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策會的調查,台灣上網人口去年超過全體人口6 5 %,其中青年網路族群,對於網路購物市場的崛起,扮演關鍵角色。
《30》雜誌委託遠見民意調查中心,以電話隨機跳號方式,接觸970 位18 至39 歲,曾有上網購物經驗的青年世代,進行「網路購物態度」調查。
分析970 位受訪者基本資料,女性(65.8%)網購比例明顯高於男性(34.2%);年齡層愈高,網購經驗也較豐富,32.5%的受訪者年齡在35 至39 歲之間。不過,仔細分析網購族的購物偏好與態度,年輕一代的青年網購族,將成為最不容忽視的網路購物新勢力。
網友瘋購物的時代來臨!
除了工作需要之外,四成二的青年網購族每日上網時間在兩小時以內,但也有高達四成八的受訪者每日上網2 到8 小時之間,也就是每天最多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網路上度過。
上網時間長,在網路上進行的活動中,蒐集資訊比例最高,其次就是購物。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每日上網時數長或短,回答以購物為上網時主要活動的比例,都在30%左右。
換言之,只要有上網,不管時間多久,青年世代都在網路上瘋購物。
不過,受訪青年網購族中,有六成一年齡超過30 歲,顯示具備較佳經濟能力的上班族,比學生族群更有能力在網路上消費。
青年世代六大網購族
青年世代在網路上瘋購物,買什麼?女性瘋時尚流行產品、男性則瘋3C 零組件與家電產品。依照購買產品,可以將青年世代分為六大網購族群。
1. 時尚流行美妹:購買衣服、鞋子、包包、飾品等時尚流行產品的青年網購族,有64.1%是女性,且多集中在18 至24 歲年輕美妹族,購買過的比例高達七成以上。此外,購買時尚流行產品的網購頻率
最高,高達六成的人一年網購次數超過20 次。
2.3C家電知識熟男:近五成的男性受訪者曾在網路上購買3C 相關零組件、家電等產品,年齡愈大、教育程度愈高、上網時間愈長,購買過的比例也愈高。購買3C 家電的網購族,網購頻率較高,51.4%過去一年網購次數超過20 次。
3.書籍影音菁英族:購買書籍、CD、數位影音產品的青年世代受訪者,性別、年齡和上網時間的差異都不若前兩種產品大,但教育程度愈高,明顯地購買這類產品的比例也愈高。
4.彩妝保養輕熟女:購買彩妝保養品雖仍以女性為主(34.8%), 但年齡層稍高,25-29 歲輕熟女(27%)購買比例明顯高於18-20 歲的流行美妹(12%),但最主要的消費年齡層仍集中在20-24 歲女性(37.2%)。
5.家庭生活老青年:年齡愈高、上網時數愈長、會在網路上購買家庭生活用品的青年網購族也愈多,應與這個族群多已成家或脫離家庭自立有關。這個族群的網購頻率高,四成的人每年網購次數超過20次。
6.零食小吃網路熟女:零食、小吃是青年網購的第六大類產品,女性(13.3%)明顯高於男性(6.9%),此外,年齡愈高、一年內網購次數愈多的青年網購族,曾在網路購買這類產品的比例也愈高。
六大類青年網購族,女性主導的類別就占了三類,這和台灣網購市場的發展軌跡不謀而合。「大約8、9 年前,網購產品仍以3C 產品和票券、書籍等規格化、不需試穿、試用的產品為主,主要購買者也是男性,」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別蓮蒂表示,「近年女性上網者增加、網路購物信心提升,時尚流行品、化妝、保養品等產品也陸續搬上網路賣。」
網購產品多元化,顯示台灣的網購市場漸趨成熟,「這種現象,將會隨上網人口年齡結構逐漸增長,愈來愈明顯。」
企業、部落客自架購物網站崛起
網拍依賴消費者對於賣家的信賴,Yahoo! 拍賣歷史悠久,賣家累積評價多,獲得較多數網購族的信任。網路購物商城方面,Yahoo! 購物中心(44.2%)獲青年網購族青睞的比例,超過PChome(20.4%)
的兩倍。Yahoo! 購物中心主打時尚流行和彩妝保養品,消費者女性高於男性,而PChome 則以3C、家電產品為主,消費族群以男性較多。
「女性本來就是消費市場的主宰,」別蓮蒂表示,「當女性使用網路的比例不再低於男性,能抓住女性消費者目光的網站,自然也能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網購族最常消費的網站中,企業、部落格格主自架網站高居第三名。主要消費族群的年齡較長、教育程度較高,對於產品知識和品味要求高。
PChome online 行銷處總監曾薰儀表示,「網路崛起對整個消費市場最大的影響,就是培養了一群對產品深度資訊充滿飢渴、對售後服務要求嚴格的消費者,」企業、部落格格主自架網站的最大特點,正是滿足上述條件,也再度證明台灣網購市場臻於成熟。
社群、口碑重要性提升
89.8%的青年網購族主要購物資訊來源是網路媒介,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網路資訊搜尋方便且豐富(60.6% )。
在所有網路資訊來源中,購物網站是瞭解產品資訊的最重要來源(63.5%),網路社群、論壇、BBS 排名第二(16.3%)、搜尋引擎、入口網站第三(15.9%)。部落格與網路廣告的重要性,反而不如非網路性媒體,如電視與雜誌。
社群類網站的重要性提升,引發近兩年社群行銷新趨勢。
「網路社群行銷和傳統口碑行銷本質上並沒有不同,」別蓮蒂說,「真正的差別,是口耳相傳的對象互不認識,跳脫基本人際關係,而且傳播廣,一個具有公信力的網友,可以影響的人數可能超過百人
甚至千人,範圍還可能是跨國的。」
網路社群力量驚人,但社群行銷並非萬靈丹,曾薰儀提醒,「社群行銷之前,還要先確定是目標消費者,否則可能造成反效果。」
網路購物 便利便宜最關鍵
青年網購族在網路上瘋購物,但仍有五成三的人認為實體店面較能提供購物的感覺,認為網路購物和出門逛街差不多的人較少,只有三成六。不過,18 至24 歲青年網購族,有超過四成的人認為網路和實體店面沒有差別。
雖然實體購物感覺較佳,但網路具備「宅配、可送貨到府」、「網路價格較便宜」的特性,使得青年網購族仍青睞網路購物管道,有四成二的受訪者就表示,未來一年將增加在網路消費的金額,且年齡愈低,表示會增加的比例愈高。
別蓮蒂說,「年輕一代在網路購物市場中成長,他們將是更具潛力的網購消費族,也是行銷人員不能忽視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