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投資幸運人生,Why not?

劉軒
user

劉軒

2015-01-01

瀏覽數 7,300+

投資幸運人生,Why not?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我問過不少人這個問題,發現年長的朋友較多選擇A,年輕人則較多選擇B。光是這一點,就反映了年紀與價值觀的差別。

長輩們可能事業有成,或已經體驗過大起大落,對他們來說,能照顧好現有的,沒什麼三長兩短就很好了,他們的人生策略在於「守」。

晚輩們(我指的是高中、大學生年齡的)只知道未來還很長,年輕就是本錢,即使出錯還有機會彌補,不如賭一把,誰知道未來會怎樣?他們的人生策略在於「攻」。

但各位《30》的讀者們剛好坐落在這兩者之間。我們還有機會「攻」,但同時也不得不「守」;我們離退休還有一大段距離,但不能不開始思考退休計畫;我們的體力還能跟年輕人一起打拼,但以前續攤通宵還能去上課,現在熬夜一次就得花好幾天才能補回來。這是殘酷的現實,也不得不承認:我們還年輕,但已經開始老了。

這種「卡在中間」的尷尬心態很難受,我知道,因為我也是族群一。尤其生了孩子後,許多人的生活出現巨大的改變:浪子不再流浪了、冒險家不再冒險了、浪漫轉為務實、活動範圍從夜店變成大賣場。他們似乎很明確地「選邊站」,加入了長輩的行列,而長輩們也張開雙手歡迎,覺得孩子們「終於長大了」。但我倒是覺得,很少人是心服口服、心甘情願地cross over的。

這個either/or的觀念需要改變。人生不是只有黑白,不是少就是老,而是一種不斷改變、不停適應的有機狀態。無論9歲還是90歲,看待人生應該都一樣,唯有的差別在於分配。

我們以投資打個比方:假設你有一筆閒錢,你會怎麼投資?照理來說,應該一部分放在最保險的金融產品裡,例如儲蓄性保單或是銀行定存,但因為這種投資風險低,回收也相對較低,所以很多人也會把一部分資金放入共同基金或房地產這種「中度風險」產品,而其中一小部分則可能做高風險,但可能相對會有高收入的投資,例如概念股之類。

多半的理財專員都會這麼建議:如果你的閒錢多,則可以多承受一些風險,但若資金少,就最好保守一些。想想看,這不是跟人生規畫一樣?時間就是金錢,年輕人有的是時間,可以分配較多做高風險投資;長輩的時間比較有限,相對來說就必須保守一點。但怎樣保守,也不應該只把錢藏在床墊裡啊!只靠銀行定存那微薄的利息,很難累積財富。光是存錢不夠,聰明的投資才是致富的關鍵。這好像也是理財專員的口頭禪,在此相當適用。

我們應該如何配置自己的時間呢?又該怎樣「投資」才對呢?我近年來對「幸運人生」做了不少研究,發現最幸運的人,每天會花至少一部分的時間來做以下3件事情: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1.強化自己的身心

我把「身心」放在一起講,因為近年的研究愈發顯示「身」跟「心」是綁在一起的。身體好就較容易心情好;反之,心情差也會容易身體差。鍛鍊身體靠運動和飲食規畫;鍛鍊心情則可以靜坐、冥想、閱讀、或禱告……,每個人的方式不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並持之以恆,就是讓自己更好的關鍵。

2.廣泛涉獵並培養興趣

在我的研究中,發現許多幸運機會(包括商機)都來自於創意思想,而創意思想,則是把兩個原本不相干的東西連結在一起,激發靈感的火花。由此可知,想要獲得更多幸運機會,就應該廣泛閱讀、廣泛學習,當個「資訊雜食動物」,以個人興趣為支撐的動力,如此不但能讓生活過得多采多姿,說不定某天還會靈光一現,突然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3.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幸運機會都來自於人的串聯,你的人脈多、交情好,自然也就會獲得較多好機會。我的研究發現最幸運的人能夠處處有貴人,正是因為他們不斤斤計較,而時常發揮「阿給」精神,貢獻自己的時間和才能幫助身邊的朋友,而他們所造成的正面漣漪,總是會以各種巧妙的緣分繞回來造福自己的人生。簡單來說,你幫助的人愈多,就愈容易創造自己的幸福。

我個人非常信念80/20法則,所以我認為對我們這些「青壯年」來說,投資20%應該不為過。以一天扣除掉睡眠7小時、吃飯2小時所剩下的15小時來說,20%就是3個鐘頭。每天花3個鐘頭做以上3件事情,唯一的風險就是損失了那段時間,但可能獲得的投資報酬率可能遠遠超過百分之百。既然這樣,why not 試試看呢?

時間就是21世紀最值錢的資源,希望我們都能聰明配置。願大家都能投資獲利,以小搏大,創造幸運的人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