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描述全球規模最大的豪華車品牌BMW,與德國巴伐利亞第一大城慕尼黑的關係,或許我們可以拿台北來作為想像比較,假設以中山高速公路為界,往北放眼所及,整個士林、北投地區,差不多就是這個汽車王國的領土。
為昭告世人這個獨特品牌的位置,代表慕尼黑城北勢力的精神指標建築:BMW Welt (BMW世界),就坐落於這裡,它與對街的慕尼黑奧林匹克運動公園、BMW總部大樓,以及BMW 博物館,共同形成慕尼黑北區重要的景點。
BMW Welt,不僅因為傑出的建築工藝,而成為慕尼黑的最新地標之一,而且更重要的是結合空間動線,以及心理學的巧妙安排,整棟建築更被精心布置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汽車品牌展演舞台。
IDEA:鋼鐵可以變浮雲
遠遠看BMW Welt,任何人都會被它那龐大、柔軟又動感的波浪形屋頂造型給吸引,走近一看,才會赫然發現這個巨大的屋頂,似乎與地面完全分開,中間並沒有厚實的牆壁支撐。實際上,這也正是BMW Welt 整個建築的巧妙處,它巨大的鋼構屋頂總重超過3000噸,但整塊龐大的屋頂結構,似乎沒有受到地心引力太大的影響,實際上因為流線的造型,它更像行雲流水般地飄浮在空中,僅僅透過12 根鋼柱與地面連結,整個屋頂構成名副其實的「鋼鐵浮雲」!
也因為這樣的設計,所以BMW Welt 不僅內部空間完整,而且主要以玻璃帷幕與金屬網板所構成的外牆,確保了明亮的空間採光。配合屋頂最上方布滿總共800KW 的太陽能集電板,以及自動化的遮陽與玻璃自動清洗設計,對於冬天嚴寒、夏天酷熱,而且經常是陰天的慕尼黑來說,是個相當人性的空間設計考慮。
整個BMW Welt 的構想, 來自於維也納的 Coop Himmelb(l)au 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的建築師Wolf D. Prix 強調,這整個建築不只是汽車品牌的精神展演廳,它同時也是個市場、會議與溝通的中心。實際上也是如此,BMW Welt 內部有多家餐廳、書店,還有定期
活動的多功能藝文表演廳,而且它的1 樓,有一條稱為mobility street 的主要走道,一邊是BMW最新的代表車款,一邊則是可讓觀眾動手體驗的最新汽車科技展示,例如氫動力的作用原理,或是四輪驅動模擬駕駛,它透過1 個大型螢幕,顯示著駕駛座視野的路面,讓觀眾可以透過方向盤模擬控制,而一旁的電腦會隨時秀出4 個輪胎在不同路面上的抓地力變化,讓人更明白原來一輛車要在路上平穩行駛,得隨時解決這麼多路面挑戰!
MARKETING:讓主人覺得驕傲
不過整個BMW Welt 建築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作為新車的交車中心,整個設計背後有個重要前提,就是不管你同意與否,事實上買車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不僅是一筆鉅額消費,更是人生過程中少數重要的事情之一。
所以交車這個過程,就成為細緻的德國汽車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儀式,當然也值得BMW Welt以最重要、最大部分的空間,來為這個儀式打造舞台。這部分是整個BMW Welt2樓的設計主軸,透過巨型電梯連結到地下室,則是個龐大的新車儲藏庫,每年約5萬輛等待車主領取的新車,在數天前被送到這個完全氣密、空氣含氧量被嚴密監控的空間裡,待約定的時間一到,全自動化的機器載具,便自動將它送到2 樓的新主人面前。
在這個前提下,BMW Welt2 樓,被分成無法互相連通的兩個主要區域,一邊是給每天慕名而來,川流不息的觀光客行走的走道,其間還有特別設計,讓觀光客可以駐足停留空間。隔著數十公尺的空間之外,另一個平台上則是一輛輛BMW,被停擺在一個個圓形轉盤上,車子就像在車展舞台上一樣,可以原地旋轉。
而每天固定在這裡上演的,是每個汽車轉盤的旁邊,總會有一群表情興奮的人,正仔細欣賞、檢查這些車。他們都是花了一大筆錢購買車之後,再額外花費約數千歐元費用,到這裡來領取愛車的準車主們。
實際上,像BMW 這種不便宜的車,買車通常都是屬於全家人的事,於是在BMW Welt 的2 樓,經常可以看到的是買車的人,帶著全家大小,隆重地在舞台上進行交車儀式,而透過空間設計,他們也非常清楚,在不可跨越的數十公尺之外,還有一大群觀眾,正在欣賞、羨慕著他們所正在進行的這個交車儀式,注視著他們優雅而且幸福地將名車開出舞台並揚長而去。
換句話說,BMW Welt 所精心打造的交車儀式,就是利用公共空間的人潮以及空間區隔,建構一個看與被看的表演關係。觀賞的人因為好奇而滿足,被看的人因為擁有新車加上被觀看過程而更加倍滿足,而車廠則因為這個雙方都滿足的過程,讓汽車品牌價值在這其中被高度認同,這正是BMW Welt 的神奇空間魔法!一年,至少有4 萬5000 輛車從這裡駛出,這也意味著它們創造了超過百萬個快樂、羨慕的眼神與品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