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時候,他是美髮業的助理;20歲的時候,他向上跳一階,成為客人口中的「美髮師」;現在,他的努力與創意,終於讓他可以驕傲地說,他是一位終身的時尚設計師(stylist)。
他是Eros藝術總監黃國鎮(Andy),入行二十五年,憑著天分與過人的努力,打下一塊時尚圈的金字招牌,從名藝人梁詠琪到大老闆曹興誠,都臣服在他的高超手藝之下。國際品牌在台灣發表服裝秀時,第一個想到的設計師就是黃國鎮,光是今年9月份,Eros的手上就有Gucci、Agnès b等五家知名品牌的合作案。
能在競爭激烈的時尚圈脫穎而出,難;要維持多年聲名不墜,更難。黃國鎮成名的起頭,可以從來台灣的故事開始說起。
散發創造力,跨界合作邀約不斷
黃國鎮是香港人,23歲那年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折,他跟著紐西蘭設計師Barry來台闖天下,當時,台灣對於髮型設計既不重視、也不尊重,對髮型設計師也多半稱為美髮師,甚至髮姐。Barry雖然在香港髮型設計界已經有知名度,但他那強烈且前衛大膽的風格,超越台灣當時環境所能接受,不久,這家髮廊生意不佳,關門。
Barry後來在台北過世,黃國鎮則想完成Barry的遺願。他決心要闖出名堂。他在台灣各大連鎖髮廊磨練,剛開始順著顧客與市場的需求,幾年下來,慢慢奠定了地位,也開始形塑出個人設計風格。後來,有人願意出資讓Andy開家髮廊,而這家髮廊充滿創意的設計作品,也開始受到時尚雜誌矚目。
剛開始與時尚雜誌合作,雜誌提供現成的模特兒,讓黃國鎮把創造力源源不絕地灌注在模特兒身上。他幾乎包辦了雜誌上的所有髮型,有時候雜誌社企畫特別單元,他也跟著上山下海,到大陸的涼山、鼓浪嶼,甚至遠赴新疆等地。在偏遠地區,他從當地居民的傳統服飾、髮型中,發掘了靈感,而這些靈感,往往又成為他下一次創作的源頭。
黃國鎮並未因此滿足,30歲那年,他獨立創設Eros,希望讓台灣髮型設計師的地位,再往上提升。從客人的髮型到Eros店內的擺設、燈光,黃國鎮用自己獨特的美感,一一收服台灣消費者的心。而因為與時尚雜誌的長期合作,來自本業以外的邀約也愈來愈多,Eros也開始接到一些電視、唱片、電影、舞台劇的合作計畫。
秀展中取經,嗅出未來時尚趨勢
對黃國鎮來說,每一次的工作,都是學習機會,「常跟時尚雜誌合作、常參加時裝秀、多幫模特兒設計髮型,很自然,你就容易掌握到流行脈動。」
但感知流行脈動是一回事,能否創造流行,又是另一層更深的功夫。
他固定向大師取經,吸收新的創意養分,不論再忙,國內外重要的髮型秀,他都固定參加,「像是Aldo Coppola這位義大利髮型設計師,他的創作很豐富,每次看他的作品,從來都不覺得表現只在頭髮間,他總是藉著髮型,表達一個完整的概念,好像是一個很清楚的故事一樣。」黃國鎮說。
這還不能滿足他對新創意與新時尚近乎無止盡的渴求,他索性自己開一家服裝店,再以服裝店的名義出國看服裝秀,到倫敦、巴黎、東京,在時尚最尖端、在流行最前線,從大師級的服裝秀,嗅出下一年度的流行元素,再把這些元素,融入他的髮型設計。
Andy也常從書籍、雜誌、網站、攝影展中獲得許多概念,他喜歡觀摩藝術展,更用心「閱讀」每一個到訪的城市。他總會走進城市裡的博物館,去看看建築、展覽,從中發覺過去所沒有想到的元素;也從網站上欣賞一些國外攝影師的作品。他的感知範圍很廣,不只限於頭髮,因為一張照片裡有許多東西可以表現,從模特兒的肢體語言、服裝到頭髮,都能帶給藝術家在創作上的刺激。
把眼界放大,藝術國度全面感知
從外部取得資料、情報,更要懂得轉化成為自己內在的知識,「我看髮型秀看的是過程,從中吸收他們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他們怎麼做,這樣創作時就可以加入各式各樣的靈感,視野也跟著打開了。」Andy在他的《玩美》一書中,就這樣形容髮型秀給他的衝擊,因為若只是把視野放在頭髮上,會看不到一個髮型整個內在的動力,即便把最新髮型帶回台灣,也無法做出一個完整的「創作」。
「我常常跟公司的設計師說,你們不一定要從我身上學到什麼,但做頭髮,千萬不要像髮匠,不要只是上課學技術,而是要多接觸藝術、建築、歷史,或是多聽唱片都好。」所以當其他髮型設計店要求設計師達到業績目標時,Eros的設計師卻被要求一定要多出去接觸藝術、美感。
今年,黃國鎮更推出Eros Post的刊物,企圖把美感,以文字、圖像的方式,散播給更多人。
「我的夢想是,可以創造出一個像日本Ape那樣的品牌,有自己的服裝品牌、髮廊、餐廳、藝廊等等,如果真的能有這樣的品牌在台灣出現,就代表台灣對藝術產生一定的尊重了。」黃國鎮說。
從不懈怠地吸收大量藝術、流行元素,是Eros多年來在模特兒、明星、名媛心中始終排名第一的最主要原因,那段曾經被叫喚是「美髮師」的Andy已經不存在,而時尚設計師則是他永遠的身分。
掌握時尚情報,黃國鎮這麼做
1. 積極爭取與媒體、流行敏感行業的跨界合作機會,如雜誌社、服裝秀、唱片公司等,爭取第一手資訊。
2. 定期閱讀國內外雜誌,吸取新知。
3. 除了本業的秀展,也要積極參與其他相關展覽,如服裝走秀、時尚品展覽等,以了解新的時尚趨勢。
4. 旅行是最好的學習機會,保持敏銳的觀察力,多注意當地藝術特色、建築、人物,甚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