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任被壓抑的自己跑出來

創意達人:陳文玲

瞿欣怡
user

瞿欣怡

2006-09-01

瀏覽數 4,800+

任被壓抑的自己跑出來
 

在政治大學教廣告的陳文玲,教創意已經十八年了,除了正常的課,如「廣告學」、「消費行為」、「廣告創意研究」之外,她開的課都「怪怪的」,例如「夢、陰影與寫作」、「創意體驗與實踐」。反正熱愛創意的她,不管上什麼,都一定會跟創意扯上邊。

陳文玲說自己常在意識與潛意識裡漂流,簡單地說,就是在被教育僵化了的腦袋,跟自由自在的自己間拔河,創意,就是要讓被壓抑的自己跑出來,但要解放自己尋找創意,沒有工具很難行得通。

法寶1 自由書寫

多年前,她遇上自己的瓶頸,於是四處找尋創意的其他可能,她飛到加拿大上心理學課程,到紐約上解夢的課,四處旅行後,她找到三個創意的寶貝,「自由書寫」、「曼陀羅」、「解夢」,在每個創意老師都說要「找自己」的時候,陳文玲用這三個法寶,帶領學生展開一場關於創意跟找自己的探險。

所謂自由書寫就是「第一念書寫」,把腦袋中浮現的念頭直接用筆寫出來,書寫的過程是連續的,不增潤、不刪修、不停筆。在心理諮商的領域中,自由書寫是一種用於表達性藝術治療的臨床方法,展現出心靈的歷程。只要安靜的環境加上一張紙一枝筆,就可以開始。陳文玲利用自由書寫讓學生做心靈探險,結束時,學生們常會寫出讓自己驚訝的詩句,所以陳文玲說:「自由書寫是一趟詩般的旅程。」透過自由書寫,學生可以體會到原來書寫這麼簡單、隨性,在把腦中一切都寫下來的規定下,被壓抑的自己會逃過嚴格控管,偷偷跑到紙上。

法寶2 曼陀羅

古老的曼陀羅(Mandala)本來是冥想的工具,在一張對開的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圓之內畫上腦中所想的一切,原理跟自由書寫一樣,陳文玲卻強調:「繪畫卻比書寫更容易說溜嘴。」她常讓學生畫「第一個記憶」,什麼都不要多想,拿起蠟筆就畫。每個人都可以畫出深刻而獨特的作品。不過她也發現,平日很會畫圖的學生,一畫起曼陀羅就比較容易綁手綁腳,不會畫畫的人,反而可以輕鬆地畫出嚇自己一跳的作品。

法寶3 解夢

夢則是徹底的潛意識作用。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認為:「夢可以把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事物帶進意識之中,」陳文玲玩夢,是為了了解創意。她在工作坊裡帶夢,發現每個夢都有獨特的樣子,也在說著做夢者從來不知道的自己。她引用猶太教古老法典(Talmud)所說:「未分析過的夢境,就像未開啟的信。」解夢的方法是由學生提供一個前一晚做過的「新鮮的夢」,所有人把夢境抄錄下;接著開始解夢,把別人的夢當成自己的夢,說:「如果這是我的夢……」第三個步驟像釣魚提問,問出做夢者為何會做出這個夢。往往到了最後,解夢者會發現,夢境訴說的,遠遠超過自己所想像。而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隱藏著如此巨大的力量。

創意課80分起跳

陳文玲的創意課,分數都從80分起跳,她說:「在找自己的課堂上,不管跑出來什麼,都很棒,沒有一個作品是壞的作品。」學生有時候玩得很開心,有時候卻哭了起來。她說:「創意有三個層次,工具的運用、思考技巧的訓練,以及動機(熱情)。前面兩者很好教,熱情與動機卻教不來,所以要最用力。」

她的創意書被作家好友張娟芬戲稱是「沒有用的創意學」,她不以為意,反而笑著說:「不需要那麼快有用啊!」她想跟創意市集的小朋友們說:「不要酸掉,年輕人應該往創意的方向走,而不是急著想要獲利。沒有白走的路,不要急,在創意發想的緩慢跟黑暗中待久一點,多留點空間給胡思亂想。」又說:「大家都害怕沒有競爭力,那受傷的部分怎麼辦?」

陳文玲引用榮格的話說:「每個人都該奮力活出自己的樣子,」她謙虛地說:「探索自己不是找到創意的唯一方法,卻是個好方法。我不是無所不知的老師,而是陪著學生找答案的人。」

有關創意生活的提問

Q︰妳是靠直覺思考的人嗎?

陳文玲(以下簡稱「陳」):是。我常利用自由書寫幫助自己直覺式思考,但直覺思考的背後有知識跟經驗。

Q︰保持有創意的原因是?

陳:音樂與愛。一旦恐懼別人的眼光、恐懼外在價值,就會失去創意。我也喜歡飄流,固定不變的生活讓我恐懼。

Q︰如何開始工作?

陳:一張紙一枝筆。

Q︰創意枯竭時該怎麼辦?

陳:小時候擔心過,現在不害怕了。只要能夠把內心被壓抑的部分給打開,創意就不會枯竭。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Q︰如果有一個禮拜的假期,妳會做些什麼事?

陳:想辦法讓一個禮拜變成一個月。如果失敗了,就什麼都不做。

Q︰如果妳的創意不被人接受,會怎麼做?

陳:殺了他(大笑!)。我會逃走,像我想要開「夢與創造力」的工作坊,因為沒人做過,自己也沒信心,所以只有小聲地提了幾句,然後就逃走,還好有成功。但自己有信心的創意沒有被接受,一定是時機未到。

Q︰走在路上點子跑出來,怎麼辦?

陳:強記。像突然跑出一首歌,就拚命唱,唱到熟記為止。

Q︰最愛的書店是哪一家?

陳:政大書城,因為我逛書店最愛看書名,希望走進一家小小的書店,可以把所有書的書名都看完。看書名其實也是創意人內化的內容分析癖。

Q︰日常生活中最無法忍受的事情是什麼?

陳:無聊。但會記得心靈老師說的:「Don’t do anything.」可惜惡習難改,還是會不自覺找很多事情做。

Q︰有沒有跟創意有關的怪癖?

陳:想事情一定要到戶外,不管是念書或者工作。在海邊或山邊也可以很快進入工作狀態。

創意生產前與生產後

陳文玲在台北跟花蓮間跑來跑去,花蓮是懷孕創意的地方,是創意人的裡面;台北,則是創意出生的地方,是創意人的外面。她最新出生的孩子有兩個,談創意的論文集《越旅行越裡面》、創意工具書《玩創意找阿寶》,裡面還包括全台灣第一副創意卡。

陳文玲

政治大學廣告系副教授,創作包括書籍《多桑與紅玫瑰》、《越旅行越裡面》、《找阿寶玩創意》;歌曲創作 「這些日子以來」等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