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給30世代的人一點建議,我通常是分四部分來談:第一是認清環境,第二是了解自我,第三是慎選目標,第四是力行計劃。
認清環境∕穩固競爭地位
講到「認清環境」,台灣未來5年到10年當中,會遭遇到非常嚴峻的考驗,不是政治,而是經濟方面。全球性的經貿談判自兩年前在WTO會議失敗後,已難恢復,但雙邊的組合則越來越頻繁。目前為止我們只有跟巴拿馬簽自由貿易協定,而我們跟巴拿馬的貿易量呢?1年只有1億美元。去年我們的全球貿易量是2700億美元,所以它連我們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我們很想跟美國訂約,很想跟亞洲、新加坡訂,現在分別因為政治和經濟的因素卡在這個地方。而日本、韓國,還有最主要是中國大陸在2010年,會跟東協十國簽訂FTA,2012年是日本,可能2014年是韓國。當這些主要的亞洲經濟國家都和中國大陸簽了自由貿易區後,若我們沒有,而又不接受大陸和香港、澳門所簽署的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等於是擁有中國特色的FTA,我們將面臨一個大問題:我們輸進大陸的貨品會碰到比較高的關稅。
現在,台灣今年出口到香港和大陸的貨物價值,幾乎等於台灣出口到美國、日本和歐洲的總值(幾乎只差了2、3億美金)。所以整個趨勢是:大陸變成我們最大的出口市場。將來,如果我們進去的貨物都比別人貴的話,我們台灣的商人不想付高額的關稅,就跑出去投資了。到時候,空洞化會非常嚴重,而且是擋不住的。到目前為止很多專家說,船到橋頭自然直,不過我還是非常憂慮。
台灣可以透過營造一個整體良好的環境,把高科技微笑曲線的兩頭留在台灣,譬如說,我們現在有南港軟體園區和內湖科技園區。我們不光是提供什麼三減兩免的這種財經稅約的優惠,我們希望讓民眾可以看到一流的文化表演。我們可以把台灣弄得很好,多蓋一些藝術中心,讓節目是帶狀的。所以我們台北市,除了多打造藝文環境之外,也開始配合藝文界多做這種帶狀的節目。另外,台灣一直是全球華文出版中心,將來要持續下去,所以我們用這種東西來穩住台灣的競爭地位。
了解自我∕才、藝、體、德
第二個是「了解自我」:我提出四點,一個是才華的「才」,一個是藝術的「藝」,一個是身體的「體」,一個是道德的「德」。總體來講是挑戰自己、關懷別人。
1.專才 當你越專的時候,越要注意到平衡,要注意到人文的素養。尤其是語文,我所謂語文不是只講英文,現在中文衰落的程度十分嚴重。在職場上居高職位的,很多都是語彙比較豐富的人,他比較能運用精緻且細膩的語言來表達觀念,很佔優勢。
2.藝術 藝術不一定要你會演奏,但一定要會欣賞,這是培養EQ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政府要提供這樣的設施,讓我們的人民有這樣的素養。我常鼓勵年輕人要學一種樂器,包括你的喉嚨,然後讓它陪伴你走完一生。
3.體育 我強調是regular exercise。哈佛大學曾經對1萬7000多名校友做過追蹤,看運動跟壽命的關係。的結論是:運動是可以延長壽命的,而且要激烈一點的運動,要出汗、喘氣的才算,靠自己運動每次持續30分鐘、一個禮拜3次、每分鐘心跳130下,等到開始滴汗了,你的腦裡就會分泌endorphin(腦啡)。現在很多憂鬱症的人,心理醫生給他開的藥都是跑步跟游泳,讓他有high的感覺,幫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礙。
4.道德 在這方面我強調「分享」。分享什麼呢?你可以分享你的時間和精力去作志工;第二個呢,分享你的財產,也就是捐錢;第三,分享你的健康,就是捐血;第四呢,分享你的生命,就是捐贈器官,乃至於捐你的遺體。小弟我四個動作都做到了。
在美國,個人所得的2%是捐出來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指標,看你是不是已經到達了一種關心社會的地步。捐血這部分台灣其實作得很不錯了,捐血平均比例有8%的人口,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我覺得我們還可以更好,說不定能領先世界。最後是捐生命,我一直在推動,在駕駛執照上闢一個欄位「同意捐贈器官」,如果有這樣一欄,在意外發生的時候,就不需要再徵求家人的同意,立刻就可以做,這樣可以救活很多人。
開始∕Never too late!
最後是慎選目標、力行計畫。這部分呢,我想在座兩位專家(指美商中經合集團總經理丁學文、中國信託金控人力資源協理黃淑芬)都比我瞭解。
最重要是把這些基本功夫做好。有的人現在25歲剛出社會,還有很多機會培養,再學一種語言都來得及。35歲也來得及、學游泳也來得及,跑步更不用說。所以事實上很多事情都可以再開始,「Never too 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