蓄做適度的資產配置,找到最合適自己風險的報酬,盡力保持報酬率的平穩,期待時間的複利發酵,將可望順利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