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的駕駛習慣,絕對能幫駕駛人省下支出,減少養車費用。首先,先清理後車廂非必要的球具、衣物、礦泉水,而車廂內的備胎重量至少有8至9公斤,在無安全疑慮的情況下,可用補胎劑取代備胎,能源局指出,汽油小客車每增加100公斤的負載,約降低燃油效率3%,若以95無鉛汽油、平均行駛10公里、每年行駛1萬5000公里計算,即每年多花費1605元油費。
開車前先花一分鐘了解至目的地的道路狀況,選擇適當的路線,避免花時間找路,台灣大車隊第四中隊中隊長趙樹德說,上、下班的尖峰時間、下雨或週末,避開行駛「高架橋」,即使上面沒有紅綠燈,但往往會花更多時間塞在橋上,而下了橋又要等兩、三個號誌,走替代道路,省時又省錢。
工研院「車輛測試研究」的資料指出,市區內以定速維持在40至50公里,高速公路行駛時以定速80至90公里最省油,因時速90公里的平均油耗是12公升,若時速110公里以上,平均油耗降低至10公升。
「關掉空調,改吹自然風可降低油耗」,但這觀念僅適用低速行駛,若小客車時速80公里以上,關窗開冷氣比開窗省油,若與關掉空調相比,可省油6%以上;白哲瑋提到,車內熱的像火爐一樣時,先不要使用恆溫空調,用兩格慢慢轉,也能節省能源。
此外,若怠速三分鐘以上,宜將引擎熄火,因引擎怠速空轉一分鐘即浪費14c.c.至16c.c.的汽油,也產生0.14公斤的二氧化碳,若不熄火等人半小時就浪費0.45公升,以每公升34.6元的95無鉛汽油計算,白白損失16元。
三陽工業服務部課長許貴鴻強調,習慣定速騎車的騎士比習慣猛催油門的騎士,油耗差異達三分之一以上!保持良好的用車習慣,尤其在等交通號誌時避免原地「催」油;若車况不佳,必須輕轉油門者也應盡速送廠保養,特別在高油價時代,花一次保養費也比油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