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昨(2)日公布上季財報,儘管營收與獲利優於分析師預期,但iPhone的銷量僅年增3%並季減逾三成、平均售價(ASP)728美元低於華爾街預估,以及蘋果服務業務大增並將持續強化相關業務等三大訊號,成為以硬體製造為主的台灣供應鏈面臨的三大隱憂。
蘋果財報公布後,美股周二盤後大漲逾3%,周三早盤再漲4%,但台灣蘋概股昨天卻無激情走勢,指標股鴻海、台積電、GIS、玉晶光等均收黑,外資更大賣鴻海與台積電各逾1萬張;TPK、可成也僅小漲1%內收市;僅大立光大漲逾6%、和碩漲約2%相對出色。
第一個訊號是
業內人士分析,對供應鏈而言,原本為新機種投入的生產線布建、零組件備料,都以新機帶動大量需求做準備,但上季iPhone僅季增3%,供應鏈得調配後續備料。而季減32%,出貨數量減少,對供應鏈的產能利用率,就是很大的衝擊。
第二個訊號是
根據美國消費者情報研究機構(CIRP)報告顯示,上季iPhone 8和iPhone 8 Plus占蘋果手機銷量的44%,前一代手機iPhone 7和iPhone 7 Plus加起來也有20%,而iPhone X銷售量僅占所有iPhone的16%。高規格的iPhone X銷量未能明顯成長,無法催出供應鏈更佳利潤。
第三個訊號是
【延伸閱讀】
蘋果轉型…投資人得找新題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120481
台積電財測拖累蘋果和蘋概股 分析師怎麼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3097228
新MacBook恐遲到 台廠有壓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120477
臉書VR新機開賣 供應鏈樂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120486
(首圖/取自蘋果官網;本文轉載自2018.5.3「經濟日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