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市東興路上的星巴克總部,4樓的辦公室裝潢得像門市一樣,作為教育訓練用的吧台和咖啡機一應俱全。削著短髮的陳姵蓉用熟練的技巧,快速地壓好咖啡粉、打出綿密的奶泡,做出店裡的招牌──拿鐵咖啡,招待來訪的記者,還不忘提醒:「好的拿鐵,看它奶泡的綿密程度就可以知道。」
穿著T恤制服、運動鞋,一派大學生模樣的陳姵蓉,並不是來此受訓的門市店員,事實上,32歲的陳姵蓉可是台灣星巴克的開國元老。她不但年紀輕輕就當過了店經理、區經理、營業經理,更是星巴克在台北、台中展店的開路先鋒。許多知名的產品,像是咖啡蛋捲、隨行杯、星冰粽、咖啡鳳梨酥,以及最近流行的星偶像,都是出自她的手筆。
如此年輕就擁有完整而豐富的資歷,又是在充滿文化和咖啡香的氣氛裡工作,讓許多人羨慕不已。但光鮮的背後,很多人不知道,陳姵蓉的第一步,其實是從掃廁所的庶務性工作開始做起。
留學生一樣得掃廁所
1998年,美國Starbucks咖啡來台拓展第一家店面時,現任統一星巴克咖啡&飲料Team主管經理的陳姵蓉就參與其中,她一路從最基層的門市店員做起,優異的表現讓她每年都被晉升一級,九年後就躍上最核心的飲料部主管的位置。
陳姵蓉15歲時在加拿大喝的第一杯Starbucks咖啡,就讓她愛上這個品牌,也立志以後一定要到這家公司工作。九年前,聽說星巴克預備要在天母開第一間店,剛念完大學回國的陳姵蓉,馬上放棄已經被錄取的廣告公司職務,爭取星巴克的儲備幹部工作。當時應徵者有兩、三百人,只錄取二、三十個,陳姵蓉幸運地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卻沒想到,考驗才開始。
星巴克所有的工作,即便是行政職,也要從第一線開始做起。因此,陳姵蓉雖然頂著國外留學生的光環,一樣得努力地學習煮咖啡、賣咖啡、清理桌子、掃廁所。她還曾經連續兩個半月做大家最不喜歡的打烊班,每天閉店後要清掃環境,忙到晚上11、12點才回家。
一般小留學生總給人天之驕子的印象,但陳姵蓉可是完全顛覆了這樣的想法。問陳姵蓉會不會覺得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做服務性質的工作?她絲毫不以為意,還認為「這很正常啊!」陳姵蓉當時完全沒想到辛苦,還一直沉醉在開第一家店,以及學習煮咖啡的亢奮中。
把自己的特質收起來
因為樂在工作,陳姵蓉晉升也快得多。九個月之後,她年僅24歲就升上環亞店的店經理,擔任十八個夥伴的主管。再過一年,台中區要拓點,她被派往那裡當先鋒,因為表現優良,又調回台北、升為區經理,一次掌管八家分店。一直晉升到營業經理後,才在三年前轉往行銷部門,做全台灣各門市的產品規畫。
年紀輕輕就當主管,陳姵蓉認為,她從來沒有把年齡放在工作裡面考量。有次在眾多優秀的同事中爭取區經理的職務,面試的長官問她:「如果碰到比妳年長的屬下怎麼辦?」陳姵蓉回答:「如果我在意年齡的話,就不會進來了……要先找到門市的mission,並和夥伴溝通。我尊重不同的個性,但只要面對工作,就必須把自己的特質收起來,呈現出工作要的特質。」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總覺得應該找個坐辦公室、吹冷氣的白領工作,對於必須付出勞力的服務業不屑一顧。但陳姵蓉的例子顯示,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然後苦幹實幹,即便是不那麼受重視的工作也能讓你快速出頭天。
陳姵蓉
32歲
統一星巴克咖啡&飲料Team主管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