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服務業大西進時代來了!

瞄準大陸新富口袋

張育寧
user

張育寧

2010-12-08

瀏覽數 4,350+

服務業大西進時代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怎麼做,才能用5 年的時間,完成別人20 年才能達成的職場成就?

第三波台商西進,服務業就業機會來了!

未來5 年中國大陸的經濟生產總值目標成長80%,人均生產總值還會成長70%;換句話說,如果你的薪水以人民幣計價,或者,你服務的企業利潤來自中國市場,就有機會擁有近一倍的薪資或紅利成長機會。

第三波 西進服務業當家

大陸內需市場強強滾,台灣企業怎麼看大陸市場?台灣上班族又怎麼在這波成長動能中,抓住職涯發展的絕佳機會?

《 30》雜誌在這個關鍵時刻,與104人力銀行合作,進行了兩份大調查,一是「企業兩岸布局大調查」,二是「上班族兩岸工作意向大調查」,了解後ECFA 時代的職場變局。

結果發現,第三波台商西進已開拔,以服務業為主,目標瞄準大陸新富階級。

有別於1980 第一波傳產台商,1990 第二波科技台商,第三波台商明顯集中在服務業,尤其是連鎖型服務業。去年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在對岸轟動,創造7.7 億美元的服務業商機﹔今年4 月開始,一路由東莞、天津、南京、山東到重慶,各地紛紛搶辦「台灣名品展」,台灣服務熱潮狂掃對岸各級城市。

但是,這只是剛開始。未來5 年,大陸經濟從沿海的一線城市,將快速擴增到內陸上千個二、三線城市,市場等於擴增數千倍,這個機會點,正好是台灣連鎖服務的強項。

例如台灣的85 度C,3 年內在大陸快速展店近170 家,一炮而紅,最近回台上市;而在華東極紅的克麗斯汀麵包店,也打算跟進。

近日剛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的台灣老董牛肉麵董事長劉文雄就說,「台灣其實也像日本一樣,經過了失落的10 年。但就是因為這樣,能在台灣市場生存下來的服務業,才是一軍級的戰將,來到大陸,才有辦法存活。」

第三波 瞄準新富口袋

中國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0 年西進台商眼中的「中國黃金」,再也不是便宜的人力,而是「先富起來一代」的驚人消費力。

捉住新富商機,83.9%的台灣企業看好未來大陸發展,且44.9%看好內需市場。

受訪企業中,超過一半(52.7%)已經在大陸設點,而尚未西進的企業中,超過40%表示已經準備到大陸布局搶商機,顯示未來「大陸台商」的數量會明顯增加。

大陸現在有多富有?以上海市為例,人口數2300 萬與台灣幾乎一樣,2009 年每人每年生產總值(GNP)11,563 美元,不需要太久就能追上台灣的16,997 美元。

都市更新,讓大陸居民全都成了富有的有房階級。很多一胎化的年輕人光是繼承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資產,就足以變成富二代。上海燦星旅遊副理謝承琪說,「擁有3 套房的年輕富二代,比你我都富有,他們工作是為了興趣,不是為了錢。」

台灣上班族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瞄準中國新富階級的口袋,企業箭在弦上,但台灣上班族對大陸職場,卻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在台灣或大陸,未來的發展機會在哪裡?」52.4%的人看好台灣,只以些微比率超越看好大陸的44.4%。

受訪者看好台灣產業轉型後的國際競爭潛力,以及大陸的經濟成長動能,希望在國際企業和菁英齊聚的大陸就業市場,培養自己成為國際化人才。

有趣的是,雖然看好台灣發展機會的人比率較高,但當問到「你是否考慮赴大陸工作?」卻有63.3%的上班族答案是肯定的。這正好反映台灣上班族期待到大陸打天下,卻又害怕沒有台籍人才位置的矛盾心結。

「在大陸工作是生存遊戲,千萬不能把自己當過客,」「這個社會不會把機會留給被動的人,台灣人相對溫和,到這裡不適應,回到台灣可能會找不到位子,」上海尤里卡律師事務所董事長譚湘龍點出矛盾。

「但是這可能是你最後一波的機會,」華新麗華南京台灣名品城總經理張英華說。走闖大陸服務業市場10 多年,她發現,「大陸人才學得快,海歸派又多,又有國際市場規模,相對台灣的優勢會慢慢消失。」

雖然服務業西進機會大增,必須注意是,企業「增加在大陸人力需求」不等於「增加對台籍人才需求」。

高管、銷售、行銷機會大

詢問台商的徵才策略,4 成4 受訪企業表示只在乎人才是否能夠達成企業目標,求職者國籍並不重要,只有1 成3 的企業主會優先考慮雇用台灣人才。就如鄧小平名言:「 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64.4%的企業未來將會「增加在大陸的人力需求」,除了經營管理之外,他們最願意對業務銷售、行銷企畫等兩個職務,提供高於市場水準的薪資以吸納好人才。

以麗嬰房為例,進入大陸市場18 年,大陸的管理制度已經成熟,人力資源處長鄭秀玲很坦白的說,「除了極少數的高階管理職位外,上海麗嬰房總部都是大陸籍同事」,「我們就像兩個子集團,各自努力,不會因為是台灣籍,就有什麼優勢,當然也不會有比較高的起薪。」

比耐力比拚勁,新鮮B 咖能出頭

要怎麼掌握這1 成3 優先雇用的機會?

調查顯示,如果你有大陸經驗,一樣搶手,企業傾向從台灣總部外派或挖角有中國經驗的幹部一起西進。

新鮮人也不要小看自己,因為服務業主要看人格熱情特質,104 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認為,第三波要在地生根,需要一起打地基的潛力人才,這反而給了沒有經驗的新鮮人卡位機會。

調查中,42.4%企業主就有計畫在台招募新血,直接派到大陸從頭累積經驗。

要緊握機會,求職者必須展現自已的「執行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如果沒有太多工作經驗,卻具有強烈征服市場的企圖心,高度適應能力,能和在地人溝通的高EQ人才,一樣受到企業歡迎。

不過,除了軟實力之外,對西進工作也要有正確認知。調查結果,高達65.9%的台灣上班族表示「在大陸工作薪資一定要比台灣高」,顯然現實這個條件並不存在。

企業想要的人才,必須不在意工作辛苦程度、不挑工作地點、不在意起薪是否比台灣高、不計較出差頻率次數,若無法適應高壓的工作環境,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大陸市場中存活下來。

看似嚴苛,方光瑋卻提醒,這正好是強烈想西進人才的機會,「起薪的要求不要拉太高,先爭取到西進入場券再利用累積的中國經驗,就有可能讓自己從B 咖變成搶手的A 咖人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