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要說馬英九像郭靖,其實,他彎嘴一笑的樣子更像日本不二家牛奶糖的Peko。但Peko沒有感情,只是乖乖的模範生寶寶,馬英九有情緒,有過去與未來。對手總是攻擊他守舊、保守,說他復辟,其實,他只是很懷念傳統價值,他相信普世價值,固執地守護著心中的絕對真理,就像金庸筆下的郭靖。
深功夫不必花招百出
郭靖挺傻氣,練功只知道傻傻的練,愛上黃蓉就啥也不管,連從小一起長大的華箏公主都不要,只是天涯海角追著黃蓉跑。郭靖更感動人的是憨直勇氣,小時候他窩藏了蒙古勇士哲別,就算挨成吉思汗的鞭子,也不吭聲,死握著拳頭要完成自己的承諾。老年時,他發現愛女郭芙斬斷楊過的手臂,一怒之下,揮刀砍向自己的女兒。
郭靖行走江湖,遇上洪七公,學了降龍十八掌,這功夫得實著心來練才成,由不得半點虛假。愈深刻的武功,愈不需要花招百出,打實了自然能擊敗敵人。
馬英九則是騎上單車遊台灣。就算你再不喜歡他,當一個總統候選人願意用十天,踏腳踏車風吹日曬雨淋,用緩慢的速度走到最鄉下的角落,蹲在花田邊跟農婦聊天;走進果園摘果子,聽果農說風災後的辛酸;甚至穿著汗衫、藍白拖鞋晃蕩,那身影是會讓人感動的。
他的遊蕩也充滿奇遇,有無數的人傳授心法,阿婆哭哭笑笑的心事、鄉下男人厚實的手掌,全都進了他的心,他聽進人們的心願,加深自己心靈的深度,也練習一個總統該有的寬廣胸襟。
雜亂世局的傳統濟世觀
他的一切非關正統,而是來自他的家庭。父親馬鶴凌教他要忠黨愛國,要守忠孝節義,他給馬英九取名「英九」,「英」來自族譜中的「上尊大人,英才繼起」;「九」則是期許馬英九「九思立身」。馬英九常被批評「猶豫不決」,其實是他的性格「謀定而後動」造成。
馬英九第一份公職是1981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府第一副局長,擔任蔣經國的翻譯官,當蔣經國會晤外賓時,他就坐在中間伏身翻譯,見證了蔣經國時代的流轉變化。從馬鶴凌到蔣經國,他承襲的,不只是正統,更是傳統士大夫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濟世觀,這觀點也許有點不合時宜了,但在雜亂紛陳的台灣,卻讓人感到安心。
馬英九與郭靖同在城牆上張望,他們眼中看見的,不只是自己的未來,而是更遙遠的國家興亡。馬英九是《30雜誌》「成功偶像大調查」結果第二名,僅次於郭台銘,但他一個人的得票數,比其他政治人物的加總還多。受訪者票選他成為偶像的頭號原因是「形象好」,但「形象」是多麼虛無飄渺的形容詞,我們寧願相信,他散發出的沉穩、堅定,守護國家的心意,已經傳達到人們心中。
馬英九畢竟不是武俠小說裡的大俠,不可能事事圓滿,也不能只圖個形象好,他背負著所有選民的期待。做為30世代的偶像,我們只能期盼他能真心守護台灣,守護這片他口中「最親愛的土地」。
馬英九 58歲 總統候選人
1950年 出生
1981年 步入政壇,擔任總統府第一副局長
1991年 當選國民黨不分區國大代表
1993年 出任法務部部長
1998年 當選台北市市長
2002年 連任台北市市長
2004年 出任國民黨黨主席
2007年 宣布參選中華民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