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休二天假期,可以做什麼?
這是30 世代現在最流行的週休旅遊行程之一。星期五早上出發前往韓國,火速到旅館放下行李,立刻直奔首爾東大門商圈,瘋狂血拼3 天,星期日晚上回國,旅費大約1 萬2 千元,其他現金,全部變成幾大箱的戰利品,一個週末,台妹變身韓國時尚潮流盟主。
這個行程有多熱?在Google 搜尋「韓國東大門必買」關鍵字,會出現25000 多筆資料,隨便點選一篇文章,
圖文並茂,怎麼買最划算、怎麼殺價最省力、怎麼尋找在地好貨,文章回應熱烈,全部整理起來,可以出一本
「東大門血拼團3 日遊」旅遊專書。
好不容易搭飛機出國,竟然只是去Shopping?
你沒看錯!韓元貶值,來回機票加上便宜的旅館住宿,一趟韓國行,1 萬5 千元有找。比起在台灣玩3 天2 夜,
動輒3 千元以上的民宿費用,加上來回開車油錢或高鐵票,以及吃喝玩樂的費用,出國不見得比較貴,而且,還
能體會異國風情,加上比五分埔便宜精緻的時尚好貨。對30 世代來說,搭飛機去血拼,當然划算又值得。
30 世代最愛日本
不只去韓國血拼,日本東京都名牌之旅、泰國時尚設計中心探險、橫越法國單車行,不同行程旅費有的便宜、
有的昂貴,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色:主題明確,景點漂不漂亮是其次,重點是要玩得跟人家不一樣!
30 世代最愛的旅遊行程有哪些?他們如何安排行程,玩出世代專屬的特殊風格?這樣的世代特性,又怎麼影
響旅遊產業呢?
《30》雜誌與東方線上合作, 以最新的2010 年版「E-ICP 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橫跨台灣49 鄉鎮的
2000 份問卷為基礎,分析30 世代旅遊消費態度。
結果發現,喜歡深度旅遊的30 世代,不只要看優美的景色和名勝古蹟,他們還要在旅遊勝地打造個人專屬的
特別經驗,冒險、美食、購物或獨家行程,30 世代改變人們看世界的方式,也徹底改變旅遊產業的經營模式。
1+1 主題旅遊把世界變不一樣
想了解30 世代的旅遊偏好,先來看看他們都去哪裡玩?玩些什麼?
與大部分人相比,日本、香港、韓國與美加是30 世代
特別偏好的旅行地點,而兩岸開放後最熱門的大陸地區,在30 世代的國外旅遊選擇中,反而排名在後面。
「大陸的旅遊魅力主要在景點、歷史古蹟等元素,對強調主題旅遊的30 世代來說,吸引力比較沒有
這麼大,」雄獅旅遊品牌行銷總監邱文仁解釋。
比較30 世代與大部分人所偏好的旅遊類型差異,就可以看出在30 世代眼中什麼是主題旅遊。
若問「你偏好的旅遊類型有哪些?」把30 世代的答案減去13 ∼ 64 歲族群的答案,比較兩者的差異,可以發
現,30 世代對於水上活動、流行購物、聚落、城市建築,以及美食之旅的偏好程度,明顯高於大部分人。
相反地,30 世代選擇自然景觀、溫泉之旅、歷史古蹟、宗教朝聖與劇場表演秀的比率則明顯低於一般人。
邱文仁認為,對30 世代來說,一個景點如果有不得不去朝聖的理由,那麼景觀特色,或者歷史古蹟等,都
只是基本的條件,如何運用有創意的玩法,讓這趟行程變得更別出心裁,才是吸引30 世代更重要的因素。
所以,同樣是到泰國,30 世代不只要騎大象看東南亞風情,還要去看這些大象成長的環境,了解這些大象在
泰國民間社會中的特殊地位。既然要到峇里島住villa 放空,那就聘請一個專業衝浪教練,來個3 天密集特訓,
放鬆身心和冒險玩樂兼顧。如果要去大陸,則要有世博這樣的特別活動,才能讓大陸不只是山明水秀。
風景加上美食、古蹟加上購物行程,或者,優閒旅館加上水上活動特訓,1+1 的旅遊方式,30 世代不要用跟
大家一樣的方法認識世界,而要用他們專屬獨特的眼光,領略一個全新又有創意的新世界。
創意 和旅行社聯手打造創新行程
對旅遊方式有想法、有堅持,追求1+1 的附加價值,30 世代比起大多數人更追求深度之旅。到哪裡玩、怎麼
玩,他們希望由自己選擇。這種特殊性,也改變了國內旅行社的經營方式,甚至影響旅遊市場結構。
高達4 成7 的30 世代表示,通常他們會選擇個人自主行程的深度旅遊,比率高出一般人且超過1 成。 強調個人自主行程的深度旅遊,即使是出國旅行,30 世代也會選擇自行訂購機票與旅館的自助旅行方式,而且比率比起2 年前更高。有趣的是,自助旅行的比率升高,並沒有侵蝕旅行社團體行程市場,受影響的反而是航空公司和旅行社的自由行程。
為什麼旅行社的團體行程,並沒有在30 世代追求個
人特色的消費態度中減少?「行程規畫順應市場要求而改變,現在的團體行程甚至比起很多自助旅行者的行
程,還要更有特色。」
為了找到30 世代的認同感,旅行社運用網路世代的特色,邀請受歡迎的旅遊部落格主擔任帶團領隊,帶著粉
絲一起體驗1+1 的深度旅行,「這類行程的深度可能比自助旅行還高,但團費分攤下來,總預算又比自助旅行
還便宜,很自然就受到30 世代的歡迎。」
隨著主題性旅遊行程不斷推陳出新,邱文仁說,「我們也愈來愈常遇到年輕消費者主動和我們討論創新行程,
只要可以配合,我們都會出團,這也創造了新的市場。」
自我實現 花多少錢不是重點
30 世代對休閒的重視,高於大部分的人,他們認為,為了享受休閒,多花一點金錢也是值得的。
「行程有特色,找得到夠專業的帶團專家,30 世代的手筆,常出人意料之外。」
例如,由自行車專家和醫療人員隨團,16 天的法國單車之旅一趟下來要50 萬元,卻有大批30 世代砸錢參加,
不是因為法國一生必去一次,而是因為他們也想要仿效環法自行車賽裡,選手們在法國鄉間穿梭時,是什麼樣
的心情,坐在單車上,看到的法國風景,又和在遊覽車上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冒險、時尚、放空、自我實現,這是30 世代想要透過旅遊獲得的價值,」邱文仁說,到韓國血拼、到泰國衝
浪、到峇里島享受頂級SPA,或者到法國騎單車,都是30 世代體會這個世界的不同方式,只要能夠讓他們覺得
達到這些目的,價格並不是他們最在意的。
主題搭配 30 世代炒熱國內旅遊市場
不過,受限於假期短暫,以及預算限制,大部分人仍以國內旅遊為主,30 世代也不例外。但是,追求1+1 創意深度旅遊的需求,並沒有不同,30 世代也讓國內旅遊的形式變得愈來愈多元。
例如,乏人問津的高雄2 天1 夜遊,改成五月天高雄演唱會搭配偶像劇拍攝景點,就變成超熱門、想搶都搶不
到的「粉絲南台灣追星套裝行程」。
邱文仁認為,30 世代不會吝於說出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如果業者能看出這些需求之間的連結,擁有搭
配的能力,就可能把原本無趣的行程,變成充滿創意的新市場,「誰能讓一個地方變得有特色,而且是過去大家
沒有想到的新特色,誰就能成為這塊市場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