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展開夢想的北歐之旅。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坐上西北線的特快列車(North-West Express),一夜經過了德國的漢堡、丹麥的哥本哈根,終於在清早來到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這個國家以它地上三樓、地下一樓的中央火車站來迎接你。
在一樓的貨幣兌換中心換了一些瑞典幣,夜車的旅途勞頓,讓你很想洗個澡,好迎接一天的開始。沒問題,就在車站的地下一樓,有著寬闊清潔的淋浴間和熱騰騰的水,一個人收費約一百元台幣。
洗完了澡,淋浴間的附近有間大超市,並有速簡餐怡,清清爽爽地吃了早餐,買了點零食,恰好是車站內的旅館訂房資訊中心開張的時候。你先在資訊中心旁的一個自助照像亭內照了兩張快照,帶著照片進訂房中心,辦了一張青年旅館卡,並訂了市中心附近的青年旅館。斯德哥爾摩市的資訊服務中心就在訂房中心隔壁,在那兒索取了免費的地圖,一週活動簡介,買了打折的市區觀光車票,你還發現裡頭販賣的紀念品挺漂亮的,忍不住貢獻了點錢。服務人員指點你,有地鐵到你的住宿點附近,而地鐵站就在火車站的地下樓。 假想的斯德哥爾摩車站經驗,是許多人在歐美車站的典型經驗。
對於其正想體會旅行滋味的人,車站絕對不是一個匆匆過往之處,相反地,許多地方的車站(包括火車站、地鐵站或巴士站),不論大或小,都既是實用的中繼點,也足有趣的觀光點。
城市的活動窗口
除了換錢、吃飯、洗澡之外,車站最重要的功能當然是資訊,花點時間逛逛車站,通常可以輕易蒐集到不同於別人的旅遊資訊;遊客服務中心有地圖、問路與旅館查詢;著名的觀光城市的車站多半有發行觀光券(可以一票通用大眾交通工具,以及觀光點的門票優惠等),可節有不少錢。
資訊科技也已經進駐全球各大交通要站。例如德國的相林或慕尼黑的火車站就可以電腦查詢到歐洲各城市的火車票價、接駁路線等。雖然操作上也要花點腦筋學習,但是比到遊客中心排長隊伍要來得快速一些,許多車站內設有布告欄,上頭常會張貼近日內的音樂會或節慶等活動,由於不少是非固定舉辦的,旅遊指南上不一定刊載這些消息,卻能讓旅程中增添不少非計畫性的趣味。
前年曾一個人遊歷了半個美國的陳振聲,則曾經從西雅圖火車站的消息欄上找到兩個異國同伴,一起分擔租車費用,欣賞了美西數百哩的海岸線風光。
當然,除了實用,不少地方的車站也非常有特色,把它當成另類旅遊點,打開眼睛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形形色色有趣,且具地方風味的人、事、物。
例如,你若想看全世界最高素質的計程車司機,最理想的地方就是東京或大阪等日本大城的火車站門口。不需花錢坐計程車,只要在一旁看他們燙得畢挺的制服、戴得方正的帽子、乾淨的白手套、擦得晶亮的車身、開車門時每個司機一模一樣的彎腰角度,以及無論有無乘客都嚴謹莊重的表情,就夠讓被計程車嚇大的台灣遊客覺得值回票價。
喜歡「考古」的人,在一些歷史悠久的大車站內,也可以找到不少具時光淵源,趣味性不下於古蹟的事物。
以到處都是填海造陸的荷蘭為例,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中央車站,便是於一百多年前建造在一個人工島上。走出車站,看看四周的繁華街市,恰是觀察這個城市滄海桑田的第一步。
去到倫敦搭地鐵,也先別忙著趕路,倫敦從東區到西區,不同地鐵站的建築格式,恰可反映歷經百年的交通史。
在倫敦某些地鐵站,甚至還可以看到兩面都有門可開啟的古老升降梯。不少旅客初來乍到,從前門進入、後門穿出,結果發現自己仍待在原地。
而歐洲大陸的第一座地下鐵,則是十九世紀末建造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今日仍然經營良好的地鐵,從地面到月台,有著深入地下十幾公尺長的電扶梯,恰可見證當時不凡的工程技術。
深富魅力的車站,當然也有許多是迷你型的。從法國到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系沿線,就錯落著許多有趣的小車站,可以深刻觀察到當地的風土民情。
例如奧地利境內有個位於山中湖畔的鹽城哈爾斯塔(Hallstat)。在湖對岸一個面積不到十尺見方的火車站,可能是少見的火車會等人的車站。當地的居民搭乘汽船越湖去搭小型火車,萬一船開到一半,火車就來了,猶如老鄰居般的火車司機,還會善意的多留幾分鐘。
行前記得閱讀車站介紹
車站內的氣氛,也是旅客觀察一個國家或城市最好的指標。
近兩年到過波蘭首都華沙的旅客,就可從車站感受到遠個國家的轉變。
華沙中央車站內,重新粉刷整修過的兩排商店街,閃耀著速食店的霓虹燈,歐洲各地來觀光的年輕人坐滿了店內、店外,猛喝蘇打水。從社會主義過渡之後的蓬勃經濟,曾讓該車站有小偷、搶匪充斥的惡名,但現在只看到三步、五步一個穿著嶄新制服的警察,彬彬有禮地接受觀光客問路。
相反地,近年愈來愈以治安問題而惡名昭彰的義大利首都羅馬,則在旅客步下火車的同時,就開始讓人「印象深刻」。某位台灣男士一時不察,與前來搭訕的小姐比手劃腳幾句,才發現被阻街女郎與皮條客纏上了。
有本旅遊書上,對於抵達羅馬火車站的旅客第一個建議是:「直奔第四月台盡頭(旅遊資訊中心設在此處),拿到地圖立刻走人。」打算前往羅馬的人,有注意過這樣的警語嗎?
事實上,許多人臨行前花了許多功夫閱讀了解旅行目的地各個觀光勝地,卻往往忽略了車站介紹的部分。詳實的旅遊書籍,或有經驗的旅遊者,則絕不會錯失關於車站的訊息。
英國都市學者侯莫(R. Hommer)形容:「每個車站和它前面的那條街,告訴我們那個城市心臟跳動的速度。」要好玩、要好處、要知識,別漏掉了旅遊沿途的車站。
車站小錦囊
●擬赴歐美澳搭乘火車旅遊,事先在台灣購買火車聯票才划算,為了促進觀光,這些地區都有專門提供給外國人的通行票(Rail Pass),比在當地買票便宜三到五成以上。遊客可透過代理之旅行社購買。車票開始使用的第一天,須到火車站加蓋日期戳記。
●臨時安排住宿,透過事站的遊客中心訂房最有保障,也較安全。不過少部分地區,如東歐或俄羅斯,服務的時聞較短,常常不到下午五點就打烊了,最好事先了解,以免撲個空。
●自助旅行的人可能會利用到車站的寄物箱,暫時存放大行李。注意,若有「善心人士」表示要幫你存放,請委婉地拒絕。徘徊在存物區附近的騙子,常會藉著這個機會偷天換日,交給你一把錯誤的鑰匙,並偷走你的行李。
●許多車站的貨幣兌換中心,匯率比市區內的銀行要高。最好只先換一些享錢、零錢,到市區專找比較優惠的兌換中心換錢。
●當世界有名的大車站,如德國的慕尼黑或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通常有兩個遊客資訊中心,一個是供人詢問車班、路線等問題,一個是提供當地旅遊、旅館等資訊,先搞清楚,免得排了老長的隊伍,才發現站錯邊了。
●歐洲的車站售票口通常分兩種,一種只賣國內票,一種兼賣國內與跨國路線火車票,先看清楚再排隊。
(孫秀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