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新加坡的人,可能到過烏節路附近的大排檔品嘗南洋美味。在食指大動之際,不知有否注意過這樣的事;分明前一分鐘對面的食客留下滿桌的螃蟹殼,你才低頭喝兩口麵湯,桌面就神不知鬼不覺地被不知打哪兒冒出來(而且又已消失)的清潔人員,清理得一乾二淨。
短短半小時的進食經驗,不僅美味下肚,還能深切體會到新加坡作為亞洲數一數二有效率的國家,是一番如何的面貌。
旅行當中的民生大計,若單只是為了果腹、保持體力,就太可惜了。因為從吃當中,可以找到許多旅遊地最耐人尋味的風土與社會文化。
例如,單是咖啡,就在歐洲延伸出各式各樣的咖啡文化。在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分得出濃黑咖啡(bica)與淡黑咖啡(carioca),算是文明人的第一步。而自詡為歐洲咖啡之城的維也納(對義大利人或法國人談到這一點,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咖啡的選擇就多達二十多種。旅客坐在聖史蒂芬大教堂附近的咖啡座上,若能輕鬆自在地對侍者說:「來杯Melange(當地最普遍的咖啡加牛奶)。」他們會覺得你事前有做功課,給你更多溫暖的微笑。
到國外餐廳若是臉皮厚一點,跟侍者搭搭訕,通常可以聽到不少歷史文化的小掌故。
曾經在德國萊茵河谷的小城符茲堡的餐廳中,在老闆盛情推薦之下,點了一杯當地招牌葡萄酒。老闆說,德國人認為,要有好酒需要一百天的陽光,要有上好酒,則需要一百二十天陽光,而氣候平均每隔四、五年才會出現一次最佳天氣……,恰有美酒當前,豈可推卻?好酒下肚,德國的陽光理論也在腦中活現起來了。
從飲食看社會
有機會到匈牙利的雙子城布達佩斯,不妨走一遭著名的百年老餐廳「紐約」。穿著燕尾服的侍者,不會介意你的破背包與髒球鞋,並且誠心推薦便宜又大碗的匈牙利燉肉湯,同時告訴你:浮在湯中紅艷艷的辣椒,當初引進匈牙利時,還是窮人才吃的!
有人說,故事愈多的食物,通常是愈道地、愈好吃。
某位到過日本留學的人指出,東京的拉麵店最多,可是京都的麵店小故事卻豐富,總讓他吃起來格外地有味道。
同樣地,到過東南亞的人,也可以聽到好幾個版本的「肉骨茶之由來」,故事可姑妄聽之,好東西卻不能不嘗,因為,那代表了老闆努力想把鍋中的肉湯煮得有傳奇的味道。
不過,最有趣的,還是從飲食活動中觀察當地社會的真實面貌。
以波蘭首都華沙為例,歷經震撼經改之後,這個過去灰濛濛的城市,如今已經面貌一新。不過在某些小地方仍殘留了共產時代的氣味,餐廳就是一例。華沙許多餐廳的衣帽間和洗手間,是與餐廳分開管理,也就是說,上廁所與寄衣物都要另外給錢,這是典型大鍋飯時代創造就業的模式,十分令人莞爾。
若是有機會到日本人家中作客,可能會發現,吃飽飯後打個小嗝,算是禮貌。而若是德國人請你吃晚餐,千萬別嘴巴說吃不下,心裡等著下一道大菜,因為當地晚餐崇尚簡單,可能除了桌面上的麵包、燻肉和濃湯之外,沒有下一道菜了!
隻身探訪過數個希臘小島的宋梅真則發現,希臘人非常熱情好客,看見生面孔總會邀請入門款待,再窮的人家都是如此。而最簡單、典型的待客之物,是咖啡一杯、清水一杯,還有一盤水果。在東方我們習慣敬酒,但是到了那兒,接受招待的第一個禮貌則是敬咖啡。人境隨俗,不可不知。
想要品嘗道地的生活形態,當然以量取決是最保險的。
到了咖啡店林立的巴黎,就不能不去喝杯咖啡,而到了倫敦,無論如何也應想辦法造訪一下著名的小酒館(Pub)。據說倫敦有五千多家Pub,那是倫敦人家庭之外的生活重心。不像台灣的酒館都是入夜之後才營業,倫敦的Pub可是個全天候的場合,週末甚至可以看到全家上酒館的景象(當地規定十四歲以上就可進入,不過十八歲以上才能喝酒)。
目前正在英國念書的呂漢蒙,走過不少家倫敦的小酒館,頗為推薦一家位於陰暗小巷內,店名Ye Olde Mitre的Pub。據他表示,這家店有好吃的英國三明治(他認為這是味蕾不發達的英國人發明的少數美味),以及一堆十分吵雜的倫敦人,記者尤其多。在當中可以看到正經八百的英國人放鬆之後的玩笑模樣。
若是到紐約想過過典型都會人的生活,則不是進餐廳,而是在隨處可見的熱狗攤買份午餐,坐在廣場或公園的涼椅上,看看成群的上班族怎麼聚攏在陽光下聊天兼打瞌睡。
走走停停、吃吃喝喝,旅人的腳常會聞香而歇,因為這不僅是為了滿足胃,也是為了豐富行囊裡裝不下的見聞。
旅遊飲食小錦囊
.小餐館不僅價格較便宜,也更能反映當地生活面。許多地區對於小餐館都有特定的說法,了解一下就能按圖索驥。以下是幾個國家對於小餐廳的通稱:
法國:Cafes
義大利:Rosticceria
西班牙:Tascas
荷蘭:Automatiek
德國或奧地利:Beisl
.台灣的餐廳,開水是免費供應但在歐洲卻不然。例如法國餐廳飲料的價格就以黑咖啡最便宜,其次是牛奶咖啡、酒、果汁,再來才是礦泉水。至於開水,沒這玩意兒!巴黎人最疼借他們的狗。你可能會在餐廳裡看到主人喝著黑咖啡,至於她的狗,則是大剌剌地喝著礦泉水。
.想要吃到道地美味、又了解文化的另一方法,是事先了解當地有無關於食物的節慶。例如德國慕尼黑有十月啤酒節,匈牙利有九月水果嘉年華,日本有河豚節。
.想在城市考察當地的飲食文化,不妨走進超市看看什麼地方是手推車最愛停留之處,包準是當地人每天少不了的食物。
.餐廳營業的時間與當地的生活作息密不可分,事先了解,既是知識也是免於餓肚子的常識。例如西班牙的中餐時間從下午兩點才開始,晚餐則從九點到十一點左右。
(孫秀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