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勳小檔案
就醬烤吧老闆
年齡:32歲
學歷:中興大學機械系
轉職忠言:追求夢想累到死也不怕
當職場無法提供揮灑空間,你能做的就是走上創業路,自己重新量身打造職場大舞台!
銀行信用卡推銷員、房仲業務、燒烤店老闆,看似三條完全沒有交集的職業線,有什麼共通處?
從傳統職涯規畫來講,這樣的轉職方向一點也不相關,可以說是不及格的職涯規畫方式。但是,對32 歲的楊家勳來說,「這些都是能夠發揮熱情的工作!」「在這些工作裡,我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做自己」、「找尋熱情」是現代許多20 世代、30世代嚮往的最高目標,並希望落實在「創業」上,卻往往容易在追求過程中迷失方向,或是逐漸跟現實妥協,讓沸騰的心慢慢冷卻。
同樣是希望「做自己」的楊家勳,從中興機械系畢業,做過金融業、房仲業,到投入餐飲業創辦串燒店,走的是一條與社會價值背離的職涯曲線,最終卻能逆轉勝!他的「就醬烤吧」在台中發展出4家連鎖,甚至引來競爭同業而發展成烤肉一條街,今年還將揮軍北上,挑戰台北烤肉市場。
他,是怎麼辦到的?
Step1 勇氣 背離社會價值曲線
想要「做自己」會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擁有「當逃兵」的勇氣。進入職場後,社會價值、期待會凌駕其上,左邊是興趣、快樂、成就自己;右邊是薪水多、公司知名度高低、職稱好聽,內心天秤向左、向右互相拉扯、修正的結果,大多數的人淪落在職場唉聲嘆氣的下場。
楊家勳則展現勇於「當逃兵」的勇氣。他在大學時期擔任學生會總幹事、機械系學會會長,在各項校運、學會活動中發光發熱,具備領袖型人物積極、溝通能力佳、善規畫的能力,加上機械系背景,若是進入職場當工程師,要在台灣當紅的科技產業中出頭並非難事。
但是,楊家勳,卻選擇一畢業,就到花旗銀行,從信用卡業務部門基層做起,為什麼?「我想要一份可以跟人接觸的工作。」當大部分同學往年薪數百萬元的科技業靠攏時,清楚知道自己興趣所在的他,卻推開可以想見的大好前程,成為機械逃兵只為忠實追尋內心的聲音。
逃一次,可以說是因為懵懂無知,敢於背離社會價值曲線,就不能不說是「勇氣」。進入花旗銀行的楊家勳,展現活動企畫力,不到3 個月就獲長官賞識,提拔當部門的教育種子,有機會到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受訓、出差。
在花旗培訓計畫下,甚至可以任選城市、部門歷練,成就大未來,正如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管國霖從培訓幹部(MA)一路成長的經歷,是職場上最激勵人心的故事,也是「努力就能看到結果」的典範。
在職場上已經掌握成長曲線入門票的楊家勳,卻再一次選擇當逃兵。只為了「我最好的夥伴提醒我,是不是該實現曾有的創業夢想。」他說。放下社會價值的束縛,是楊家勳勇於「做自己」的第一步。
Step 2 傾聽 不畏懼嘗試失敗
有勇氣,還不足以結成職涯美果,還必須傾聽自己內心聲音、興趣,才能踏上正確的職涯之路。
「我只是常問自己要的是什麼?」畢業前,要向工程師的工作說不;放下在花旗銀行的美好前程勇敢轉職;每一次轉變前,楊家勳都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楊家勳了解自己跟夥伴一起工作時,就能大量燃燒狂熱、冒險、不怕失敗的精神,最適合以創業的方式來成就自己。
第一次創業,他切入房仲業,從一竅不通的房地產市場做起。他快速組織團隊、運用金融知識、抓準市場脈動,不到一年時間就快速發展到第二家店,員工人數也從5 人擴增至20 人,成員包括當兵同梯、親戚、朋友。
雖然最後楊家勳也面臨創業最容易遇到的問題:
他在前線衝鋒陷陣、擴大戰場,後方卻發生帳目不清的糾紛,導致他最後以失敗收場,還對人性產生懷疑。
不過,楊家勳仍不放棄找尋內心的聲音所在,「不管做什麼工作都好,最重要的是做最好的自己,」不畏懼失敗、勇於嘗試,楊家勳的職涯路,繞著「挑戰自己」而行,最後轉進餐飲業,「Be myself 這件事是如何也不會
變的。」
Step3 自信 堅信理念目標
想要在職涯上享受「做自己」的自在美好,除了勇氣、目標,還得有自信,人生無法防範隨時可能發生的失敗,但是,失敗了就想辦法扭轉。
楊家勳再次從全然陌生的領域出發,「下班後可以吃吃東西,喝點小酒,與朋友同歡、放鬆的地方。」他結束房仲工作,轉入餐飲業,創辦串燒店「就醬烤吧」。除了美食,最在意的是凝聚「同樂」的氛圍,這正是楊家勳內心所追求、在職場上最重要的想望。
「沒有認真想過失敗,做,就對了!」他說,創業初期,每天睡不到3 小時、總共瘦了19 公斤,只為淬煉夢想。「如果是dream 的話,累到死也不怕。」
堅信理念、目標的種子會一點
一滴長大,變成美味的果實。楊家勳將領袖魅力中如何聚眾的因子抽離出來,創造一個歡樂的用餐空間,而成為人氣指標,並在3 年內連續開了4 家店。
楊家勳為背離社會價值曲線的職涯投出逆轉勝的一球,並許下「2020 年要成為全球最多連鎖串燒店」的目標,不管成功與否,在「做自己」這條路上,他已經是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